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历史的责任就世界范围而言,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森林锐减、物种灭绝危及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土地退化和淡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里约热内卢会议制定的《21世纪议程》就是为世界各国实现持续发展,保护全球环境所提供的一个行动准则,是全球科技进步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明确的宗旨共同的责任能源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又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高度重视的问题。“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为响应这一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加强我国与国外的对口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和保护环境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要求。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重大问题上的合作与分岐,以及我国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1)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发展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要的,也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物质保证。消除贫困、发展经济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合理需要,国际社会应该作出切实努力,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贸易、资金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处境,促使其经济发展。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应该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是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责任。环境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过度消…  相似文献   

5.
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环境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环境和谐与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国际社会积极推动实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执行计划》,各种形式的国际和区域环发合作深入开展,各个国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消除贫困和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全球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形势,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不稳定性在加大,而且世界贫富差距明显,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不足;全球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性改变,CO2排放不断增加,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而且一些国家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世界总人口数不断增加,各国就业水平难以提高,各国教育水平非常不均衡,而且欠发达国家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低,居民健康状况堪忧。针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国的发展阶段、条件和能力的不同必须予以正视;要区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国情,要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要为发展中国家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强有力支持。②加强各国政府在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要重视全球性环境问题,而且更要优先考虑区域性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③积极推动全球社会朝向均衡、普惠和共赢的方向发展。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有权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以及不断改进和优化治理机制,而且全球治理结构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要积极消除贫困、减少不平等现象、使增长具有包容性、使生产和消费更可持续;要增强人们做出可持续选择的权利,特别是妇女、年轻人、失业者以及社会最弱势和最脆弱群体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共同的未来纪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10周年@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多种力量竞争、共处的局面正在开始形成。总的来说,虽有缓和的一面,但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新的地区动乱和局部冲突不断出现;贫困、饥饿、失业、疾病、环境污染等等社会问题仍深深困扰着许多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面对这一系列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正在重新思考和探索和平与发展这一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便以更务实的态度,在世界即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阶段,推动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前所末有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制约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解决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矛盾的有效机制,成为政界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从中国经济转型期存在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入手,提出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框架,通过进一步评价我国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分别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的制度结构是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日标,也是适应世界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潮流.最后提出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构建市场运作平台、营造公众参与氛围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总理李鹏4月22日会见了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外方代表,并和他们进行了交谈。李鹏说,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的知名人士和环境专家就中国的环保问题提出建议和咨询。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也能很好地得到保护。李鹏对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在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已有过不少经验教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出现  相似文献   

10.
建筑装饰材料在我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和高的发展速度,它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在美化人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文章系统分析了各主要类型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施工,应用废弃处理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存在的主要资料环境问题,指出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影响,探讨了引发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筑装饰材料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制约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解决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矛盾的有效机制,成为政界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从中国经济转型期存在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入手,提出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框架,通过进一步评价我国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分别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的制度结构是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目标,也是适应世界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潮流。最后提出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构建市场运作平台、营造公众参与氛围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委员们针对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要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以解决环境与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干预超出了生态环境所允许的范围 ,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要是二者的“U”字形关系 ,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领域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 ,影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因素包括市场与政策、技术与经济结构等。在对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的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 ,以承载力为标准 ,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60年代以来 ,人类对环境的关注逐渐从地区性问题转向全球性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中 ,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 :单靠污染控制技术难以解决日趋复杂而广泛的环境问题 ,必须重视经济结构调整 ,按照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原则 ,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作出重大变革 ,控制人口 ,革新技术 ,降低物耗 ,综合决策 ,人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从 2 0世纪 70年代起在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辩论中萌发和逐渐形成的。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在提交给联合国大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联合,通过与国内外智库的合作引入"生态足迹"理念,从自然资源消耗与"生物承载力"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表明,2007年人类在消耗着1.5个地球。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2007年已经是1961年的4倍,尽管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水平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已经突破了1个地球的均衡水平。与全球平均类似,中国生态足迹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碳足迹,占54%。解决中国的生态足迹超支问题,关键是降低碳足迹。目前,中国的能源供给仍然高度依赖于化石能源,超过一半的能源供给来自于煤炭,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将面临化石能源枯竭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能耗大国,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供给模式,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提前应对自身可能面临的能源问题。中国所面临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高增长高资源消耗的老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为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探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通过长期的实践,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要避免自然系统的进一步恶化,在发展目标上需要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即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改善环境质量和取得经济的持久增长这两个目标统一和协调起来。这是对当今人类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处理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对国家科技政策正在产生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啊。  相似文献   

17.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处在危急之中,如果全球环境恶化得不到及时阻止,那么人类经济和社会将无法继续发展。未来30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时期。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全国科学院最近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呼吁明年春天召开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与环境冲突有哪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60、70年代 ,为解决粮食增产问题 ,许多国家不仅大规模垦荒增耕 ,实施集约化农业 ,并广泛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 ,以使粮食生产的单位产量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然而 ,农业生产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的冲突成为许多国家追求和探索的目标。影响环境的农业因素农业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环境。从积极方面来看 :农业有助于保持农村的田园景色 ,维护生态平衡 ,阻止二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农业种植有助于防止土壤肥力流失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开发地区经济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但是 ,人类在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9.
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和空气污染协同控制而带来的狭义协同效益研究,国外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研究;如何从宏观角度来探究在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同时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益是学术界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广义协同效益研究领域进行了回顾,对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大类文献进行梳理。规范分析的思路是将能源、环境等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使用动态优化理论方法,推导各要素的最优增长率;实证分析则是使用国家或城市的实际发展数据,估算与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增长率的最优值,并将此最优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评价实际发展的可持续程度。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本文指出广义协同效益研究已兴起但尚未形成完善体系,至今仍未出现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公共健康、教育等诸多因素都考虑在内的综合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以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探讨同时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益研究目前还很缺乏。广义协同效益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考虑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能为分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三者关系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且研究结果也可对本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建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水资源危机是全球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贫水的国家之一 ,人均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2 5 % ,且存在时空不平衡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水资源的现状和中国的水资源危机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一些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