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内河流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论述,分析认为:城市河流污染形势严重。14个大中型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污染较重,为Ⅳ类至劣于Ⅴ类水质。在47个环保重点河段中,29.8%为类于Ⅴ类水质。文中提出了河流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中,45.46%的COD浓度为Ⅴ类或劣Ⅴ类,Ⅳ类水浓度占13.64%,Ⅲ类水为18.18%,其余为Ⅲ类以下,水质超标监测点位多位于辽河一级支流.16.67%的氨氮浓度为Ⅴ类或劣Ⅴ类,Ⅳ类水浓度占8.33%,Ⅲ类水为16.67%,Ⅲ类以下占比为58.33%.总氮监测数据显示,辽河流域58.33%的监测点位超Ⅴ类标准,总磷监测超标率为16.67%.从COD和氨氮污染特征看,支流污染是辽河流域重要的污染来源;总氮、总磷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市生活源.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提出流域水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韦倩 《环境》2004,(8):1
2003年度中国环境公报显示,全国七大水系的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61.9%,七大水系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46.6%。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受酸雨影响,而且与上年相比,酸雨污染有所加重。上述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似文献   

4.
我国七大水系污染日重据国家环保局提供的消息,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六大水系污染呈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长江全流域水质符合一、二类标准的为45%,符合三类标准的占31%,属于四、五类标准的占60%。主要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海水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监测频次基本情况的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分担率法,对2002年2004年三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评价分析,分析表明,北黄海丹东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物监测指标的平均值都达到Ⅱ类和Ⅳ类环境水质标准,并接近Ⅰ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良好,但有受到污染的趋势。为确保海域水质不遭到污染和破坏,保持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结合丹东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水质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近年来北京河流中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各河段水质均较差,劣Ⅴ类水质的河流长度超过80%,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污染指标为耗氧型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重金属污染较轻,悬浮物中的重金属占较大的比重;永定河水系枯水期氮污染较重,主要是硝态氮超标,以颗粒态磷为主要形式的磷污染较轻,重金属含量大都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潮白河水系水质较好,各水质指标除个别断面外大都满足中Ⅲ类水标准,重金属含量大都符合Ⅰ~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依据2016年神定河流域20个采样点的水质调查数据,应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判别分析对神定河流域水质空间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将神定河流域各采样点进行水质空间聚类分析,可分为A、B、C、D 4类,其中A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严重的1类污染区,B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重的2类污染区,C类为水质污染程度一般的3类污染区,D类为水质污染程度较轻的4类污染区;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吻合;水质空间差异性判别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仅用氨氮、石油类污染物和高锰酸盐指数3个水质指标就能较为完整地反映神定河流域水质的空间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抚仙湖水质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2年来主要污染物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湖面水质变化预测表明,持胡水质综合类别为Ⅰ类水,为贫营养型湖泊,但在一些旅游景点,水质污染发展很快,水质类别已达Ⅲ-Ⅳ类,有机污染呈上升趋势,水质具有恶性化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对延河污染进行控制,增加延河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评价,最后确定延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污染物类型及主要污染断面。结果表明,延河水主要污染物为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延河水质三氮类、有机类污染为中度污染,重金属类和细菌类污染为轻度污染,总体延河水质属有机类污染,延河主要污染断面为石窑村断面。  相似文献   

10.
程钟  孙祥 《环境科技》1996,(1):15-18
为了解洪泽湖水质的污染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通过1990-1993年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港洪泽湖水质现为国家地面水的四类水质,属营养型污染和有机性化学污染的复合型污染。,污染程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且间隔时间不等,整体水质有污染加重的趋势,并据此讨论了洪泽湖水源的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昆明市主要排污河道之一的大清河入滇池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流域范围内城郊型面源污染状况,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样分析,初步得出研究区污染物产生的来源、产生特点和发生量。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排放、地表径流产污、农田排水是该研究区氮、磷污染物排放的三大来源;其中,总氮排放量有54.7%来源于生活污水,25.9%来源于农田化肥流失;总磷排放量有61.5%来源于生活污水,24.8%来源于地表径流。滇池周边地区面源污染物来源和特征有别于滇池全流域的各污染类型比值,面源污水已成为城郊区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控制之要点。因地制宜,就地处理城郊型的农村生活污水,科学平衡施肥,降低地表径流排污浓度,是城郊型滨湖带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昆明市宾馆饭店水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昆明市宾馆饭店已达500多家,年排放废水3379.79万吨,占全市生活污水的28.4%。虽然有部分处理设施,但仍不能达标排放,应在行业内推行清洁生产,开发应用低投资、低能耗的处理设施,推广使用免冲厕所,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3.
治污工程对武汉东湖生态恢复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武汉东湖水域水质污染现状的调查 ,东湖已成为浮游植物响应型的城市富营养湖泊。对东湖入湖污水几乎全部截流 ,并通过长江补充新水 ,辅之换水 ,挖除部分底泥 ,污水处理 ,利用水浮莲的作用及生态调整等措施 ,湖水经大约 2 3~ 2 4a时间 ,随着东湖水质的改善 ,必将促进其水生生物的良性演替 ,使湖泊生态功能较迅速得以恢复 ,不断增进湖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苏省2010年污染源普查资料和统计年鉴,选取化学需氧量( COD)和氨氮( NH4-N)为研究因子,统计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污染物排放量并计算入输水干线污染物量;根据南水北调办治污工程规划,计算污染物削减量;根据2012年江苏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核定研究区域限排总量;结果污染物量COD、氨氮削减量分别为33114吨、2935吨,污染源结构中城镇生活源比例从23.34%降到9.10%,工业企业源比例从15.13%降到8.96%,污染源点源呈下降趋势,面源呈增长趋势,污染物入输水干线总量达到2015年限排总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南盘江流域水污染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流域水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应合理布局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发展清洁生产,调整肥料结构,加强城镇建设,从根本上控制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16.
霍雨  王腊春  焦士兴  滕娟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0):1052-1058
评价了江苏、浙江、湖北、安徽16个典型中小城市污水排放、水环境质量、水污染治理现状,对经济发展好水污染轻和经济发展一般水污染重的2类城市,选取经济发展等方面13项指标,从污水排放和水环境质量2个方面,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驱动力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影响南方中小城市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优先级序.结果表明,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是影响中小城市水污染的首要因素,为水污染防治首要任务;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和较差的城市污水排放量分别受农业面源和工业经济发展影响;水环境质量受生活污染排放、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程度影响.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减少污水排放量,应根据城市自身条件,适当加大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7.
阳宗海水质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年N、P输入、输出失衡,大量营养盐滞留湖中,加以电厂温排水影响,阳宗海水体恶化加剧,两年出现大面积水华;且湖中鱼类结构不合理,数量偏少,导致水质变化。为此,必须取缔网箱及高密度堰塘养鱼,实施环湖截污,降低电厂排水温度,调整鱼类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18.
流域污染负荷解析与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太平湖流域为例,运用监测、统计数据以及排污系数法对流域内8种污染源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解析,结合一维水质模型、沃伦威得尔模型以及狄龙模型等水质模型的应用,在流域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核算了太平湖及主要入湖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 2011年,太平湖流域污染物入湖量为:COD 3863.75t/a, NH3-N 410.24t/a, TP 51.63t/a;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为太平湖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约占流域入湖污染物总量的60%;麻川河和浦溪河流域的污染最严重;流域污染物的排放在空间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经济发达区域污染相对较严重.在当前水质目标下,太平湖仍有相当大的可用容量;浦溪河、秧溪河和舒溪河流域的氨氮和总磷排放量接近环境容量,需进行总量控制及削减.  相似文献   

19.
掌握污染源排放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是在流域尺度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分别从污染源的活动水平(简称“活动水平”)、污染物产生、污染物去除和污染物排放4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对黄河流域60个市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开展了现状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污染分布的地理集中度指数表征各市州污染集聚格局,并利用空间分析模型Global Moran's I和Gi*指数判断污染排放的空间集聚趋势与冷热点地区.结果表明:按照水污染排放特征的差异,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在水污染格局上可划分为高排放强度区、高排放绩效区、污染集聚区和低排放绩效区;水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格局分布一致,上游、中游到下游地区呈现明显的阶梯型分布,上游地区单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排放绩效低,下游地区区域性污染集聚效应明显;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沿黄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性连片污染集聚,集中分布在晋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针对当前黄河流域水污染排放特征和空间集聚格局,建议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策略,加强中下游城市群的污染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20.
较详细的描述了兰州水污染现状,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及黄河入河排放口排放历史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近几年的兰州市区段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污染物来源、污染物的总量和污染物浓度,不同时期兰州市区段水质与不同断面水污染状况做了分析与对比。找出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并对造成黄河兰州段污染的原因做了归纳总结,指出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问题需要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污染物的随意排放,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