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业废水中氯苯等6种有机污染物的RP-HPLC分离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氯苯等 6种有机污染物 ,对影响分离测定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 ,并用于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分析 ,回收率在 97%~ 10 3 %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呈螯合物形式的金属含量的方法性问题。提出了对复杂的环境及工业样品进行分析的合理方法,其中包括螯合剂的选择、螯合物制备、金属的富集、分离方法及检测方法。列举了用金属螯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环境、工业生产及质量进行监控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自然环境中最大的铅储存库,铅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等在土壤中富集,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铅是主要的工业毒物和环境污染物之一,且有机铅的毒性远大于无机铅。因此对土壤中有机铅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建立了快速提取土壤中四乙基铅的前处理方法,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为土壤中四乙基铅的测定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环境中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极大的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在海水中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以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和美国环保局分析方法为基础,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探讨了各条件对测定的影响,经过固相萃取,七种PAHs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有很好的分离效果,满意的回收率,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矿区塌陷区水体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多环芳烃(PAHs)测定最常用技术之一。针对EPA规定的16种优先控制PAHs污染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矿区塌陷区水体样品的测试。通过紫外-荧光串联使用,紫外检测器变波扫描,荧光检测器波长切换,合理设定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等手段优化分析条件,使16个组分在40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并分别选取在紫外和荧光检测条件下各组分的最大响应进行定量,使各组分均具有更低的检出限。本方法精密度为0.98%~10.4%,加标回收率达72.4%~112%,可作为各种环境样品中PAHs分析检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两波长定域同步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苯并(a)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快速测定环境样品中强致癌物BaP的两波长定域同步荧光光谱法(SFDW),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后,可以不经过预分离而直接用于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几分钟。其检测限为10~(-10)g,定量的线性范围至少可达三个数量级,该方法直接检测BaP的结果和样品经过分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的结果相近,其相对误差小于±20%,易于实现仪器化。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腈纶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N-二甲基乙酰胺和丙烯腈为腈纶生产废水中的两种特征污染物,对二者的准确测定至关重要;文章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者混合液的操作条件:流动相配比、流动相流速、柱温,实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DMAC和丙烯腈的完全分离。结果表明: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N(5μm×4.6mm×150mm)不变的情况下,柱温为25℃;流动相,水∶甲醇为70∶30;流速为0.6mL/min时,二者的分离度达到5.45,能对二者进行有效的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荻 《环境保护科学》2015,(3):118-119,158
通过对沈阳地区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初步了解其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采用2,4-二硝基苯肼吸附柱采集环境空气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5个监测点位中冬季浑南二点位醛酮类污染物浓度最低,冬季二毛点位醛酮类污染物浓度最高。冬夏两季的环境空气中均检出丙酮和乙醛,冬季醛酮类污染物浓度总和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9.
采用美国惠普公司MC/GS联用仪,对鸭绿江丹东段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多环芳烃类进行定量测定与评价,进行了该江段有毒有机物名录筛选研究,提出了优先监测有机污染物的名单。  相似文献   

10.
重组基因酵母检测环境类雌激素污染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重组基因酵母细胞检测环境类雌激素污染物的生物测定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测定污泥、土壤、底泥、飘尘和家庭炉灶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中的雌激素活性,研究了样品不同的纯化方法对雌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受体基因/报道基因的酵母检测技术是一种筛选和定量分析环境样品中雌激素类污染物的快速、有效方法.酵母检测应结合分离纯化步骤,除去样品中的非活性和对酵母细胞有毒性的干扰物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MC/GS联用仪,对鸭绿江丹东段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而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多环芳烃类进行定量测定与评价,并对该江段有毒有机物名录进行了筛选研究,提出了优先监测有机污染物的名录。  相似文献   

12.
参照文献报道的提取方法,利用GC和HPLC对南淝河不同河段沉积物中的四种浓度较高有机污染物(苯酚、氯代苯类、多环芳烃(PAHs)和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浓度高低顺序为多环芳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氯代苯类>苯酚类.与世界各地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了南淝河各河段沉积物的有...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C、GC/MS、HPLC方法在分析松花江水系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GC/MS、HPLC所用水样在现场处理,而TLC、GC样品在实验室处理。冬夏两次取样,共检出152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有机污染物55种,PAH_3占19%,氯化物占14%,芳烃占13%,其它占54%。  相似文献   

14.
苯酚与HO·作用的产物有两种 ,据此求解了苯酚在电解催化系统中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根据动力学方程对在不同时间体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进行了最小二乘法拟合 ,表明苯酚的变化规律基本符合竞争连续反应模型。两种途径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82 2min- 1 和 0 .1 1 1 9min- 1 (对苯二酚途径 )、0 .0 0 75min- 1 和 0 .0 51 8min- 1 (邻苯二酚途径 )。由这些参数计算可知 ,有 97.2 8%的苯酚通过对苯二酚中间产物而得以氧化 ,只有 2 .72 %的苯酚通过邻苯二酚。对实验及拟合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 ,苯酚在阳极附近被HO·氧化降解是非常快的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基本没有积累 ,平均只有 5 .45 %的对苯二酚和 35 .0 7%的邻苯二酚扩散到体相中去 ,而其他部分都连续地在阳极附近氧化掉了。这可能是有机污染物在电解催化氧化系统内降解过程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5.
卢昕妍  王菲  张丽敏  任晓鸣  于南洋  韦斯 《环境科学》2021,42(11):5284-5293
环境中新兴污染物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研究的关键问题.为全面筛查太湖西岸武进和宜兴地区地表水中的潜在极性有机污染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非靶向筛查,利用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分布和二级碎片信息进行质谱库匹配共识别出162个有机物,包括46种农药、34种药物、8种个人护理产品、27种添加剂、17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和30种动植物代谢物或天然物质,其中45个有机物经过标准品验证.对42种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并对3种营养级模式生物物种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发现25种污染物具有中等风险以上,12种污染物具有高风险.非靶向筛查能够在无先验信息和标准品的情况下全面识别潜在未知污染物,不仅快速、准确和分析通量高,还能为后续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形稳阳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用形稳阳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HO·自由基,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即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这是电解催化氧化技术的主要机理。由于上述原因,电解催化氧化技术也属于高级氧化技术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富营养化东湖水中COD与TOC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快速综合的监测有机污染物,及时全面地掌握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量,探索性地研究了富营养化湖泊中COD与TOC的相关性。根据东湖水样的有机质谱分析结果,重铬酸钾法测定富营养化水体的适用性在文中得到论证。以大量实验数据为依据,推导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TOC和COD的相关方程。该方程的相关系数r=0.9585,|r|>r0.01,38说明线形相关关系高度显著。实验所得线性回归方程的正确性在理论上得到支持,其较好的精确性通过COD实测值与COD计算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3.72%得到了证实。对于富营养化东湖水,TOC比COD更能直接合理地表征水体受到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建立了工业废水中苯胺类污染物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该方法吸收值与基质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苯胺和6种硝基苯胺类成分的检出限在0.000 1~0.000 3 mg/L之间,空白加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8%~4.8%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8.6%~93.8%之间.对煤化工园排...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污染废水监测面临检测难度大、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模型的重污染废水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先进的电子微监测分析仪,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引入一种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修正.通过数据修正运算能够有效的对水中的重污染物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实验证明:监测系统可以解决对重污染废水中监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对水域中的重污染废水的污染准确检测,抗干扰能力和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