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局建议削减广泛使用的氯氟烃据美国的科学家说,氯氟烃能使同温层中的臭氧层变得不稳定。大气化学家认为氯氟烃在消耗同温层中臭氧起着重要作用。臭氧的减少,将可能使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表面,引起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由于同温层的变化,日光浴也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时量译自《ES&T》VOL.21 No.2 P.118(1987)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15%臭氧层减薄条件下讨论了紫外线辐射增强对大田中小麦和燕麦在单独种植与混合种植时的生物量结构和冠层结构的影响。紫外辐射使两物种的生物量减少,使节间缩短,叶片着生高度下降,但使根冠比和单株有效穗数增加。两物种在单种和混种时对紫外辐射的反应有所不同,种间竞争有时加强紫外辐射的影响,但有时则又能抵消其作用。紫外辐射使竞争性平衡向有利于小麦的方向发展,这一改变可以部分地由两物种的生物量及冠层结构对  相似文献   

3.
美国“雨云 - 7号”气象卫星曾发现 ,位于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 ,其大小相当于美国整个国土面积 ,厚度超过 8公里 ,可以置入珠穆朗玛峰。对此 ,科学家们感到担心。科学家为什么担心 ?因为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太阳光辐射出的具有杀伤力的紫外线有 99%被这把伞阻挡。紫外线是把双刃剑 ,适当地接受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产生维生素 D,有助于皮肤的健康 ,有助于孩子发育成长 ,所以 ,医生提倡“日光浴”。但是 ,过度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体的皮肤、眼睛 ,甚至人体免疫系统。这种损害较容易发生在夏天。紫外线照射所致的常见疾病有 :皮…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1995,(10):5-7
拯救臭氧层每个行动都是有效的臭氧层破坏是当今许多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容易混淆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不停止对臭氧层的破坏,那么每个人都将受到臭氧层破坏所带来的危害。然而,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仍在使用破坏臭氧层物质,而且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臭氧层空洞越来越严重,酸雨的出现范围越来越广泛,生物多样急剧减少,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海平面上升,这些问题都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环境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成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一个极大的阻力,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持久而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臭氧层     
《世界环境》2003,(5):81-81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为使《公约》进一步落实,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纪念《议定书》签署,表明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臭氧层的共识,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事件都是化学工业惹的祸,以致于人们把化学工业当成了污染源,甚至谈“化”色变。  相似文献   

8.
关飞 《沿海环境》1999,(8):18-1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进一步升级,护肤品市场呈现出一派兴旺之势,护肤品的分类也日渐精细.夏季,是人们展现自身魅力的好季节.但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照射增强使人们在艳阳清风中尽情裸露与舒展肢体的同时,也为环境污染和破坏对肌肤的伤害而忧心忡忡.日益污浊的空气会对肌肤造成不利影响,尤其在城市,机动车尾气和各种工业、民用废气会造成肌肤容易衰老,粉刺增多,雀斑生成.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紫外线直泻而下,尤其今年又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相似文献   

9.
据发现在美国上空的同温层中臭氧也变得稀落,其问题比以前要严重得多。从东南部佛罗里达州到加拿大中部地带的上空,臭氧层在夏季减少了2.9%~3.3%;在冬天变薄的速度较过去估计的快了一倍。由于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沿,使到达地表的紫外线增强,南冰洋浮游植物的生产率已下降了12%。科学家们担  相似文献   

10.
正臭氧层是指距地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被誉为"地球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但随着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的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给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威胁。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已成国际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把日光浴作为一种健身和健美的活动.可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医学研究人员指出,不适当的日光浴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许多资料已证明,晒太阳太多会引起皮肤癌等疾病.有一种称为“黑色素瘤”,它的发生跟晒太阳太多有密切关系.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皮肤恶性肿瘤.以前,40岁以下的人很难得这种病;可是,近些年来却越来越多了,甚至二、三十岁得这种皮肤癌的人为数也不少.皮肤病学专家达雷尔·里格教授说,在过去15年内,世界上的皮肤癌、尤其是黑色素瘤的病人增加了50%以上.有的  相似文献   

12.
蓝天待补     
蓝天待补晓理在日光浴盛行的年代,晒太阳被看作是一种保健行为,有些女士甚至故意把白皙的皮肤晒黑一些,以东健康之美。如今科学家却警告人们要避免身体过多地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之下。自从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站报导在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Ozonehole)以...  相似文献   

13.
郑秀亮 《环境》2011,(11):42-43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近年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保护臭氧层的活动日益频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都积极投身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为这场保护地球的运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相信万涓成水汇聚成河,不同的角色不管能力大小,只要用心,都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动植物的生长构成严重和长期的危害,因此,保护臭氧层成了当今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在联合国环境署的组织协调下,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国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产CFC制冷剂,现有设备和新设备都要改用无CFC制冷剂。我国政府于  相似文献   

15.
阿尼·阿加瓦尔自印度报道:从环境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情景实在令人沮丧。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处处都存在土地地力衰减,沙漠日趋扩展,森林大片消失,空气和水源受到污染。80年代结束之时,又增添了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气候变化,这一切看上去要将使我们进入世界末日大决战的沙场。  相似文献   

16.
到底要减少多少氟氯烃产量和如何减少其释放量才能阻止臭氧层的耗尽,现在还难作结论。这是UNEP于1986年9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臭氧层专家会议上讨论的主题。臭氧层问题复杂是因许多氟氯烃寿命太长,例如,CFC—11为75年;CFC—12为110年;CFC-13为90年;CFC—20、22为20年。有些专家认为,即使减少它们的产量也难在短期内看出效果。会上  相似文献   

17.
国际行动:保护臭氧层季明1臭氧层简介臭氧层是指围绕地球,高度在地面上25Km左右,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空气层。现在地球上的臭氧量约有30亿吨。臭氧层可以吸收下部分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所造成的伤害;而且臭氧层又是限制地球变暖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8.
许多时候,环保被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其实,环保真的不难。保护环境,有时简单得甚至是一种本能,一种习惯。您完全可以做到: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重复使用水,洗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的水可以冲厕所;使用耗水量少的厕所水箱、洗衣机等家用设备,既节省费用,又减少污染;慎用清洁剂,化学清洁剂既不利于健康,也污染水体;少用含磷洗衣粉,含磷的生活污水致使水体富营养化;节省每一度电,节电就是节煤,节一点煤就减少一点大气污染;使用绿色环保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不仅有助于节约能源,还能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骑自行车上班、上学、购物以及休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议定书> 臭氧层作为地球的屏障,保护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的恶化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阻止植物的叶茎生长,还可能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使海平面升高,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最终导致人类及生物的消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对大气臭氧的损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研究,指出了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众所周知,大气臭氧层能够吸收99%由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它能对地球形成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紫外线的强烈辐射。然而近年的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臭氧层正在遭受破坏,臭氧层变得稀薄了,甚至出现了“空洞”,这不能不引起全球的关注。一、大气臭氧层破环的程度及其危害据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了面积近于美国大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