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UV+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800 mg·L-1,反应时间8 h,反应pH为原水pH(6.5~8.0),在此操作条件下,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20%及46%;选取两组反应条件,对其进出水采用XAD-8/XAD-4树脂联用技术,分析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UV+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都能够长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弱疏水物质、疏水物质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  相似文献   

2.
雨水中有机酸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以邻苯二甲酸为淋洗液,用无抑制柱离子色谱仪测定甲酸、乙酸、丁二酸、乳酸一氯乙酸、苯甲酸、抗坏血酸和果糖酸等有机酸的条件,确定了淋洗液的pH值对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响应值的影响。当pH为4.15时,分离效果很好,可同时测定六种有机酸,但pH值在3—4范围内,色谱峰高随pH值的增高而降低。 本方法可测定浓度为ppm量级的有机酸,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一般在3%以下,检测限在0.05μg/ml(甲酸)至0.70μg/ml(抗坏血酸)之间。本法可用于测定雨水中微量有机酸,雨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存在并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傅克反应制备了完全后交联反应树脂XC-01,并分别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N2吸附-脱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以水杨酸、没食子酸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XC-01与国外进口树脂XAD-4的吸附性能差异,发现XC-01对水杨酸、没食子酸吸附容量分别达到XAD-4的4.96倍和7.23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深入探究并总结p H、温度、时间等对XC-01吸附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低温、酸性环境有利于树脂的吸附,吸附平衡时间在120 min;同时吸附容量存在水杨酸没食子酸的规律,这主要与吸附质的亲水性和分子尺寸有关.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吸附过程,推测吸附过程以物理作用为主,为该类废水的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三种有机酸为代表,研究并建立了测定水稻土中有机酸的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三种有机酸的有色络合物具有相同的吸收光谱,且具有相同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ss)=500um)和相近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水分对酯化反应影响很大,含水量达4ml时,吸光值下降85%。酯化温度在10℃以上时,酯化率达最大值且保持稳定。在25℃时,显色反应20min趋干稳定,且在1h内吸光值下降不超过1.2%。土样中的有机酸采用NaCl溶液为提取剂,以3:1的液土比振荡提取30min,NaCl溶液浓度为1%就能达到良好的提取、过滤效果。提取液在烘干前需进行碱化,否则有机酸将损失30%以上。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2.2%(n=5),标准差为0-0.0478cmol k8~(-1)(n=2-6),平均0.0142cmol kg~(-1)(n=26);变异系数为0—10%(n=2-6),平均4.87%(n=26);线性范围为0—0.0018mol L~(-1)。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n)是一类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生物代谢产物被证实具有较大的毒性,因此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使用两种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XAD-4、NDA-804对APEOn类物质NP10进行吸附,该技术可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去除此类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XAD-4、NDA-804对NP10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温度对吸附有较大的影响,升高温度吸附量增大.NDA-804对NP10的吸附效果要好于XAD-4,这与它的化学特性以及孔结构有关.NP1O在两种树脂上的吸附都能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很好的拟合,表明属于单层分子吸附.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XAD-4、NDA-804对NP10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NP10在XAD-4、NDA-804上的吸附都符合假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水中有机氯化合物在XAD树脂上的浓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与Junk等人所用的装置类似的装置试验了XAD-2、4、7、8树脂对水中氯代苯类、氯代酚类、六六六、DDT,除草剂和PCB等有机氯污染物进行了浓缩实验。结果表明,它们能有效地从水中将这些物质吸附。其中尤以XAD-4效果最好,回收率达97%,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的淋洗剂及其用量,不同的淋洗方式,对回收影响较大,丙酮是最好的淋洗剂,流速对结果影响不大,另外,这些树脂的吸附效率虽然很高,但是由于淋洗不完全,往往造成回收率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伯胺N1923萃取一元有机酸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金岭 《环境化学》1999,18(2):146-151
考察了伯胺N1923对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以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萃取反应属离子缔合机理,有机相中主要生成1:1的萃合物。探讨了有机酸种类、稀释剂性质、温度和无机盐等对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江(江阴段)水体有机物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GC,HPLC和GC/MS方法对长江(江阴段)水体有机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水样(40—60L)以50—100ml/min速度通过装有XAD-7/8混合树脂的吸附柱,然后树脂置于索氏提取器内,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离后有机相进行浓缩,作为减中性组分进行GC/MS成分鉴定.水相用硫酸液调节pH~2,用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浓缩后用重氮甲烷衍生,作为酸性组分进行GC/MS分析.此外还采用一些灵敏、特效,主要以气相色谱为主的方法用于特定有机物的分析.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于长江(江阴段)水体中检出有机物154种,包括挥发性卤代烃、芳烃、氯苯类、有机氯农药,酚类、邻苯二甲酸酯类及PAH等多种毒性有机物.其中37种属于美国环保局提出的优先污染物.根据质谱分析,江水中最主要的有机物是酚类和有机酸,其次为苯并噻唑和胺类.毒性较大的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氯农药,尽管种类很多,但其浓度都很低,一般在ppt—ppb之间.最后就不同季节、潮汐状况下有机物的浓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对江水有机物污染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涂书新  吴佳 《生态环境》2010,19(10):2493-2500
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微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对根系分泌物数量、种类的研究是植物营养、化感作用、环境修复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目前,根系分泌物研究中应用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溶液培收集、土培收集、基质培收集和连续性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等;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树脂法、衍生化与萃取法、层析法和分子膜与超速离心法;检测方法有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文章结合实例综合论述了这些根系分泌物收集、分离纯化以及测定的方法,为研究者找到合适的根系分泌物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元有机酸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柴金岭 《环境化学》1998,17(3):264-270
本文考察了不同稀释剂中磷酸三丁酯(TBP)和甲基异丁基酮(MIBK)的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及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萃取反应属中性络合萃取机理,有机相中生成1:1的萃合物,同时,探讨了各因素(有机酸种类、稀释剂性质、温度和无机盐)对萃取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热力学函数和萃取性能与有机酸性质间的关系方程等。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2,4-二氯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氯酚类的测定(如五氯酚等),尤其是国标方法,要经历酸化、数次萃取、萃取液合并、K2CO3纯化、衍生化(乙酸酐、重氮甲烷等)、浓缩、测定,过程相当复杂,本文基于Nernst分配定律,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平衡.气相色谱(ECD)快速检测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滨海盐碱土壤磷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测定了4种低分子量有机酸(甲酸、草酸、柠檬酸、苯甲酸)在对照(0 mmol·kg~(-1)干土)、低浓度(4 mmol·kg~(-1)干土)、中浓度(20 mmol·kg~(-1)干土)和高浓度(100 mmol·kg~(-1)干土)梯度下对滨海盐碱土壤磷素的活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磷的总活化量以及各形态无机磷活化量均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多.相同浓度下,有机酸活化土壤磷的能力为草酸(柠檬酸)甲酸苯甲酸.柠檬酸在低浓度时对Fe-P、高浓度时对Fe-P和Al-P的活化能力最强,草酸在低浓度时对Al-P,中浓度时对Ca-P、Fe-P、Al-P、O-P,高浓度时对Ca-P、O-P活化能力最强.就各形态无机磷对土壤磷的总活化量的贡献率而言,Ca-P的贡献最大,4种浓度下贡献率的平均值为65.4%,O-P贡献率最小,仅为4.0%.从各形态无机磷的自身活化率而言,Al-P最高,4种浓度下的平均活化率为31.3%,Ca-P和Fe-P次之,O-P最小,仅为7.6%.Ca-P尽管自身活化率相对较低,然而其含量占到土壤总磷含量的71.9%,所以是该滨海盐碱土壤磷总活化量的首位贡献者.研究结果对滨海盐碱土壤中磷素循环和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地清除城市小广告以及街头涂鸦,研制了一种针对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手喷漆的乳液型脱漆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有机溶剂的种类、用量,主、助溶剂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甲酸的用量,对脱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漆剂的最佳组成为以乙酸丁酯为主溶剂,苯甲醇为助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甲酸为促进剂,石蜡为挥发抑制剂。当乙酸丁酯为27 g,苯甲醇为9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 g,OP-10为1 g,甲酸为2 g,石蜡为6 g时脱漆效率最高。在最佳实验配方及其用量的条件下,1 mL脱漆剂所能擦除漆膜的面积为70.65 cm2。并且脱漆剂中水含量超过50%,其余组成部分均为低毒、挥发性不大的物质,易于生物降解,市售常见,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化学"高效、洁净、经济、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应用MicroResp~(TM)方法研究了4种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代谢特征.结果表明,甲酸、草酸、柠檬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碳源总利用率均高于对照,苯甲酸则与对照没有差异.各有机酸之间进行比较,柠檬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总利用率最高,苯甲酸最低;碳源代谢的Shannon指数大小顺序为苯甲酸柠檬酸≈草酸甲酸;综合而言,柠檬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代谢能力最强.4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处理下,4大类碳源底物的利用率大小顺序表现为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芳香族类,其中,海藻糖和γ-氨基丁酸的利用率占碳源总利用率的比例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是糖类;各有机酸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代谢特征都与对照显著不同,柠檬酸处理下碳源代谢特征与其它3种有机酸明显不同.综上所述,甲酸、草酸、柠檬酸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其中柠檬酸效果最好,可将添加较高浓度的柠檬酸作为提高土壤碳周转率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吸附平衡法,研究了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对潮褐土和红壤吸附Cu2+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潮褐土、红壤对Cu2+吸附明显有异,潮褐土对Cu2+吸附量是红壤对Cu2+吸附量的5倍多。潮褐土对Cu2+的竞争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当草酸、柠檬酸浓度为10 mmolL-1时,Cu2+吸附率均分别比对照的降低40%和70%以上。在低浓度条件下,红壤对Cu2+的竞争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草酸、柠檬酸浓度分别超过1 mmolL-1和0.05 mmolL-1时,又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两种土壤对Cu2+次级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与竞争吸附的一致。在相同有机酸浓度下,土壤对Cu2+的次级吸附率均比竞争吸附率的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吸附平衡法,研究了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对潮褐土和红壤吸附Cu2+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潮褐土、红壤对Cu2+吸附明显有异,潮褐土对Cu2+吸附量是红壤对Cu2+吸附量的5倍多.潮褐土对Cu2+的竞争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当草酸、柠檬酸浓度为10 mmol(L-1时,Cu2+吸附率均分别比对照的降低40%和70%以上.在低浓度条件下,红壤对Cu2+的竞争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草酸、柠檬酸浓度分别超过1 mmol(L-1和0.05 mmol(L-1时,又随有机酸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两种土壤对Cu2+次级吸附率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与竞争吸附的一致.在相同有机酸浓度下,土壤对Cu2+的次级吸附率均比竞争吸附率的高.  相似文献   

17.
用还原剂把砷还原为挥发性的砷化氢的过程既是分离手段,同时是测定砷的方法的组成部分。例如,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 DDC)和原子吸收法(AAS)测定砷都包含了这一过程。所用的还原剂有锌、铝和硼氢化钠等。前两种金属,主要是锌,常用于AgDDC法,硼氢化钠主要用于AAS法。  相似文献   

18.
2020年5—9月,共采集南昌前湖区域20个降水事件的88个分段降水样品,测定降水中3种低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酸、草酸)和4种无机阴离子(Cl-、NO2-、NO3-、SO42-)浓度,分析讨论降水有机酸的分布、来源,定量解析云下冲刷、云水对降水有机酸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中甲酸、乙酸、草酸占所测定阴离子总量的16%,降水有机酸与无机酸总量的月变化呈相反趋势;长降水事件的降水有机酸浓度在降水进程中呈现先逐渐降低,到降雨末期趋于平稳或稍稍反升的变化特征;降水进程中,云下冲刷对降水中3种有机酸的贡献率逐渐减小,而云水对其贡献率逐渐增大,降雨前期,云下冲刷为降水中有机酸根的主要来源,降雨后期,以云水贡献为主;前期降水中3种有机酸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比末期降水中的弱,降水中草酸与SO42-的相关性较甲、乙酸与SO42-的相关性强,反映降水中草酸受二次污染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张剑  罗进  宋金丽  郑洪国  南毅  罗茜  李扬 《环境化学》2014,(12):2212-2213
近年来,泡菜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泡菜废水具有高盐度、高氮磷及高有机物含量的特点.泡菜的生产是以乳酸发酵为主的微生物发酵过程,含有大量有机酸.通过对有机酸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泡菜废水的化学成分.泡菜废水有机酸的测定鲜有报道.本文利用离子色谱仪通过梯度淋洗对泡菜废水中乳酸、乙酸、丙酸、甲酸、丁酸、戊酸、草酸和柠檬酸等8种有机酸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1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离子色谱仪ICS-900(DIONEX,美国),淋洗液发生器RFC-30,阴离子分析柱IonP ac AS11-HC(4 mm×250 mm),阴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一个同时分析水中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即采用大网状树脂XAD-4富集,乙醚-已烷(85∶15)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应用此方法对湘江中游城市饮用水及作为水源的湘江水中的农药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