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际垃圾焚烧系统中飞灰会在尾部烟道堆积并在受热后发生二噁英的再生成、热降解及向烟气解析等协同作用.本文研究了半干法脱硫塔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受热过程中二噁英的质量变化及其气固相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氧量及硫胺基复合阻滞剂的添加等对飞灰中二噁英热解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时飞灰析出的气相二噁英很少,而450℃时气相二噁英的比例高达99.7%;氧含量对飞灰中二噁英的热解析特性影响较大,当氧含量为6%时,气相二噁英的析出量最大,达到2.87 ng·g-1;350℃时添加硫胺基复合阻滞剂后二噁英总量明显下降,表明阻滞剂能够抑制二噁英再合成,但气相中二噁英的比例从47.69%上升到87.50%.  相似文献   

2.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首批持久性环境污染物之一,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危害性。对二噁英类化合物进行监控和防治一直是各国环境政策研究的重点任务,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也是国内外科学家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近年关于二噁英类化合物文献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标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化学检测法和生物分析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建立灵敏度更高、实用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为我国开展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完善监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二噁英可在环境中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和危害。自20世纪80年代在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发现二噁英以来,各国学者针对二噁英排放控制开展了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其中化学抑制剂可从根源上抑制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现有控制策略,指出采用抑制剂的优越性;综述了二噁英抑制剂种类及抑制机理,包括常用的氮基/硫基抑制剂、碱性抑制剂和复合抑制剂,并特别阐述了新型磷基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各类抑制剂在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思路。而实际焚烧工况复杂多变、抑制剂对二噁英的控制效果不稳定,难以达到小试实验效果,因此抑制剂在实际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仍需深入研究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水泥生产过程中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以下简称"二噁英")的产生机理和国内外排放情况,针对我国部分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工艺二噁英排放偏高和窑炉能效偏低的问题,选择典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开展了二噁英、常规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和能效检测及诊断,提出了二噁英协同减排措施,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后的排放和能效改进情况、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提高能效、充分燃烧、快速冷却废气及确保进入除尘器的废气温度低于200℃等二噁英减排最佳可行技术,烟气中二噁英的量降低了91.8%,单位熟料的能耗水平降低了2.08%;同时,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实现了协同减排.企业通过节能和余热利用获取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医疗废物焚烧炉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二噁英排放浓度的比较,揭示了降低二噁英排放的关键因素。控制合适的一燃室炉膛及二燃室炉膛温度,烟气在二燃室内停留时间不低于2 s,保证焚烧炉的含氧量在6%~10%之间,从而达到控制二噁英类前驱物的多相催化合成;减少由于积灰导致受热面积降低,延长烟气的降温时段,从而导致二噁英类污染物的二次合成;采用透气性好、过滤效率高、反吹及清灰后不改变孔隙的布袋及有效的活性碳脱除二噁英。  相似文献   

6.
系统研究了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周边地区6个焚烧炉废气样品、14个环境空气样品和3个表层土壤样品中二噁英的组成及其含量,并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焚烧炉排放废气中二噁英含量较高,周边地区环境空气及主导风向下风向污染物最大落地点附近土壤中的二噁英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主导风向下游环境空气中二噁英含量与其它地点采集的样品中二噁英含量差别不明显,但最大落地点表层土壤样品与背景点表层土壤样品中二噁英的组成及含量均有一定的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大落地点附近表层土壤样品中的二噁英可能受到了污染源废气排放的影响,但环境空气中二英类污染物来源较为复杂,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垃圾焚烧飞灰是一种富集二噁英类污染物的危险废物。随着我国垃圾填埋场从原生垃圾填埋向焚烧残渣(主要为稳定化飞灰)填埋转型,稳定化飞灰中的二噁英溶出将是未来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溶出过程受填埋环境中DOM(DOC、DHM、HA等)、pH值、表面活性剂、非有机溶剂和微生物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对填埋稳定化飞灰中二噁英的溶出风险问题尚缺乏全面认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的典型含量和分布特征,重点总结了稳定化飞灰填埋处置环境中影响二噁英溶出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了二噁英的溶出风险性。指出应从飞灰中二噁英产生的源头、过程以及最终处置等方面加强对二噁英的减量化,并开展关于共填埋处置环境或多因素交互影响条件下二噁英溶出和转化机制以及风险评估方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再生铝生产过程中二噁英成因及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再生铝生产工艺、二噁英生成机理,原物料铝渣中含有未完全破坏的PCDD/Fs和"熔炉"中形成的以及"从头合成(DeNovo)"二噁英形成的3种途径。有针对性地采用源头减污、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等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二噁英减排,从再生铝生产及治污工艺设备入手,提出再生铝二噁英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为业内人士及环境管理部门二噁英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肇嘉  秦玉  顾军  蔡文涛  朱延臣  李强 《环境工程》2021,39(10):116-12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有二噁英等有机物和Cr、Hg等重金属,是高度危险的固体废物,已成为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针对飞灰中二噁英的不同解毒技术研究现状,系统阐述了近年来不同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指出具有较大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和低温热解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可实现二噁英高效降解,且无二次污染物产生,局限性是该技术需要依托熟料生产线,飞灰水洗预处理投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低温热解技术可高效实现飞灰中二噁英的脱除,局限性是存在二噁英从固相转移至气相,通常集成其他气相二噁英降解技术,如催化氧化等技术,可实现气相二噁英的高效降解,能耗及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并对飞灰中二噁英未来的降解技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飞灰二噁英解毒技术的实用研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5,(9)
<正>对垃圾焚烧处理,公众最担心莫过于垃圾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类,会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甚至波及子孙后代。事实上,垃圾中虽然存在二噁英,但是只要焚烧过程确保温度在800℃以上,二噁英就可完全消失。二噁英其实没那么可怕,人们长期以来谈之色变,甚至还将其妖魔化,归根到底,不过是对其了解不够。有环境就有二噁英二噁英遍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小到人的血液、海  相似文献   

11.
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辉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52-154,195
二噁英(PCDD/Fs)是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因具有生物蓄积性、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垃圾焚烧是二噁英的重要来源,而其中超过50%的二噁英以飞灰形式排出。文章综述了热分解法、光降解法、机械化学法、生物降解法等飞灰二噁英毒性削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飞灰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有效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产生二噁英污染的概况,为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对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节点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再生锌行业二噁英污染的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再生锌二噁英污染控制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处置村镇垃圾的小型热处理炉运行不稳定、排放难以达标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村镇垃圾热解气化炉(30 t/d),并对其系统烟气及炉渣的二噁英生成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渣中的二噁英浓度为0.723 μg I-TEQ/kg,可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的要求;在正常喷射活性炭时尾部烟气二噁英浓度为0.029 ng I-TEQ/Nm3,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气化燃烧过程的烟气二噁英原始排放浓度较低,低温异相合成反应是该垃圾炉烟气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在质量浓度分布上占优势的为高氯代PCDD/Fs,对总毒性当量起主导作用的为2,3,4,7,8-PeCDF,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村镇垃圾热解气化规范处置提供示范,并为热解气化炉二噁英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噁英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噁英(dioxin),是一类毒性很强的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二噁英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二噁英的危害也日益关注。文章从二噁英的结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毒性机理以及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二噁英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二噁英的性质与危害入手,详细介绍二噁英的来源和产生途径、二噁英时人体健康的影响、二噁英的监测技术、污染防治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解决二噁英污染问题的思路,重点分析了在治理二噁英方面已做的研究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产生排放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二噁英污染防控对策。基于制浆造纸行业中二噁英的产生环节和污染控制方法展开探究。在二噁英的定义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产生过程、产生量以及释放途径,并阐述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防控手段,包括制浆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原料防腐和纸浆消泡过程二噁英污染控制以及高氯漂白替代工艺二噁英污染控制3个方面。最后,对纸浆造纸行业二噁英污染控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固体废物焚烧中二噁英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焚烧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的1种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阐述了二噁英的危害和在固体废物焚烧中的产生途径.从燃烧前、燃烧中、燃烧后3个阶段.论述了二噁英的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控制二噁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噁英稳定发生装置,研究在低温条件下(160℃)V2O5-WO3/Ti O2催化剂与2种活性炭(煤基活性炭及椰基活性炭)的物理混合物对气相二噁英(毒性当量质量浓度为9.80 ng·m-3)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加入活性炭后,二噁英的脱除效率及降解效率都有一定提高(20%左右).与椰基混合物相比,虽然煤基混合物对二噁英的脱除效果较弱,但其降解效果更好.调整混合物的比例会造成二噁英脱除效率及降解效率的改变,总的来说,在提高催化剂的比例后,二噁英脱除效率略有下降,但降解效率会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当反应气氛中的氧体积分数为0%时,将严重影响催化剂活性,导致绝大部分二噁英被吸附在混合物中而无法被催化氧化,随着氧体积分数的提高,二噁英的降解效率将大幅提高.为了提高二噁英的降解效率,向反应系统引入200 mg·m-3的臭氧,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臭氧可以提高二噁英的催化氧化效果,但同时会与混合物中的活性炭发生反应,影响混合物的使用寿命.引入臭氧后,当煤基混合物配比为1∶1,反应温度为200℃时,二噁英的脱除及降解效率达到最高,分别达到98.0%和94.8%,尾气中的二噁英的毒性当量质量浓度仅为0.51 ng·m-3.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制浆造纸行业二噁英的减排,必须通过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财政经济政策以及微观产业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来共同推动。其中最为急迫的任务是加强对二噁英的基础研究,制定二噁英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减排二噁英有着重要影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筛选、示范和推广。二噁英是一类工业生产中无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和生物富集的特征,可通过空气、水、迁徙物种及产品远距离传输并沉积,并在生态系统中长期累积。相关研究表明,二  相似文献   

20.
某石墨阳极法氯碱生产场地二噁英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墨阳极法氯碱生产场地二噁英类物质污染场地环境特征,对某氯碱生产场址进行了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及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二噁英毒性当量值超过美国EPA区域筛选值(RSL)的超标点主要集中在场地内氯氢气处理车间、电解槽车间、石棉堆放区、污水处理厂和油库区,毒性当量在1.482~1 357.459 ng.kg-1之间;地下水样品二噁英浓度限值未超过我国饮用水标准值.结合场地二噁英污染浓度指纹特征以及二噁英异构体含量及其毒性当量因子,该场地内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为2,3,7,8-TCDF、2,3,4,7,8-PeCDF、1,2,3,4,7,8-HxCDF、OCDD和2,3,7,8-TCDD.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墨阳极法生产氯碱行业的场地二噁英类物质污染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开展针对该类型场地的环境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