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石油工业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排放和溢出的原油、各种燃料油等油类已成为污染海洋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虽然对溢油的防止和控制有所改进,但环境油污染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查明溢油来源、掌握环境油污染现状、制订防治油污染措施以及执行船舶和沿岸工厂违章排放含油污水法规,必须建立有效的溢油鉴别方法,即研究各种油之间以及各种排出油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在海洋污染中,油污染占重要位置。总的说来,海洋中的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1)沿海或内陆工业的含油废水及  相似文献   

3.
孔玉梅 《环境科技》1995,15(3):53-55
大连湾沿岸有主要排放污物单位三百多个,每年排入海湾的废水为二亿六千多万吨,每年排放的油类约为二万吨,进入港口的航船也有大量油类排放海中。油污染是大连湾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为此,应用正烷烃指纹鉴别法对十五种原油和十十五种含油水样进行色谱分析,得到三十多张谱图。  相似文献   

4.
<正>交通事故油污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陆地上,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汽油或其他油类泄漏至周围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对水体造成污染;二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燃油外溢或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渗漏,对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交通事故油污染事件具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背景 海洋油污染,特别是在港口和码头的油污染问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被意识到了。不少国家当时已试开始在他们的领海采取控制排放油污的措施,并提出了以罚款的方式阻止非法排放污油。 虽然在第二世界大战前曾考虑过国际性控制排放污油的措施,但没有达成任何有关这方面的协议。  相似文献   

6.
海洋的油污染源来自海上采油和船舰活动及河流和沿海石油工业排放,工矿及各种陆空交通工具等排逸至大气的石油烃,它们最终都汇集到海洋。大量文献报导,海洋油污染造成了可观的经济损失,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海洋石油污染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7.
以河源市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为平台,研究了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后,污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可达96.5%以上,出水水质基本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类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同时探讨了该组合工艺对城市含油污水的净化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的限制性因素,系统内部油类物质被降解和去除的过程,确立可推广应用的A2O-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侯宁 《世界环境》2004,(2):20-24
海上油污.是指船舶或其它海上装置在正常营运或者发生事故时溢出或者排放油类货物.燃料油或其他油类物质对海洋环境产生的污染。海上油污损害是一种特殊的海上侵权行为。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上运输事业和海上石油开采业的发展海上油污损害频繁发生.损害后果日益严重.并危害到沿岸各国居民身体健康危害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平衡:国际社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海区的油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柯东胜 《环境科学》1989,10(2):90-92
本文根据珠江口海区污染调查、监测的有关资料,对珠江口海区海水中油类的分布状况以及油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影响海水中油类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防治对策等进行了讨论,为制定珠江口海区区域性防治油污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于今年十月在大连举行了“海面溢油鉴别技术讲习班”。 石油一直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防止海洋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据报道,每年约有五百至六百万吨油品流入海洋,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船舶排放造成的。由于船舶的路线、停靠使航道、港口,常常发生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1.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防止油污规则”已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它对于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并对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我国有的远洋船舶在处理油渣、污油水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公约的有关规定有效地处理和正确地在《油类记录簿》记载。以致造成船舶在国外港口被罚款或扣留的事时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海洋环境保护,1974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任意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以及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和废弃物;凡对海水造成污染的肇事者,视情节之轻重,给予警告,或处以人民币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或并处以六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3.
石油是海洋中最普遍和最容易看到的污染物质,在世界各地的港口、海湾和沿岸,在油船和其他船舶的主要航线附近,都经常看到有漂浮的油块和油膜。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是海洋污染事件中最主要的一部份,日本1969~1971年问,在沿岸海域油污染事件占海洋污染事件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三,美国沿岸海域每年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港口周围海域油污染的产生与港口的吞吐量、压载水量的违章排放、油码头装卸过程中的跑、冒、滴、漏以及周围排污口污水的排放等众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出现了油污染现象。要精确地描述各因素的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5.
杨晓玲 《交通环保》1998,19(3):36-38
概述了日本有关防止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法规,包括从船舶上排放油类或油性混合物的规定、从船舶排放有害液体物质的规定和从船舶排放废弃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大连港3号排污口对海水的油污染及其扩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武栋 《交通环保》1999,20(1):15-17
本文通过1年的监测数据,初步分析季大连港3号排污口对附近海水的油污染状况,海水的油浓度与油类排放量的关系,以及油污染物迁移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三、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国际公约和其它标准 1954年国际防止海洋油污公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海洋和海岸不被油污。为此目的,公约规定了离岸至少50浬的海域为不准排放油和油混合物(即含油量在100PPM以上的混合物)的禁区,规定对违法船舶处以罚款,并制定了要求船舶备有的油类记录簿的格式。 海协于1962年召开了一次国际防止海洋油污会议,修正了1954年公约。1962年的修正案提高了公约的要求,主要是扩大了禁区,禁止二万总吨以上的新船排放100PPM以上的油混合物,使公约适用于更小的油轮,即150总吨以  相似文献   

18.
<正> 油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采油、炼油、机械、轻工及化工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在监测采样时,采得的样品应是从废水表层至底层的规则水体,但目前使用的采样方法都难以达到这一要求,造成分析结果误差很大。对同一废水,同时采样,不同实验者间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有时相差几十倍。常常导致环境管理部门与企业间造成矛盾。因而采样方法成为油类物质分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海水体油类污染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908专项(908专项)中关于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油类含量数据(2006年7月14日至2007年12月29),据此数据对我国近海海水油类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海域油类的测值和平均值除个别站位外,海水中油类均符合一二类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就各季油类平均含量高低相对比较而言,冬季...  相似文献   

20.
荧光光谱法鉴别海上溢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原油、各种燃料油等油类是海洋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及时准确地发现油污染事故并鉴别某油种,对海洋环境管理和海洋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油在海洋中要经过蒸发,溶解、分散、氧化、生物降解等作用,给鉴别海上溢油品种,尤其是鉴别在海上停留了一段时间的溢油品种,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寻找快速准确的鉴别油种的方法,就成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对油样进行剖析,即定量测定油中各组分(如硫、芳香烃、脂肪烃痕量元素等)可以鉴别油种,但这种分析方法需时较长。目前,一般采用“指纹”鉴别法。所谓“指纹”是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