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上海油轮公司获国际安全好评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油轮公司开展以运输生产为重点的18项安全专项大检查,消除了各类事故隐患,取得了安全无重大事故800天的好成绩,并在国际上获安全好评。这家公司拥有50多艘各类油轮和化工运输船舶,其中老龄船和超龄船占70%,加上...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强化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除了继续强调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和竣工验收安全专项评价之外,还强调对某些专用设备、装置和生产系统进行安全专项评价,同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和建筑施工企业等进行安全生产条件现状评价即风险评价和评估.这对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和在生产过程中整改事故隐患起了重要作用.笔者近年来参与建设工程项目安全检测评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各类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和评估,对在评价中发现的许多事故隐患进行归类和分析,供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和减少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安全事故,落实监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从2012年7月起,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向家坝工程监理部提出在监理工作中推动与落实事故隐患与治理工作,并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和加强安全培训等措施,提高监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结果表明:2012年7月至2016年底,监理部认真开展事故隐患与治理工作,积极处置现场安全事故隐患,将事故隐患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的同时,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监理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更严谨和有条理,所承监项目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油气分离装置是油田开采系统的重要装置之一,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油气系统的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介绍了油气分离常用的四种方法,并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油气分离装置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总结。指出了现有的油气分离装置在研究中所存在的低温条件下分离效果差,分离器采用单一分离方法和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不精确的问题,最后对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用射流装置消除大型泵机组的汽蚀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型石化工程中乙烯乙二醇装置用碳酸盐泵投料运行后,泵机组和进出口管线就发生异常的噪声与振动现象,严重影响到生产安全和作业环境。笔者分析了异常噪声、振动的原因,认为是由于泵发生汽蚀所致;提出了在泵进口管线增设射流装置的措施,将泵自身出口的一部分高压液体引入到射流装置,并与来自储罐的液体混合,增加液体压头后提供给泵进口,以提高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消除大型泵机组由于汽蚀引起的噪声、振动;研讨了射流装置的设计参数和结构设计。通过增设射流装置的技术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泵机组及进出口管线的异常噪声、振动问题,消除了化工系统的安全生产隐患。该技术措施还可以用于电厂等有类似问题的其他装置,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故隐患,诱发了大大小小的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安全监管的重点必须由事后查处前移到事前防范,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而能否消除事故隐患与以下3种能力有很大关系。识别能力事故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管理上的缺陷。它以潜在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为主要特点,并以安全状态为假象,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事故隐患进行认真识别。1.依靠监管部门自身的识别能力事故隐患的…  相似文献   

7.
特种作业人员之一的起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一般实际操作培训并不到位,这给生产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隐患,因此需要开发出能替代用于生产的起重设备来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的仿真虚拟培训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用户操作界面,并且以货物偏摆为例建立了仿真模型,用Simulink验证了建立该仿真培训系统对于作业人员操作培训效果的有效性,对于我国的安全培训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质勘探施工前期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把地质勘探列入高危的非煤矿山行业。地质勘探施工作业流动性大,环境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因素复杂多变。加强对地质勘探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地质勘探施工项目开工前做好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事前管理,可  相似文献   

9.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告诫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抓好预防工作。所以,安全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1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是安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事故同一切事物一样,都有其一定的环境、条件和发展过程,一旦环境和条件成熟,事故必然要发生。但是,必然性不等于不能控制,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有目的地改变促成事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使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所以,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处理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大量的事故案例可看出,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墨菲定律,通过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如下结论:只有消除操作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岸警卫队在利用IRA评估其装备总体风险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事故序列图帮助分析人员从整体层面认识事故、灾难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查找事故中的各个要素,分析各要素在事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针对我国大型油轮原油泄漏事故风险日益增加的现状,介绍了事故序列图分析事故的原理,并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给出了防止大型油轮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的措施,以及减轻事故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溢油事故风险,在风险定量分析中引入了模糊Bow-tie模型,基于事故树方法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发生溢油事故的原因,采用事件树方法分析溢油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利用模糊集理论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油轮靠港装卸作业溢油的模糊可能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作业溢油后果因素的权重值,采用矩阵乘法计算溢油后果风险值。分析结果表明:油轮靠港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发生火灾+污染、爆炸+污染的概率较高。基于以上风险分析提出了油轮靠港装卸作业风险的防控措施,可为油轮靠港装卸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型外浮顶储罐多次发生雷击起火事故,因此对其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计算雷击起火概率现实意义重大。通过分析雷电对外浮顶油罐的危害方式,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结合电气几何模型计算外浮顶油罐年雷击率。分析采用导静电线和可伸缩接地装置(RGA)的防护效果差别。最后计算安装可伸缩接地装置后油罐遭受雷击产生火花放电的年事故率。计算结果表明:年雷击率随着油罐直径和罐壁高度的增大而增加;采用可伸缩接地装置的防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导静电线;安装多个可伸缩接地装置可以明显降低产生火花的概率和年事故率。两个RGA就可以将油罐遭受雷击产生火花放电的年事故率降至10-5以下。  相似文献   

14.
A high demand of oil products on daily basis requires oil processing plants to work with maximum efficiency. Oil, water and gas separation in a three-phase separator is one of the first operations that are performed after crude oil is extracted from an oil well. Failure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separator introduces the potential hazard of flammable materials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This can escalate to a fire or explosion. Such failures can also cause downtime for the oil processing plant since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s essential to oil production.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techniques used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re typically threshold based alarm techniques. Observing the sensor readings solely allows only a late detection of faults on the separator which is a big deficiency of such a technique, since it causes the oil and gas processing plants to shut down.A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methodology for three-phase separators based on Bayesian Belief Networks (BB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BBN models the propagation of oil, water and gas through the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separator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nent failure modes and process variables, such as level or flow monitored by sensors installed on the separator. The paper will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hen the BBNs are used to detect single and multiple failures, using sensor readings from a simulation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ault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model was able to detect inconsistencies in sensor readings and link them to corresponding failure modes when single or multiple failures were present in the separator.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静电事故主要与特殊介质的处理(如污油、污水、粗油、混合油等),特殊环境或特殊工艺过程物料的处理(如设备检修或开停车期间的物料处理)等密切相关。以近十年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的一些典型事故为背景,论述了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静电事故的特点,通过典型事故的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和策略有设计不足往往是事故频发的源头;在危险暴露频率较高和风险要求较高场所,建议增设静电消除辅助设备;结合工装特点,在设备改造时适当兼顾设备的防静电技术改造,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制生产装置特殊作业场所防静电规定,是抑制当前静电事故趋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深水水下分离器服役过程中由于腐蚀、地质灾害和环境高压作用,存在失效泄漏风险。针对2 000 m超深水水下分离器可能存在的失效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分离器失效泄漏后果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分离器泄漏场景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2 000 m水深条件下分离器泄漏油气扩散规律,并考虑不同泄漏位置对油气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分离器泄漏包括压力扩散和自由扩散两个阶段,压力扩散阶段历时极短,自由扩散阶段耗时较长;泄漏口位置对泄漏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分离器上部泄漏,油气全部溢出,分离器中下部泄漏,大部分油气保留于分离器内部,最终形成分明的油气水界面;分离器内部压力随时间迅速上升,t=0.25 s左右接近于20 MPa,后期在20 MPa左右呈极微小波动,泄漏速率随分离器内部压力增大迅速减小,达到最低点之后,呈微小波动状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摆锤法下放安装风险分析研究空白的现状,基于工作安全分析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对水下分离器下放过程进行风险分析,考虑重力、海流力、浮力、阻力等多种复杂载荷,依据摆锤法下放步骤,分析水下分离器摆锤法下放过程受力情况,建立水下分离器下放过程受力关系。分析摆动过程中缆绳动张力随下放深度变化情况,为风险分析提出的有关水下分离器所受浮力、安装绳的动张力等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最终建立水下分离器摆锤法下放风险评估体系,为我国摆锤安装法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型油罐区火灾事故往往伴随着油气爆炸,对应急救援消防官兵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具有可压缩性、流动性和弥散性特征的超细干粉冷气溶胶对泄漏可燃油气爆燃爆轰有抑制作用.采用三路进气20L球试验装置模拟油气-空气与超细干粉冷气溶胶预混点火燃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超细干粉冷气溶胶具有物理和化学双重抑爆作用,随着抑爆剂用量的增大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呈下降趋势,且爆炸感应期明显被滞后;抑爆过程油气爆炸指数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抑爆效果与超细粉体本身特性、抑爆剂用量及油气点火时刻有关.该研究有助于优化油气环境的最佳抑爆条件,对大型储油罐区油气防火防爆防护和抑爆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processing plant is complex, the types of pressure vessels are rich, and the functions are critical. However, the working medium is mostly untreated medium, and the hazard factors are complex, which poses a threat to the safe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processing plant. Based on PDCA cycle,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ix-step links of integrity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The typical failure modes of pressure vessel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fishbone diagram of risk factors under each failure mode is compiled. Risk qua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based on failure modes (RBFM) is innovatively proposed. Avoiding incalculable failure frequency index, the process quantification of failure possibility is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zard factors. A failure consequence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leakage affected area wa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level and risk level, the hierarchical inspection strategy for pressure vessels under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natural gas separator of H processing plan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BF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rapid and accurate risk assessment of pressure vessels in oil and gas processing plan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afe production barrier for the pressure vessel and improves the intrinsic safety of the equipment.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油气田在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构建并开发了基于GIS与数模的油气田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系统包含大气污染模拟模型、地表水污染模拟模型和地下水污染模拟模型,实现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实时监测预警和污染模拟、快速应急响应三大功能。介绍了油气田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及基本功能,探索了将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相结合运用于油气田环境风险预警的方法。实践表明,以GIS技术为平台,结合数学模型为辅助进行环境风险预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