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汶川地震陕西重灾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汶川地震陕西的勉县、宁强、略阳三个重灾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为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的自然灾害风险概念,基于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精度,在勉、略、宁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基础上,通过GIS平台,进行了勉县、略阳、宁强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初步研究,划分了勉、略、宁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勉、略、宁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属于细观层面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勉、略、宁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可以划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风险区,高中风险区占到全区面积的60%,是今后勉略宁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田东升 《灾害学》2014,(4):48-51
通过对河南省66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相关地质灾害资料分析,认为全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具有地域性强、分布集中、一灾为主,多灾并发的特征。采用地质灾害危险度、威胁人数和潜在财产损失来组成地质灾害险情评价模型,将河南省全省划分为6 680个单元,在单元险情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省地质灾害险情评估,将全省地质灾害险情划分为:险情特大区、险情大区、险情中区、险情小区和险情轻微区。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专题地图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卫  宫辉力 《灾害学》1993,8(3):75-78
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是地质灾害系统研究成果的高层次综合。本文论述了地质灾害制图的目的、原则、特点、表示内容与方法,为规划决策提供地质灾害背景图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应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的地质灾害业务应用和数据集成平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地质灾害信息查询统计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地质灾害查询统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以灾害点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业监测等信息的一体化集成和查询统计分析。通过查询统计分析获取的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可以图形、统计报表或多媒体等方式输出。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20,(1)
传统非稳态非饱和渗流地质灾害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通过非饱和土力学方法分析滑坡体在降雨条件下的动态稳定性,未全面监测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前期的降雨和温度情况,无法有效分析地质灾害的影响机理。提出暴雨和高温天气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采用日综合降雨量值和温度值作为判断地质灾害的预警依据,分析不同滑坡灾害预警等级的日综合降雨量和温度,耦合地质灾害影响机理模型,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前期降雨量、降雨强度、温度、地貌以及生态环境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准确分析暴雨和高温天气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机理;通过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流程,实现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武隆县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隆县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镇之一,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程度大,严重地制约着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从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地下水、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力求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利用近20a宁夏地质灾害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宁夏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了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发现连续性降水、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气象诱因,并介绍了宁夏汛期地质灾害潜势预报模型及2004年试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浙江衢州市近年来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农村私人建房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所引发地质灾害的类型、机制、分布及危害状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私人建房地质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规律和特点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农村私人建房地质灾害防范管理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科学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调查,江西省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因此,通过总结前人关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应用降雨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警的预警流程,并建立预警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管理海量滑坡、地质、地貌、降雨等数据及地质灾害的文档等资料。系统基于WebGIS技术,实现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图的发布、信息查询、空间定位、空间叠加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反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地分析断层、节理和岩体结构等各种"致灾因子"在地质灾害产生过程中的权重以及某个地区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本文根据信息熵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地质灾害熵"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质灾害熵"的地质灾害评价新方法.通过将这种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应用于评价川藏公路然乌-东久段的地质灾害,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陕西省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春迪  郭俊理 《灾害学》2005,20(2):102-105
GIS技术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海量数据管理优势为地质灾害数据的管理分析、动态监测、机理模拟、预测预报、辅助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从陕西地质灾害分析入手,设计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目标、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可为陕西省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培 《灾害学》2005,20(4):57-61
重庆市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危害性大,传统的预测预报以及评估方法落后.构建一套能快速、准确评价该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网络化的风险评价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Windows环境下,以GIS系列工具软件为基础平台,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计算和图形显示,利用计算机语言的编程功能开发重庆市GHAIS系统,使有关决策部门能够方便的对系统进行查询和分析,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图形或数据),为灾害预测预报以及选取有效而科学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汪洋  郭跃  赵纯勇  陈阿林  杨华 《灾害学》2003,18(4):17-23
以等面积法作为基本手段,结合3S(GIS、RS、GPS)技术探讨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实现方法。提出了为实现易损性面评估而确立的评价对象的分类方法、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的集成方法。最后探讨了在GIS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表达方式和实现地质灾害易损性面评价的一般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雅斌  杜继稳  蔡蕊  李明 《灾害学》2011,26(3):28-34
在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降水相关特征分析基础上,介绍了陕西省气象台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与业务系统.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加密资料实现了综合雨量的精细估计,结合GIS地形地貌信息和历史灾害风险分析确定出降水影响系数后,通过计算指标量与灾害临界阈值判断实现了陕西省l 915个乡镇地质灾害的逐日...  相似文献   

15.
COMGIS在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传统的GIS技术在震害预测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技术(COMGIS)的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设计方案;运用组件式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信息管理平台,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数据流程;提出了工程场地地质资料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地震影响场的生成、震害空间分析模型化等的实现思路与方法.研究表明:利用组件式GIS技术结合可视化编程语言所设计的工程场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能实现工程场地资料的有效利用,如地质剖面图的自动绘制、三维地质图的生成等;而且,能将震害分析模块化,集成到系统界面菜单上,实现震害分析的智能化,保证了系统开发的可持续性;同时,以场地液化、震陷、滑坡、场地类别作为场地地震灾害风险性预测的四大因子,在Mapx VB支持下进行叠合分析,编制出工程场地地震危险区综合预测图,可为场地规划和利用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线性工程的路线长(如输变电、道路、管线工程等),特别是在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山区,工程建设及运营期间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风险大,防范管理的难度大,进行动态评价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结合藏中电力联网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出了基于InSAR监测技术、考虑斜坡活动性的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构建了考虑斜坡活动性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可以动态更新的加权信息量评价模型,针对电网工程输电塔位这一核心易损目标,初步实现了山区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最后采用历史灾害分布和ROC曲线对比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对于山区线性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GPS,RS,GIS以及3S技术的结合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为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服务。  相似文献   

18.
崔爱平 《灾害学》2004,19(2):51-55
利用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法和袭扰系数法对略阳县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划分,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该方法划分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反映了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9.
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其系统决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卫亚  孙广忠 《灾害学》1992,7(3):19-24
本文在讨论地质灾害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并基于多目标决策特点,构造了三类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最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