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彭艳,刘艳霞,朱健,杨成,徐佳.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11):42-46,57.
作者姓名:彭艳  刘艳霞  朱健  杨成  徐佳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1〕2365号);贵州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GUN2013JG17)
摘    要:研究不同混交比例对人工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贵阳市花溪区6个人工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为对象,采用Biolog-Eco技术,研究了0~20%(Ⅰ)、21%~40%(Ⅱ)、41%~60%(Ⅲ)、61%~80%(Ⅳ)、81%~100%(Ⅴ)这5种不同针阔混交比例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表现为ⅣⅡ2ⅤⅡ1ⅠⅢ,Ⅲ与Ⅱ、Ⅳ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表现为ⅢⅡ1ⅣⅤⅠⅡ2;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ⅣⅤⅡ2Ⅱ1Ⅰ=Ⅲ,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ⅣⅤⅡ2Ⅱ1=ⅢⅠ,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ⅣⅤⅡ2ⅢⅠⅡ1,除Pielou均匀度指数外均表现为Ⅰ与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Ⅳ、Ⅴ、Ⅱ2可归为一类,Ⅰ、Ⅱ1、Ⅲ归为另一类,阔叶树种比例的增加明显提升了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Ⅲ类样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可能与土层薄、可利用基质较少有关;碳水化合物、多聚物、酚酸类3种碳源是不同混交比例的马尾松针阔混交林之间差异的敏感碳源。因此,混交比例的不同导致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差异。

关 键 词:混交林  多样性指数  Biolog-Eco  AWCD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