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PAHs分布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洪,孙铁珩,李海波,李英华,胡筱敏.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PAHs分布特征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4):78-81.
作者姓名:王洪  孙铁珩  李海波  李英华  胡筱敏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001;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沈阳,110044;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001;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沈阳,110044;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沈阳,110044;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001
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沈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项目 
摘    要:以沈抚灌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分布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停灌30 a来,沈抚灌区周边不同耕作方式的农田土壤受PAHs污染仍较为严重,属于中度以上污染.美国环保署(USEPA)规定的16种PAHs中有15种被检测出,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0~20 cm),质量比为3 518~9 140 μg/kg,以高环芳烃(>4环)为主;亚表层土壤(20~40 cm)中PAHs质量比显著低于表层土壤,以低环芳烃(<4环)为主.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土壤PAHs质量比影响较大,表层土壤水田耕作下土壤PAHs残留量最高,水田-旱田轮作比长期旱田耕作模式下土壤PAHs质量比高70%;亚表层土壤中耕作下长期旱田耕作下土壤PAHs质量比最低,为1 020 μg/kg.亚表层土壤PAHs与有机质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0.05).w(IcP)/w(IcP)+w(BgP)]和w(Fla)/w(Fla)+w(Pyr)]分析表明,表层土壤PAHs来源除受长期污灌影响外,耕作方式和环境因素不容忽视.

关 键 词:环境学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耕作方式  污灌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farming cultivation methods 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PAHs of the land soils
WANG Hong,SUN Tie-heng,LI Hai-bo,LI Ying-hua,HU Xiao-min.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farming cultivation methods 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PAHs of the land soils[J].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0,10(4):78-81.
Authors:WANG Hong  SUN Tie-heng  LI Hai-bo  LI Ying-hua  HU Xiao-m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