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工作前安全分析"在新设备、新工艺投产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的方法结合图表作出了说明,促进"工作前安全分析"在新设备、新工艺投产环节的有效落实,推动HSE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作业现场事故率和隐患率有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工程建设公司把"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作为安全管理的基本理念,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全面推行目视化管理。通过视觉信号等基本手段,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素直接的传递给项目施工人员,从而使项目安全管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为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预评价范围的界定电力行业的安全性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按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要求,对新、改、扩建项目还要进行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目前,预评价范围主要侧重对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中毒等人身伤害因素的评价,在是否应包括设备和电网安全的评价方面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2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爆燃事故情况,要求强化提高对"煤改气"过程中安全风险的认识,加强变更过程安全管理,健全完善相关规程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指出,化工企业涉及"煤改气"的项目必须按照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相应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仪表、自动化控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项目投用前必须编  相似文献   

5.
输油管道动火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东北管网30年来动火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在动火安全管理上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效,提出石油管道企业风险程度最高的输油管道动火施工安全管理动火准备、动火施工投产的责任界面划分、动火施工投产组织机构的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一整套科学动火方法和理念。通过对输油管道动火施工这一高风险作业管理实现了低风险操作,实现了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钢近年来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探索实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风险控制管理的模式,利用较大危险源点预控管理的手段,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武钢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武钢建设工程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根据龙开口水电厂实际情况,结合新《安全生产法》对外包工程管理的新要求,从落实安全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纳入电厂内部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管控、明确开工流程、加强反违章管理、建立安全文明信用评价"档案库"等方面内容入手,进行探索和具体实践,来做好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往往片面注重自己对安全风险后果的承担责任和对策研究,忽视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的系统分析。其实,不同利益相关者给项目带来的安全风险及对安全风险的后果承担有着高度关联、相互依存的特点。本文借鉴投入产出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了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通过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分析表对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与安全风险承担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差额,并应用安全风险玫瑰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直观的表达和分析,提出了决策者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为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解决纷争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工具,是对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拓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陈斌 《安全与健康》2002,(12):38-39
1、前言 安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注重安全.一个热电企业既要管理好热力安全,又要抓好电力安全.我们制定了"安全,连续,经济,效益"八字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公司得到较好的发展.投产四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全文化贯穿企业决策、管理、执行层,是维系安全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价值纽带,也是企业特有的安全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可将各层级对安全工作的"想到、看到、做到、监管到"转化为行为自觉,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本文基于项目管理实践,对企业如何更好建设安全文化做出相关思考,供读者借鉴。以"文"教化,遏制习惯性违章海因里希等安全管理专家根据事故统计得出,80%以上的事故都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