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讨活性污泥萃取液的农用安全性及应用效果,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开展活性污泥萃取液安全性及与化肥不同配施量处理试验,通过设置5个处理组(CK,空白对照;CF,常规施肥对照;LMF,化肥减氮30%配施低量萃取液;HMF,化肥减氮30%配施高量萃取液;MF,化肥减氮100%配施全量萃取液),分析萃取液对水稻苗期生长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结果表明:活性污泥萃取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 1429—2010)农用标准,0.33%~10%浓度的萃取液浸种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 施用萃取液可促进水稻幼苗株高、茎宽、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与地下部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增加. 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萃取液后,土壤pH显著提高0.51%~13.8%,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14.3%~66.3%,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可显著增加68.0%. 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丰度位于前10位的细菌门类在各处理土壤中均有分布,施用活性污泥萃取液改变了菌群分布比例,且对近根际土壤中菌群结构的影响最大. 施用活性污泥萃取液后,与碳循环相关的门类菌群显著增加,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常见于胁迫环境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著减少. 研究显示,活性污泥萃取液具有农用安全性,配施高量萃取液能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化土壤菌群结构,可与有机肥施用效能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根箱试验,从土壤根际微生物角度揭示活性污泥萃取液(简称萃取液)调控水稻苗期生长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机理。试验设计不同萃取液配施减氮处理(T1,空白对照;T2,常规施肥对照;T3,减氮30%配施0.2 g/kg萃取液;T4,减氮30%配施0.4 g/kg萃取液;T5,施用8 g/kg萃取液全量替代化肥氮,即减氮75%),研究萃取液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萃取液可显著增加水稻幼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萃取液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电导率,增加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β多样性结果显示,萃取液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主要作用在根际及近根际土壤中,不同萃取液处理组与空白及常规施肥对照组间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萃取液的施用可增加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如黄色土源菌、Candidatus_Udae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分别增加151%~541%、26%~320%和55%~364%。采用FAPROTAX土壤功能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酱油渣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四国计测公司开发成功酱油渣回收利用装置,先将酱油渣粉碎,用水洗萃取出盐分,再将萃取液用渗透膜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用GC-FID测定饮用水中的6种酞酸酯的测定方法,样品用正己烷萃取,萃取液直接进样分析.然后,经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分析,确证GC-FID检出的阳性检出结果.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6种酞酸酯的回收率为98.0%~102.5%,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2.7%~3.7%;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计)均为0.5 μg·L-1.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可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6种酞酸酯.  相似文献   

5.
取待测水佯200ml,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后再浓缩萃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联机进行质谱定性、色谱峰面积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氨基-J酸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W 5萃取剂对氨基 J酸废水进行了萃取处理 ,废水的CODCr去除率 >95 % ,萃取液用碱液反萃回收氨基 J酸产品 ,每立方米废水回收 2 7 9kg氨基 J酸 ,回收产品符合工业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含有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水溶液提出了萃取、保存和分析的通用方法。水样(天然水和蒸馏水)加入少量己烷后,通过高速搅拌萃取,低浓度的萃取液经蒸发浓缩,然后用火焰光度计的气相色谱仪分析,检测极限一般为1 ppb。在所用实验条件下,所试16种有机磷农药中有13种可以萃取,萃取率在95%以上,萃取液可以稳定45天,本法同近年来研究的样品保存技术作了比较,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萃取处理含酚废水的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一种新的硅橡胶平板复合膜[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聚偏氟乙烯 (PVDF)]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流量、萃取液pH 值、料液浓度、系统温度、盐离子浓度对总传质系数(Kov)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料液流量增加,Kov 增大,当料液流量>400mL/min 时,Kov 基本不变;当萃取液pH 值>11 时,增大pH 值对Kov 影响不大, 当pH 值为12.5~13.0 时,萃取液浓度变化对Kov 无影响;料液浓度增加,使传质动力增强,从而加强了传质,但当料液浓度达到5g/L 时,Kov与其初始浓度无关; Kov随液相温度增加而线性增大; 离子强度改变了苯酚在相间的分配系数,影响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9.
使用淘汰的500 mL玻璃试剂瓶,既当采样瓶又替代分液漏斗直接振荡萃取废水中的总油类,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定萃取液吸光度。通过对样品的实验分析,能够保证分析的准确度,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水中阿特拉津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已烷液液萃取方法,萃取液经320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水中阿特拉津,得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及精密度,达到GB3838—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