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质基准鱼类受试生物筛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敏感受试生物的筛选是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环节,鱼类是水质基准重要的保护对象,各国在水质基准制定中都要求利用鱼类毒性数据. 依据地理分布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我国以鲤科鱼类为主的17种本土代表性鱼类. 参照美国水质基准数据筛选原则,从ECOTOX等数据库中搜集相关毒性数据,筛选出对本土代表性鱼类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氯酚类、分子氨及农药等,并分析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依据累积概率对鱼类的物种敏感性(累积概率<15%)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有10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对污染物敏感,包括鲤科的鲤鱼(其对氰戊菊酯、福美双敏感,对二者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2.50%、14.29%,下同)、草鱼(三唑磷,9.09%)、鲢鱼(甲氰菊酯,12.50%)、鳙鱼(镉,7.14%;敌敌畏,13.63%)和鲫鱼(无机汞,11.76%),以及非鲤科的泥鳅(敌敌畏,9.09%)、黄颡鱼(敌敌畏,4.55%;氧化乐果,14.29%)、黄鳝(氯氰菊酯,8.33%)、鲻鱼(硫丹,8.33%;氰戊菊酯,6.25%)和鳜鱼(分子氨,9.09%). 上述物种可作为相应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的本土敏感受试鱼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北部湾北部海洋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潮间带主要受Hg、油、COD、Cd、Zn污染,浅海主要受油污染;潮间带水质、鱼类、底质、浅海丰水期底质均隶属Ⅲ级标准,严重污染。浅海表层水质及枯水期底质隶属Ⅱ级标准,一般污染。浅海底层水质及鱼类隶属Ⅰ级标准,不受污染;水质、鱼类、底质三要素综合评价,潮间带隶属Ⅲ级标准,浅海隶属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麦穗鱼物种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分别进行了Cd、Cu对麦穗鱼和Cu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试验,结合麦穗鱼、大型溞的室内毒性试验数据和文献毒性数据,使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麦穗鱼的6种典型污染物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麦穗鱼对各类污染物的敏感性较高,尤其对有机污染物反应灵敏,其中对农药类相对最为敏感,表明麦穗鱼可以作为潜在的有机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和水质基准的代表性受试生物.②在鱼类敏感性排序中,鲤科鱼类对各类污染物的敏感性较强,而我国的鱼类以鲤科为主,因此在水质基准制定和环境监测中应充分考虑鲤科鱼类的作用及其毒性数据;③麦穗鱼在鱼类敏感性排序中位置稳定,并且具有体型小、易获得等特性,表明麦穗鱼是环境监测中较为理想的指示生物,同时也是潜在的水质基准受试生物.  相似文献   

4.
章根据广州荔湾湖清淤截污前后水质监测结果、水生物藻类和鱼类鉴定及荔湾湖周边植被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荔湾湖水质有了一定的好转,生物多样性也有明显改善,但湖水水质仍处于富营养状态,部分污染物浓度仍较高。因而,荔湾湖的环保工作应进一步加强,使该湖区水质达到广州市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阳宗海水质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年N、P输入、输出失衡,大量营养盐滞留湖中,加以电厂温排水影响,阳宗海水体恶化加剧,两年出现大面积水华;且湖中鱼类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导致水质变化。为此,必须取缔网箱及高密度堰塘养鱼,实施环湖截污,降低电厂排水温度,调整鱼类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6.
沿江施工产生悬浮物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太仓港围滩吹填工程施工过程泥浆水的采样分析,研究涉及工程施工过程泥浆扩散和演变规律;进而评价吹填工程施工引起悬浮物的增加对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葛晓霞 《环境》2013,(Z1):11-13
水库大坝施工过程中,采用导流隧洞进行施工导流会对江河的洄游及半洄游鱼类造成一定的阻隔影响。本文从鱼类生境的水力学及水质要求两方面,以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为例,分析论证了导流隧洞建设对鱼类的阻隔影响程度,并提出了鱼类增殖放流站早建设,鱼类增殖放流早实施的建议要求。  相似文献   

8.
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外排井下涌水下的铜可对鱼类养殖业水体的地表水质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帷幕注浆堵水工艺可防止大面积地表塌陷的发生,对难以避免的局部,小规模塌陷提出了生态安全的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用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对长江江苏段水质进行监测,测定江苏7个点位水中的鱼类外周血微核千分率(MCN‰),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个采样点中有2个采样点的微核千分率达到0.20‰左右,与实验室阴性对照的检测结果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这2个点位的水质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0.
应用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技术对滆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五个点位水样的鱼类外周血红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个采样点中有4个采样点的微核千分率达到0.20‰左右,与实验室阴性对照的检测结果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滆湖4个点位的水质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1.
潍河流域水质管理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澄清  王蕾  杨为瑞  高景华 《环境科学》1995,16(5):27-29,60
水质管理模型包括河流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水库富营养化模型。河流模型选择QUAL2EU模型并加以改进,增加了模拟COD转化,底泥泛起和水体养鱼的非点输入功能,并将非点源模型和水库模型作了技术处理使之同河流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李仙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建设即有单个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又有影响的累积性、群体性、系统性、波及性和潜在性。分析了流域梯级电站开发建设对植被、生物多样性、鱼类、水文、水质等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浦河是上海市青浦区第二自来水厂的水源地。自来水厂从河道直接取水,但河水部分水质未达水源地水质标准,不但加重了处理成本,也导致供水水质不能得到保证。傍河布井取水方式能自然净化水质,特别是能去除某些传统自来水厂直接净化河水不能去除的污染物质。通过分析太浦河地区水文地质及水质水量等,探讨了该研究区傍河布井取水的主要技术条件。结果显示在太浦河傍河布井取水,可获得比直接河道取水更为优良的水质,水量充足,且取水工程经济可行,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AccordingtotheHunancomponentoftheproposedinlandwaterwaysmultipurposeproject,theDayuandunavigationalkeyproject,located 6 2kmdownstreamfromtheHengyangCity ,willbebuiltwiththehelpoftheworldbankloan .Aftertheprojectbeingconstructed ,theXiangjiang…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与植物在河道模型中的黑臭水治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河道黑臭现象严重的现实问题,为了给黑臭河道的治理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试验在大型自然河道模型中,比较了2种微生物菌株(投加剂量为:光合细菌P9,8.0×105个/mL;根际杆菌No.2,2.0×104个/mL)和3种水生植物(投加剂量为美人蕉30棵,水葫芦40棵及浮萍2 m2)对30 t流动的模拟黑臭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微生物和联合使用微生物及水生植物均能取得相似的结果,至第8天时,COD、黑度、臭度的去除率均超过55%,BOD的去除率超过40%,氨氮的去除率超过30%,溶解氧提高至超过3.5 mg/L。上述结果说明,相对于水生植物而言,微生物处理黑臭水效果更为明显:微生物菌株能够通过加速黑臭水中有机物的降解,从而提高溶解氧浓度,并大幅度改善水体黑臭状态。  相似文献   

16.
昆明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只片面强调防洪、排水,忽略了河道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越挖越宽、越挖越深、越修越直,而河水越来越臭、越来越脏。建设生态河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既要顾及河道排洪、防洪等基本功能,又要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絮凝沉淀和人工湿地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新河是浑河抚顺城市段的一级支流,水质超过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外观上发黑、发臭,己蜕化成为城市排污沟。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浑河水环境功能,继而影响辽河流域的总体水质。针对海新河污染特点,采用絮凝沉淀和人工湿地技术对海新河进行工程治理,建设一座占地1.1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一级污水处理厂和一块占地4.95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后海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并达到中水回水标准,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河流健康评价在城市河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具有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参数、河流生物5类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1~2005年间完成的53份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丽娃河及张家浜河流监测数据,从河流管理的现状评估、规划、后评估3个阶段,探讨城市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评估显示,整治前丽娃河流速、河床稳定性、河道护岸形式、大型无脊椎动物、氨氮等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规划评估表明,当前河流管理规划案例中,对河岸带状况、河流生物群落缺乏足够重视,河流廊道连续性及可达性等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后评估表明,张家浜综合整治在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水质理化指标、河流生物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河道改变、河道护岸形式等个别指标有所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河流健康视角审视河流管理现状,提出河流健康与河流管理的集成框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辽河流域造纸废水污染的历史概况和治理现状,通过对造纸企业停产整顿前后河流水质变化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辽河流域造纸废水入河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造纸废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河流水质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说清河流水质状况,满足水环境管理和决策需要。选择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以及江苏省太湖流域河流水质评价的推荐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方法等在环境监测系统中较常用的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实例计算和结果对比评价。结果表示,水质指数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同时方法简单,结果明了,是比较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