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断面污染物分布均匀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监测在跨行政区、跨水域功能区、排污总量控制区的水质控制与管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断面污染物分布均匀与否是水环境监测断面采样是否具备可靠性、合理性和代表性的关键。本文根据监测采样要求提出了断面污染物分布均匀度的概念,即断面污染物分布均匀度是指在污染带内任一垂直于水流方向断面上某一污染物最小浓度值与最大浓度值之比。并就污染物排放量、河流环境水文特征、河流背景浓度、排污方式等断面污染物分布均匀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借助水质模拟技术,反演在上游有排污口情况下如何布置排污方式以满足下游监测采样的要求。这对跨界河流的水质交接、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水环境监测断面设置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泛指其全过程,包括采样空间,时间的确定,采样,样品的处理与保存,理化分析和分析数据处理等重要环节。如果只追求分析结果对样品的准确性,忽视样品对环境时间、空间的代表性,将导致环境监测结果对真实环境状况的严重失实.其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状况和动态的必要手段。要使监测数据客观地反映大气污染的状况和动态,除合理布设监测点外,大气采样时间的选择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气采样时间尺度和频率都很明确  相似文献   

4.
在水质监测中,正确的采样方法须借助于采样器实施,即采样器与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密切相关。为减少水样对真实环境状况的误差,确准反映整个水体的时间、空间代表性,使采样规范化,应该使用性能优异的采样器采样。在众多的水质采样器中,我们选用HQMI-2型采水器(青岛仪器仪表研究所)和CJS-02型溶解氧水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 ,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本文从衡量监测数据质量的 5个指标出发 ,分析了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 ,提出采样是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并对采样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看法 ,以引起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关注 ,使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6.
强化环境监测中的采样规划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邦 《青海环境》2000,10(2):90-91
环境监测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本文从衡量监测数据质量的5个指标出发,分析了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采样是影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并对采样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看法,以引起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关注,使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提高以及经济条件的许可,环境监测分析已从早期的人工采样实验室手工分析,走向自动采样在线自动连续分析。由于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是在现场连续实时监测,具有可视性、可查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因而可以很好地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污染源废水COD自动在线监测仪是安装应用最广泛的自动在线监测仪之一,它在技术路线上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实验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的重要手段。在总结环境监测实验室(二级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体系文件宣贯不到位、技术人员上岗证考核不系统、现场采样和样品管理质控有缺陷等方面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落实、加强技术培训、试行全过程质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伦志 《四川环境》1991,10(4):52-57
本文从污染源调查、监测方案、布点和采样、样品保存和前处理、监测分析、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等方面,讨论污染源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强调质量保证体系应当贯穿于污染源水质监测的全过程。污染源水质监测过程始终都应有质量保证措施,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提高监测总体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监测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质量保证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但必须看到,现行的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当前应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能力 目前三、四级监测站的监测手段还很落后,自动化程度很低,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不强。就空气质量监测而言,许多监测站至今仍采用手动采样的“季五日法”。实验室分析大多采用化学分析法,劳动强度大,监测结果准确性不强,监测信息时效性难以保证。这些问题已是广大环境科技工…  相似文献   

11.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人员素质要求、监测站房建设、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数据传输系统维护、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介绍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保证措施;从采样过程控制、分析方法选择、分析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减小在线监测数据误差,真实反映污染物实际排放情况,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特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依据。环境监测工作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以满足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掌握环胶州湾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更好地服务于环胶州湾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胶州湾区域进行了综合监测与评价,建立了环胶州湾区域陆海统筹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了胶州湾水质监测网络,摸清了环胶州湾区域直排海污染源状况及环胶州湾区域土地利用状况。针对综合监测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胶州湾污染源的排放状况掌握不全面、河流入海通量的测算不准确、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预测不能实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入海河流监测、实行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建立自动监测站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六安市县区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绿色视野》2011,(12):43-46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眼睛,也是环境保护部门的基础工作;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产品是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监测数据的准确、真实、可靠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得到准确、真实、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必须全面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与管理。我国在加入WTO以后,为了环境监测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全国的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何伶 《绿色视野》2011,(9):42-45
环境安全预警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指出:“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温总理的话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环境安全预警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浅谈矿山水质监测采样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帆 《矿山环保》2001,(3):23-24
本从采样前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以及采样容器和样品的保存等方面介绍了矿山水质监测采样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环境监测工作中,传统实验室离线检测或人工现场监测已逐渐被水质在线分析仪器替代,但在线分析仪器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并不能保障其可靠性,由此衍生了分析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针对此标准,推出了水质在线质控仪,并且联用采样-留样仪,可针对超标等突发情况自动留存水样,避免环境监测数据纠纷。  相似文献   

18.
优化大气监测布点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是决定监测数据能否对该区域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前提。炼厂排放源为不规则的无组织排放的面源,数据在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点上测出。将整个被测区域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生产工艺,划分成若干个小的功能区,在每个功能区中布有限个点,并同时在一个功能区的有限个点采样分析,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探讨某一局部小区域中最优监测点的选择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并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8,(1):16-19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院2号楼南段四层 邮编:100012 电话:010-84933227 传真:010-84933223 检验项目: pH水质自动分析仪、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PM10采样器、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大气采样器、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烟气采样器、烟尘采样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降雨自动采样器、降雨自动监测仪、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人工采样测定水土流失量的准确性M.A.Zobisch;P.Klingspor,A.R.Oduor近年来,研究水土流失状况一般都采用径流实验场进行实验,但多数实验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实验场由于记录和采样设备费用较昂贵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监测和采样。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