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用培训、考试,交上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特种设备操作证。开吊车、开叉车、操作锅炉“一路绿灯”:不需要生产设备达标、卫生合格,只要花上几万元、十几万元,就能“买到”白酒生产许可证,开工卖酒……这些并非街头“办证”小广告,而是近朗安徽质监系统系列腐败案爆出的真实案例。质监局作为肩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认证等职责的公共部门.怎么会办出这些“真的假证”?  相似文献   

2.
搭车记     
“在家百日好,出门事事难。”这句话从某一侧面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就拿乘车来说,山路难行,翻车、撞车事故时有发生,弄得人们谈虎色变。但也有例外,湖南地质矿产局四○三队的职工纷纷说── “搭他的车我们放心” 四○三队的职工外出,都喜欢搭乘覃文海司机的车。这不仅因为他人缘好,不象有些司机那样“神气”,主要是他开车平稳、保险、安全。 说起覃师傅,我与他还有些不解之缘呢。那是1983年8月,我毕业分配到四○三队,只想早一天到达工作地。但在长沙却没有买到第二天去石门的车票,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省地矿局招待所。 晚上,覃师傅找到我,…  相似文献   

3.
近日,安徽马鞍山发电厂在抓安全管理上。结合实际,出台了一项新的举措:在安全生产中,试行“重大操作风险预测”制度。既在重大操作工作开始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加以分析,采用科学预测的手段,使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能清楚地了解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冷静地妥善处理,从而将风险系数降低,更大限度地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4.
热线咨询     
这两种情况能定为工伤吗?编辑同志:现就两起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进行咨询。1.我公司一汽车司机,根据领导安排驾车运送生产原料至某生产单位,在进出该单位大门时,因门卫保安队员未及时开门,导致司机言语欠妥,为此双方发生争论,并由保安队员先动手打司机发展到相互厮打,  相似文献   

5.
司机大多怕警察.特别是爱违章的手潮的司机更怕警察,见了警察就双腿打颤儿。前不久,北京一靓姐开一新车,在十字路口好好地开着,突然冲向了路边.撞了。警察上前问她怎么了?她怒斥警察说全怨你.我看到警察就害怕,这不一慌就撞了。这个笑话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靓姐以前准因违章被处罚过,另一个是靓姐可能被罚不只一回,已经罚怕了.见了警察就发毛。这事儿我想起了咱们的安全生产,也有些类似  相似文献   

6.
前一段部分地方的出租车司机因为不堪高额“份钱”而罢运,其可怜的遭遇得到不少人的同情,但近日的一则报道却给这种对“弱者”的同情泼了一瓢冷水.似乎再次印证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老话.据报道.寒冷的冬季一到.哈尔滨市一些出租车司机就“牛气”起来.路途近挣钱少的活不干.流量大车不好走的地方不去。而冻得哆哆嗦嗦的乘客不得不忍气吞声.  相似文献   

7.
姚宽 《劳动保护》1999,(9):36-36
作为特种设备的行车出售时可以说只是“半成品”,而后半段的“生产过程”,即安装、调试直至使用是在用户的厂房里完成的。因此,进入用户场地后,由于安装、使用中发生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制造厂家。前些日子,作为生产厂家我和另一位同志给一家在建的合资企业行车司机进行行车安全操作教育。在现场教学中,我们顺便登上了该厂的几台行车,查看了行车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发现该厂的行车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应引起重视。1.由外地安装公司安装后的行车,安装和使用了半年多,却没有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检测,因此,也就没有领…  相似文献   

8.
事情经过某车间的一名桥式吊车司机,在操作控制器点动下降过程中,把控制器的手柄扳回零位后,突然发现重物不停下降。该司机马上意识到吊车的起升制动器失灵了。他立即鸣铃示警,同时扳动紧急断电开关,断电后制动器仍不抱闸;他又迅速恢复送电,一边操作控制器打反车使吊物上升,一边将吊车开到安全位置重复进行打正反车操作,使重物慢速下降,最后重物平稳地降落到了地面。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11,(8):54-54
编辑同志:近日来.我国多个地区正在经受持续高温“烤验”。笔者在某化工企业生产现场发现.一些员工没有规范穿戴劳保用品.光着膀子在操作设备;也有一些员工搞掉口罩.挂在了脖子上,而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中却存在大量粉尘。笔者了解到.这几位员工并非不清楚劳保用品穿戴的重要性和吸入粉尘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也并非故意要违反劳保用品穿戴...  相似文献   

10.
梁连成 《安全》2000,21(5):36-37
桥式吊车是冶金企业广泛采用的起重设备,司机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的大问题.一个司机只会开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内功"的锻炼,即提高本身的全面素质.我认为有7点相关的安全技能是桥式吊车司机应当掌握并能正确运用的.  相似文献   

11.
闽通长运泰宁分公司有位驾龄23年的老司机,他名叫詹宗让,但人们亲切地称呼他“忍让师傅”,因为他开车至今从未跟人红过一次脸,更无发生过一起事故.是该县有名的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你要问他的秘诀何在?他只会憨笑地说出两个字:“忍”与“让”,久而久之,“忍让”就成了人们对他的尊称。  相似文献   

12.
在电梯上装一套控制系统,相当于安插进一个“健康管家”,一旦电梯“生病”,它就会自动提示;在生产车间装安全门锁、安全垫或者安全光幕等,能控制正在作业的吊车机械臂,避免误伤操作工人……国内首家机械安全标准化产学研示范基地在南京理工大学揭牌。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采访获悉,这个基地重点研发机械安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幽默二则     
给傻子让路 有一段路特别窄,绝对只能通过一部车,两部相向而来的货车嘎然而止。A司机年轻气盛,扬言:“我从不给傻子让路。”B司机老成持重,立即认输:“我刚好相反。”说完,他立即把车后退10米,让A司机过去。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7,(4):49-49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出现在大街小巷,同时,也有更多的新司机开车上下班。你或许听到过怎样省油的小窍门,或许你曾经和老司机学过开车,但是,直觉并不代表安全,很多人在开车时往往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其实这当中有许多行为是不合理的,应当避免。以下八种开车时靠错误直觉操作的情况,希望对车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每个良好的熟练操作工大都具有通过长期的操作实践而形成的良好操作习惯。他们一旦岗位变换,就必须有一个重新认识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一般情况下,操作工人不能轻易变换岗位,这对稳定安全生产有重要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操作工人岗位变换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思考发现     
《现代职业安全》2012,(10):75-76
5月29日,被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意外”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击中,最终不治身亡。那么,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是否也曾有过如此的“意外”?这种“意外”究竟能不能避免?如果能,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希望大家积极投稿,踊跃讨论。  相似文献   

17.
交通幽默     
省油的车 某大款平时都是司机开车,这天司机体息,他自己开车外出。途中车快没油了,他将车开到加油站。 加油站工人告诉他:“油箱在车的另一边,请您调个头好吗?” “当然可以,”大款答道:“这车用了快五年,我还是第一次给它加油。” 加油工一脸惊讶:“快告诉我上哪买这么省油的车!”  相似文献   

18.
赵铸新 《劳动保护》2005,(11):78-79
2001年10月,奉上级的命令,由单位主要领导和我等几位同志组成一个安全生产检查组,到遭受过水灾的某地化工企业去检查。出发上车时,我发现车内已挤满了人。原来司机带了两三个顺路搭车的朋友。我当时提出了异议。司机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关系,大家就挤一点吧。”“违章超载!”,我拒绝上车。单位领导一看急了,顾不得司机满脸不高兴,硬让搭车人下车。这样我们才一起出发。  相似文献   

19.
有种相机口旷傻瓜相机”,意思是连傻瓜都会使用,因为不需要任何技术,只需你按一个键。即使第一次照相,也能拍出相当不错的照片来。于是,一大批高新科技手段应用到了本该靠人精心操作的岗位上、特别是一些事关安全生产的关键岗位上。“懒汉锅炉”、“傻子机床”……甚至于在控制核反应堆上也提倡“无人值守”,人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而不是靠自己来操作。  相似文献   

20.
毅杰 《安全与健康》2004,(22):25-25
帮助老人,甚至还把老人接到家里,很多人都感到实在不可思义……可他只是笑呵呵地对人们说:“谁又不会老呢?”他就是鼓楼区个体司机林新,而他所开的车.乃是一部货运龙马车。但他就是用这辆车.为老人服务了十几载。他说,只要有心,开什么车都一样,都能实现他为老人服务的情怀。他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敬老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