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坏血酸改性纳米硫化亚铁对水体Cr(Ⅵ)的还原特性及机制
引用本文:何梦婷,肖荣波,黄飞,王鹏,王韵泽,罗树华,杨洁鑫,徐美丽.抗坏血酸改性纳米硫化亚铁对水体Cr(Ⅵ)的还原特性及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3,43(2):61-72.
作者姓名:何梦婷  肖荣波  黄飞  王鹏  王韵泽  罗树华  杨洁鑫  徐美丽
作者单位: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1400;2.广州南洋英文学校,广州 510900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No.2019B110207001,2020B1111370001)
摘    要:为提高纳米硫化亚铁的稳定性及其对水体Cr(Ⅵ)的还原特征,本文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抗坏血酸改性纳米硫化亚铁(VC-nFeS)并阐明其对水体Cr(Ⅵ)的还原特性与机制.实验结果表明,VC-nFeS对水中的Cr(Ⅵ)具有优良的还原效果,当pH为7.0,温度为25℃,材料中还原成分FeS与废水中Cr(Ⅵ)的物质的量比为1.5∶1时,还原率可达到99%以上.VC-nFeS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等因素都会影响Cr(Ⅵ)还原,增加投加量和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够提高还原速率,酸性和中性环境更有利于Cr(Ⅵ)的还原.VC-nFeS还原Cr(Ⅵ)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反应过程用Langmuir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该材料在25℃条件下的最大吸附容量为595.24 mg·g-1.扫描电镜(SEM)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抗坏血酸改性能够有效分散纳米硫化亚铁.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红外光谱图(FTIR)结果显示,抗坏血酸改性处理能够提高纳米硫化亚铁的稳定性,并减少材料表面氧化.另外,产物表征结合水体实验结果表明反应...

关 键 词:纳米硫化亚铁(nFeS)  改性材料  抗坏血酸(VC)  重金属  Cr(Ⅵ)  还原特性
收稿时间:2022/5/2 0:00:00
修稿时间:2022/6/2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