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果让笔者对“安全”下定义,那么笔者肯定下这样的定义:安全工作是一系列工作的有效总和。有效总和是多大,安全系数就有多高。所谓一系列工作,其具体形式就是一条“链条”,不安全现象常常在这条链条最薄弱的环节中产生。因此,确保安全的关键在哪里?在一个“全”字!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系列复杂工序、复杂元素的结合体。哪一个环节存在脱节、哪一个方面存在空隙,都可能发生不安全现象。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基础性保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将安全置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实现有安全保障的发展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施倚 《劳动保护》2009,(4):119-119
编辑同志: 我是企业的一名安技干部。我们在组织开展反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有的工人问我们,我国的反“三违”最早是在哪年、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特向你们咨询此事。  相似文献   

4.
如今,不管走进哪一家单位,首先看到的可能就是一条条安全标语:四不放过、五个不准、六个必须……应该说,规章法则很细致了,可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上级的决策和压力没有逐级真正传递到执行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赵铸新 《劳动保护》2008,(10):74-75
2008年,在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进程中,无疑是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属鼠的我年届花甲了,从工作了30年的化工安全管理岗位上退休了。如今一有空闲,脑子里就翻开了多年前的一些老镜头。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教导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要办好、管好社会主义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同样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没有不行,有了不执行也是不允许的。 实践证明,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不执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所造成的。 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工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它反映了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我们要想保证安全生产,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对规章制度,要严字当头,严肃对待,严格要求,严格执行。按照安全规章制度办事,符合客观规律,就能做到安全生产。 以下我们选辑了各地企业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中的一些体会和情况,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立即行动起来,坚决响应中共中央9号和13号文件的有关号召,加强组织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才能更好地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相似文献   

7.
1998年8月 ,《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5周年之际 ,杂志编辑部在“本月话题”栏目发表了“我们有一个梦”的言论 ,我们梦寐以求的是绝大多数劳动者都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我们通过手中的媒体 ,要努力实现这个梦。坦率地说 ,当时我们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我们为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压缩和分割将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而担忧 ,为企业改组改制中安全工作的弱化而担忧 ,也为《劳动保护》杂志的生存担忧。1998年起 ,国家机构改革中安全生产工作被削弱 ,不仅仅是使我们的杂志失去了一批读者 ,更重要的是引发了重特大事故的频发 ,使国家…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怎样才能搞好安全生产呢?答案只有一个,强化安全管理,杜绝各种漏洞,预防各类事故,实现警钟常鸣。唯有如此,才能把煤矿天字号工程搞好。近几年来,全国煤矿安全状况虽说有了明显好转,但同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勿庸讳言,安全是最令人担心,最没有把握的一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重大恶性事故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具体到一个局、一个矿零打碎敲的事故还时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从深层次上分析原因,与安全管理不无关系。为了诊断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有机会对部分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一个重大飞跃,拓展了安全生产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从安全发展理念到安全发展战略,又是一个重大飞跃,使一种意识变成一种行动纲领,成为国家的一个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1979年11月4日邓颖超同志在全国总工会九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上就预防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问题,发表了讲话。邓颖超同志说:“我想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怎样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生命的安全我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工伤事故相当大,相当厉害。我们不注意这方面,整天要工人参加生产,发展生产,可是我们人力的损失简直是很难偿补的。一个工人统共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他二、三十年才有那么一个人啊,但我们一次工伤事故就是几十人,上百人这样牺牲,那我们还要多少年才能找得回来那么多人哪。所以这…  相似文献   

11.
晋城矿务局是全国安全生产的先进单位。1986年以来 ,这个局的安全生产始终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取得了连续11年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 3以下的好成绩。特别可喜的是 ,1990年、1993年和1997年 ,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了零的纪录。晋城矿务局安全生产何以能搞得这样好?有一条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在安全生产中 ,这个局坚持“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 ,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一句俗话 ,其表面的意思是说在用若干把壶烧水过程中 ,哪壶不开先把哪壶单独提出来。晋城矿务局把“哪壶…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一个发达的西方国家,不但有很好的经济基础,而且有一套成熟的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经验和方式。随着欧盟法规的不断完善,英国逐渐采用了欧盟统一的煤矿管理规定,但安全标准一点也没有降低。英国的安全生产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良好成绩,他们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笔者听说,前不久,某单位在有上级领导参加的安全工作总结表彰会上,该单位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对来之不易的安全成绩仅只言片语一带而过,相反,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却着重地多次指出,甚至于点名道姓地批评一些车间和个人。对此,有一些职工表示不理解,认为既然是总结表彰会,表扬还唯恐不全面,况且又有上级领导参加,何必要提那么多问题,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相似文献   

14.
班组作为企业最小最基层的生产单位,班组成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直接关系生产是否可以安全顺利的进行。而作为兵头将尾的班长,既是生产组织者,又兼安全管理者,他们中多数人虽无安全员之名,却有安全员之实。当我们在为逐步安全化的生产环境而欣慰时,不应该忘记他们的付出;当我们在为频发的事故而悲伤叹息时,不应该忘记他们所受的直接伤害或间接伤害!我们应该去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不愿言传的无奈!  相似文献   

15.
美国把每年6月份作为国家安全月,成为帮助美国人防止在道路、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发生伤害事故的一个月。美国国家安全月的主题是:知识、行动,贡献和社区安全。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安全方面90年的历史经验。在4个星期的“国家安全月”中,每个星期有不同的内容,分别为交通安全周、家庭和社区安全周、紧急事故准备周和工作场所安全周。同时在安全月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醒人们,安全问题不应该只是安全月的事情,而是一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对德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德国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德国的安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同业保险公会的行业管理作用立法、检查和工伤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使雇主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达到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目的。德国工伤保险的首要任务是事故预防,其次是医疗康复,再次是赔偿。同业公会每年从工伤保险基金  相似文献   

17.
本和 《劳动保护》2003,(8):39-39
我是从1997年开始干上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当时,是从一位表示“再不愿同安全工作打交道”的同志手里接过了这一摊子事儿。接过来才知道,前一任的弃权是多么的“英明”,其间的酸甜苦辣,怎一个“难”字了得!况且,我还是个新手。现如今,在这个岗位上,我摸爬滚打也有8个年头了,等于打了一场抗日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全凭《劳动保护》杂志伴我走过。  相似文献   

18.
施倚 《劳动保护》2008,(11):117-117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安全员,上级部门在对我们的安全检查工作中,经常要求我们配备安全标志,请问安全标志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可分为哪几类?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锅炉的安装过程中,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无损检测数量问题往往会被忽视。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国家相关文函中,对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无损检测数量有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我们理解不深,造成了在安装过程中,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无损检测数量会存在一些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台锅炉的安装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对锅炉范围内管道无损检测的数量有一个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