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逐步深化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环境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论述和谐社会构建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途径,以便逐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泽 《环境》2006,(11):18-21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在我国社会总体和谐的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特别指出,要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至此,推广清洁生产被进一步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创造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文综合两型社会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两型社会对我国坚持"以人文本"的发展方针的重要性,旨在于得出建设两型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人类对于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大家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量越来越强,但人类从未停止对自然界的保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出了要求,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显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人类社会领域以及自然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提倡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设计专业在这个方面将发挥很大作用,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来促进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根据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从课程基本本质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了促进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以期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与发展原则。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众多内容,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从宏观上来看,就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融,逐渐成为认知自然、社会与经济关系,促进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将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群 《环境》2006,(Z1):103
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统统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它已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以后,被全国各地接受并推行!采取有效措施,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从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前言2005年之于环保,是激情燃烧的春天。这一年,我们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关注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这一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巨手,正在推动改变传统的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