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田泥沙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以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毛伟兵 王景元 孙玉霞 傅建国 李妮 刘静 |
| |
作者单位: | 1.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2. 滨州小开河灌区管理局,山东,滨州,256600 |
| |
基金项目: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为研究入田泥沙对小开河灌区自然土壤的影响,用分析化验和工程测试等方法,分析了引黄泥沙和输沙入田后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孔隙状况等物理性状。结果表明:引黄泥沙中0.02~0.002mm的细粉粒比例最高,平均39.31%。小开河自然土壤中0.05~0.02mm的粗粉粒比例最高,为53.41%,泥沙中细粉粒和粘粒含量明显高于当地土壤。输沙入田使灌区土壤中0.02~0.002mm的细粉粒和﹤0.002mm的粘粒比例明显增加,0.02mm的颗粒比例下降,虽有效避免了因渠首集中沉沙造成的土壤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但增加了土壤的粘重程度。农田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通气孔隙比例、降低土壤容重,但土壤毛管孔隙度依旧稳定在40%左右,毛管作用旺盛,使土壤通气状况不能满足作物需求。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输沙入田的泥沙处理,应结合当地土壤的基本性质和水盐运动规律配置泥沙,以免增强当地土壤紧实、通透性差的性状。
|
关 键 词: | 引黄泥沙 黄河三角洲 土壤物理性状 小开河引黄灌区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