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增多,污泥含有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给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工作造成了难度。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已成为城市生产及生活产生的重要废弃物之一,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过程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城市环保建设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现阶段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投资大、成本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实际污泥减量化的几种污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病原菌、寄生卵、重金属及盐类等成分,分析提出污泥的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将污泥做成肥料、饲料、能源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实现变废为宝,这也是城市污泥处理和资源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影响城市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去除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是当前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在此简要介绍了动电技术、生物沥滤、植物提取、化学处理等重金属去除方法,并在分析这些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方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污泥是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产生的副产品,具有产量大、成分复杂等特点,给城市的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中型城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上海污泥的主要来源、性质及其产生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体系及出路,指出采用合理的多元化路线无疑是解决上海污泥处置的理想路线;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应加速建立和完善各类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设立污泥处理与处置的专项规划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些城市污泥中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应用GC/MS对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共11个城市污泥中的17种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进行了研究,各城市污泥中∑PAHs的含量在2.271-143.804mg/lg之间,依次为兰州污泥>珠海污泥>北京污泥>广州污泥>佛山污泥>无锡污泥>沙田污泥(香港)>元朗污泥(香港)>大埔污泥(香港)>西安污染>深圳污泥,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主要是蒽、荧蒽、苯并(a)蒽和屈等,珠海污泥和北京污泥的苯并(a)芘含量超过我国城市污泥农用标准,各化合物的最高含量分别分布在兰州污泥、珠海污泥、北京污泥和广州污泥中,各城市污泥中的PAHs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均以少数化合物为主,主要是3和4个苯环的化合物,2、5和6个苯环的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属性,分析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并对现有的污泥干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污泥处置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6.
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减轻了水体污染;但是,产生的大量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又成为污水处理面临的另一个瓶颈难题。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被应用于污泥处理,高级氧化技术-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的处理中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章重点介绍了Fenton氧化在剩余污泥处理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Fenton氧化处理剩余污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Fenton氧化剩余污泥处理优势,对其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中N、P、K和有机质含量丰富,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资源化已成为环境界关注的课题之一。然而,城市污泥中重金属Cd、Cu、Ni、Zn等,有机污染物苯并(α)芘等含量超过了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制了污泥的土地利用。系统总结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去除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处理方法,污泥的综合利用现状与潜在环境影响,并就城市污泥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5,(3):65-65
由青岛青华建筑科研所有限公司主持的科研项目——城市污水污泥综合利用课题已通过鉴定。污泥处理是世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难题。以往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农用,焚烧,干化,热处理和海洋倾倒等,但都不能最终解决问题。青岛青华建筑科研所经过5年努力,利用城市污泥生产出城市环保建筑砌块,并达到国家应用标准。这种处理方法将污泥作为生产砌块的原料和燃料,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了广西区内主要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养分、有机质含量和As、Cd、Cr、Cu、Ni、Pb、Zn等7种重金属总量与形态分布,并对其土地利用的潜在风险进行了评价。广西城市污泥的总养分和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87.11 g/kg和34.63%,具有较高的农用价值。Zn和Cd平均含量超过国家污泥农用标准,分别为1 095.75,16.22 mg/kg,其余污泥平均值不超标。污泥中7种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均以稳定态为主,但As的可交换态比例相对偏高,而其他6种重金属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比例相对偏高而比较稳定。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d为广西区内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在污泥处理处置时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污泥技术、利用城市污泥生产有机肥技术、城市污泥新型压滤机深度脱水技术及污泥改性技术,分析了它们的工艺特点、存在问题、对策及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趋势。认为应当采用多种技术使城市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在自然界中应建立城市污泥的健康循环,使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厂的副产品污泥极易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柳州市现有四座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约276 t(含水率80%),到2020年,日产污泥量将达到500 t(含水率80%),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将日益突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污泥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柳州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柳州市的实际情况,论证柳州市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含有很多对环境有害的重金属,如何降低这些重金属的析出风险,是污泥土地利用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BCR提取法分析了生石灰投加前后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生石灰能钝化污泥中的重金属,明显降低污泥中不稳定态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污水厂污泥低温热化学转化过程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水厂污泥低温热化学转化是可望达到能量平衡的污泥处理新技术。借助污泥与其转化产物的元素分析、污泥的热重分析和衍生油的GC/MS分析等手段,对该转化反应过程的元素转移、转化特征温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过程的主要反应是脂肪族化合物的蒸发、蛋白质肽键断裂和基团转移反应,参与反应的主要成份是脂肪族化合物和蛋白质,其中前者参与反应的温度低于后者,而糖类化合物参与反应的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延续和必然要求.截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污泥产量接近2 000×104 t/a,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严重制约着“长江水质根本好转”目标的实现.厌氧消化与好氧发酵是两种主流的污泥生物处理技术,都已有广泛的应用案例,但是也存在运营不畅的现象.为识别长江大保护中污泥生物处理项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污泥产率及性质,梳理了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及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产量约占全国污泥产量的40%,污泥产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于55%,pH为中性、总养分含量超过5.0%、重金属含量存在超过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标准限值的风险;高级厌氧消化、协同厌氧消化和高含固厌氧消化等技术的发展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而导致的污泥厌氧消化稳定性低的问题,降低了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的成本;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污泥发酵产物出路不畅的问题.研究显示,污泥生物处理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适的规划,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可与其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高效耦合,具有广泛应用于长江大保护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乡镇污水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否适用于处理乡镇污水,采用该技术对处理规模为400 m3/d的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考察了污泥颗粒化过程、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接种絮状污泥与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以进料负荷的交替变化作为调控措施,反应器启动后第13天污泥出现颗粒化,颗粒污泥平均粒径0.499 mm;启动第40天污泥完全颗粒化,颗粒污泥平均粒径1.336 mm.完全颗粒化后SBR反应器内ρ(MLSS)稳定在8~12 g/L,SVI维持在25~40 mL/g,出水ρ(CODCr)、ρ(NH3-N)、ρ(TN)始终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接种絮状污泥,好氧颗粒污泥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减少,反硝化功能菌和聚磷菌丰度显著增加;在好氧颗粒污泥中,Nitrosomonas(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是主要的硝化功能菌;Dechloromonas、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3(梭菌属)是主要的反硝化细菌;Aeromonas(气单胞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3(梭菌属)是主要的聚磷菌;Uncultured Xanthomonadaceae、Comamonas(丛毛单胞菌属)、Zoogloea(动胶菌属)是降解有机物的主要菌种,其中Comamonas(丛毛单胞菌属)、Zoogloea(动胶菌属)也是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关键菌株.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污泥产量逐年增长,污泥处置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污泥堆肥技术因其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泥处置技术。高效化、高值化、智能化是目前污泥堆肥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堆肥调理剂的优化发展、污泥堆肥的曝气策略、除臭工艺及堆肥设备的工艺优化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污泥堆肥技术工艺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废物利用、可回收设备研发利用、生物生命活动利用的角度开发堆肥调理剂;结合传感器反馈、软件数值模拟等技术,改良堆肥工艺设备;引进新型曝气及除臭工艺,研发高效堆肥设备。以期为可为我国污泥堆肥工艺的发展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硫酸盐还原菌处理酸性矿山排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苏宇  王进  彭书传  岳正波  陈天虎  金杰 《环境科学》2010,31(8):1858-1863
以污泥为硫酸盐还原菌(SRB)接种菌群,分别添加等量稻草和乙醇,研究了SRB以不同碳源处理酸性矿山排水(pH=2.5)的过程及不同碳源对硫酸盐还原和重金属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外加中和剂的情况下,污泥中的碱性物质可在反应开始的1 d内迅速中和酸性矿山排水的部分酸度,使反应体系pH值从2.5升至5.4~6.3,利于SRB的生长.污泥中含少量易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体系中仅含污泥时,SO24-还原率最低(65.9%).添加稻草可促进SO24-还原(79.2%),因为污泥中的水解菌加速稻草分解,为SRB提供相对充足的碳源.添加乙醇为对照试验的体系中SO24-还原率最高(97.9%).含污泥的反应体系Cu2+去除率均高于99%,SRB驯化前Cu2+的去除主要归因于污泥的吸附作用.以稻草和污泥为碳源可实现低成本酸性矿山排水处理,对矿山环境的原位修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直接热化学液化技术,在1000m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液化温度、污泥/溶剂配比(R1)、催化剂以及溶剂填充率(R2)对污水厂污泥在亚/超临界丙酮中的液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约300℃条件下,污泥液化较为彻底,过低或过高的温度液化效果反而较差.当温度超过340 ℃时,丙酮溶剂参与反应能力增强,促进油产率的增加,至380℃时油产率保持稳定.在其他液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现污泥在R1为10/200、R2为20%、添加5%剂量的NaOH作为催化剂,获得较好的液化效果.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分析表明,生物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氮杂环、羧酸、酯、酮等化合物,主要的官能团包括胺基、羟基、烷基和羰基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4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统计数据,分析了污泥产生特性和污泥处置方式。结果表明:广西城市污水处理厂2017年污泥产生总量为8.20万t/a(绝干),处置方式以直接填埋、堆肥土地利用和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直接填埋量、堆肥土地利用量、水泥窑协同处置量分别占比26.98%、37.68%和35.34%;广西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2017年平均污泥产率为4.18 t/万m 3(污泥含水率80%),污泥产率普遍偏低。针对污泥处置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建议加强污泥处置后的跟踪评价并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污泥中的能量,可以彻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在此提出一种循环流化床污泥无害化焚烧一体化技术工艺,可以实现含水率75%的污泥不添加辅助燃料,能量实现自持平衡,以350t/d污泥处理工程为例,介绍工艺的主要流程特点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