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下游地区石炭系白云岩段的层位与时代问题,是地质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自1959年夏邦栋提出其层位可能相当于苏联的纳缪尔阶并取名为“老虎洞白云岩”以来,历经肖立功、陈敏娟、黄建辉、杨敬之、盛金章等的研究,以及江苏、安徽二省区调队的工作,已取得不少的成果。但目前尚存在分歧,如:它到底是晚石炭世早期还是早石炭世晚期?是一层还是两层?为什么在不同地点岩性相同而化石内容相异?由于白云岩段涉及铜铁矿床的赋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在生产上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皖南部中、下石炭统之间普遍发育一套白云岩地层,过去通称为“老虎洞白云岩”。 自夏邦栋(1959)创建“老虎洞白云岩”以来,对它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分歧。杨敬之等(1962)把它与广西大埔白云岩相比,将它归入中石炭世早期;陈敏娟等(1964 1972,1980)、肖立功(1982)根据南京龙潭、汤山、孔山等地所获得的珊瑚化石资料,将它归入早石炭世晚期。江苏区调队(1972)、安徽区调队(1979)依据南京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黄龙灰岩自1930年李四光等创立以来,一向包括白云岩段在内,其时代为中石炭世经多年的详细研究,建立了生物化石带。但1964年以前,在白云岩段内一直未获生物化石,对白云岩的时代也无争议。64年以后,先后在不同地区白云岩段内采获了不少生物化石,据化石门类,属种之异同,对白云岩段时代归属则产生了争论。 笔者在皖南及浙北工作二十多年,于64年即已发现白云岩段内所夹薄层纯灰岩中含(竹蜓)。74年讨论了花石山白云岩时代,定为中石炭世早期,相当欧洲纳缪尔阶B、C两期。  相似文献   

4.
赣中地区晚石炭世地层以高安鸡公岭一带出露最好,厚度较大,含有丰富的(竹蜓)类。船山组为一套浅灰、灰白色厚层灰岩夹白云岩,总厚342米,与下伏黄龙组及上覆下二叠统栖霞组均为整合接触。1979年江西省地质局902地质队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测量过程中,在鸡公岭详细测制了剖面,系统采集了化石。经笔者研究的船山组中(竹蜓)类计12个属及亚属。  相似文献   

5.
在赣西北地区石炭纪沉积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中取得如下新进展.1.上石炭统原黄龙组顶部首次:采获船山组标准化石,(?)Eoparafusulina sp.,证实了本区有晚石炭世马平期沉积一船山组的存在。2.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发现牙形刺:Idiognathoides sinuatus-Idiognathodus delicatus 动物群 及(?)类:Verella cf.prolixa,Ozawainella pseudorhomboidalis等,为白云岩段时代归属威宁期提供了化石依据。3.作者认为本区黄龙组底部零至三十余米的一套碎屑岩主要为石炭纪威宁期始时海侵初期的滨海相或浅海滞留沉积,与其上白云岩为连续沉积。  相似文献   

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161-167
新疆纸房东地区出露一套火山岩,其形成时代缺乏年代学依据,地层单元划分也存在争议。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新疆纸房东地区火山岩成岩年龄为304±4.0 Ma,属晚石炭世。该套火山岩地层不整合于早石炭世条山群(C1T)或姜巴斯套组(C1j)之上,被早侏罗世八道湾组(J1b)不整合覆盖,地层中产晚石炭世芦木类化石Calamites undulatus sternberg。该地层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偶夹少量英安岩及英安质角砾凝灰岩,而早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C1b)发育基性火山岩,夹极少量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该套火山岩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岩性组合、喷发特征及形成时代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将该套火山岩地层重新厘定为晚石炭世奥尔吐组(C2o)。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受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的委托,负责“苏浙皖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底部白云岩时代归属问题现场讨论会”的业务准备工作,组成了由王之慧、张瑛、严幼因、李耀西、陈华成、陈宏明、胡世忠等七人参加的课题组,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石组分多元统计分析等方面,对江苏江宁大连山、孔山,宜兴青龙山、黄龙山、东岭水库,安徽巢县凤凰山、王家村、仙人洞,宣城王胡村,怀宁夫子岗,广德坡山、西边村等地的该套白云岩进行了综合研究(图1)。此外还踏勘了南京龙潭黄  相似文献   

8.
除安徽休宁流塘—浙江临安马哨一线外,苏浙皖地区石炭系黄龙组纯灰岩段之下,普遍地有几米至几十米厚度不等的白云岩(不少地方白云岩的上部因去云化作用变为巨晶灰岩),它们形影相随。大致以江苏镇江——安徽宿松一线为界,可分南北两带,两带白云岩中的化石面貌各界。南带全部属中石炭世早、中期,而北带除江苏江宁大连山剖面白云岩顶部发现中石炭世早期牙形石组合外,其余均属早石炭世晚期。对这种层序相同,岩性相似,但时代不一的现象,目前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长江下游苏浙皖地区黄龙组底部普遍发育一套白云岩,厚度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白云岩层的分布情况,大致以丹阳—怀宁一线为界,南北两区各有不同。北区,在茅山以西宁镇—巢县一带,其层位位于和州组之上,黄龙组之下。南区,在茅山以东宜兴、长兴、广德及宣城、铜陵、贵池一带,其层位位于黄龙组底部,与高骊山组或五通组呈假整合接触,底部普遍发育一层石英砾岩。关于这套白云岩的成因和时代归属问题,自1959年夏邦栋提出“老虎洞白云岩”以来,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广大地质工作者先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苏浙皖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下部,普遍存在一套白云岩地层。这段地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等矿床的主要控矿层位之一,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该段地层的归属,有不少的争议。近年来,在某些地区本段地层中陆续采集到筛(竹蜓)类、珊瑚化石,提供了一些古生物依据。但在牙形刺研究方面所做工作较少。最近,我室为解决该白云岩的时代归属,组成专题研究组,在苏浙皖地区做了大量工作,系统地采集了牙形刺样品,交给笔者分析鉴定,试图通过牙形刺的研究,对该段地层的归属提供一些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资料,将浙江省陆相白垩系划分为3统、5群、17组,并将其所含化石划分为建德、水康、衢江三个生物群。以综合地层学手段研究了白垩系的区域地层对比框架。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特别是在对一些岩石地层成因机制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白垩系主要的关键性、疑难性地层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塘上组”底部砾岩为与火山爆发有成因联系的湖泊重力流沉积,并非底砾岩,因而“天台群”不是“新的构造亚层”,而基本上是火山岩型永康群;(2)“塘上组”、“小平田组”等人山活动成因的“组”,都是中白垩世时局部性火山事件形成的不等时、不连续的地质体,不是层位固定的岩石地层单位;(3)中戴组、方岩组、“赤城山组”都是晚白垩世早期地壳重力均衡调整作用中,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同一套类磨拉石建造,并非层位不同的“三套”类磨拉石建造。  相似文献   

12.
阳逻砾石层及所含的大量的化石木,在古植物学、长江中游的古环境和古长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1984年阳逻被子化石木的发现,武汉阳逻化石木和阳逻砾石层就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先后发现的硅化木化石已达200余件。在阳逻化石木鉴定、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学和古环境研究方面,在阳逻砾石层的时代及年龄、成因和物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在一些基础问题研究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建议:(1)在化石木的来源和砾石层物源分析方面,开展系统的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2)通过综合地层学研究,即生物地层(植物化石组合)、岩石地层(长江中游岩石地层对比)、地貌地层(长江中游地貌对比)和年代地层的综合对比,重点尝试宇生核元素、化石自旋共振(ESR)等测年技术的应用,以查明化石木和砾石层的形成时代;(3)加强化石木和砂砾层环境信息深入挖掘和综合对比分析。在查明化石木植物树种的组合全貌的基础上,通过古植被类型的恢复,特别是应加强化石木的显微结构分析,通过观察其构造特征和生长轮(木轮、年轮)的宽窄等信息,分析其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3.
安徽巢县南部地区,上石炭统黄龙组与下石炭统和州组之间普遍发育一套白云岩(图1)。夏广胜等(1980)称之为和州组上段,时代划入早石炭世晚期,并将其与宁镇地区的老虎洞白云岩对比。笔者等在进行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该段地层系统测制了剖面,采获丰富的珊瑚、(竹蜓)类化石,现将资料及我们的看法列后,供讨论参考,文中(竹蜓)类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遴信鉴定,珊瑚由我队齐敦伦鉴定,在此致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钱塘地区早石炭世地层和植物群。将早石炭世地层中产的植物化石分为三个组合:1.Lepidodendropsis hirmeri,Bothrodendron fuyangense组合.时代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笔者认为它是Lept ophloeum rhombicum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组合与Lepidodendron gaolishanense Eolepidodeudraou spp.Sublepidodendron mirnbile组合之间一个过渡型组合。2.Anisopteris cf.transitionis- Archaeocalamites scrobieulatus组合。它与湘中测水组植物群为代表的韦宪中期Cardiopteridium spet sbergense-Triphyllopteris collombicum组合或C.spet sber-gense-Adiantitea gothanii组合对比。时代为早石炭世韦宪期或我国的大塘阶。3.Neuropteris schlehani f.rectinervis-Mariopteris acuta f.obtusa组合。它与江西梓山群佛岭组、广东测水组上段和忠信组中段的Archaeopteridium-Sphenopterisobtusiloba组合相当,时代为早石炭世韦宪晚期。  相似文献   

15.
武汉阳逻砾石层砾石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逻砾石层是长江中下游新生代的一个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不仅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在长江中下游古地理和古环境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价值.砾石统计分析可为阳逻砾石层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阳逻砾石层砾石统计分析表明,砾径主要是中粗砾和粗砾;砾向主要是北西和南西方向;砾性主要是石英砂岩、脉石英、硅质岩、石荚岩、砾岩和砂岩;砾态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6.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浙赣交境地区南华纪地层发育,出露面积广,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布。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可进一步划分出皖浙赣地层小我和广丰地层小区。本文分别介绍了各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记述下扬子区下石炭统发育情况。着重对本区早石炭世早期是否存在沉积等问题提出新的依据和看法。下扬于区下石炭统发育是否完整,长期存在疑问,根据孢子化石和粒度分析资料,表明区内早石炭世早期的沉积确实存在,并创建了陈家边组,代表这一时期一种碎屑岩沉积类型。下石炭统上部老虎洞组的时代也存在争议,笔者根据白云岩化学组分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二分观点,并重新厘定老虎洞组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津巴布韦铁矿层分布普遍,是组成太古界津巴布韦克拉通绿岩带地层常见岩性单元,其岩石特征类似于"硫化物相"含铁建造层,实际上是一种伴有硅化和硫化物矿化的剪切带.过去这种构造成因的铁矿层被认为是一种原始沉积岩层,但从野外露头上可明显辨别出呈交织状分布的片理化带、褶皱变形带、石香肠构造和糜棱岩带;区域上铁矿层与层理或片理相交切,岩层呈交织状分布,同一岩层单元会重复出现.在花岗岩底辟上升作用导致岩石发生变形之前,一系列逆推断层使得原始火山沉积岩单元层产生水平伸展、叠瓦状构造推覆以及岩层重复出现.因此绿岩带地层中这种包含有构造型铁矿层的"馅饼状"岩层模式,愈来愈成为地质工作者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第四纪地质工作者在解决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的任务时,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第四纪地物事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过去第四纪地层学的工作一般都是按照生物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的有关原则进行的。五十年代以来,C~(14)测定年代的方法获得广泛应用,但和一切测试方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断面域兴安、松嫩地块各时代地层和花岗质岩石及所估算的地壳各结构层的K、U、Th含量,研究了岩石的热产生率及其变化、以及岩石圈的热结构和温度分布,揭示了兴安、松嫩地块热产生率与老性及时代的关系。兴安、松嫩地块均以高热流为特征,特别是松嫩地块为明显的高热异常区。岩石圈内的温度分布结合地球物理信息的分析表明,两地块深部地壳可能存在低速高导的部分熔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