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重庆“4·16”氯气事故之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原化工部副部长)谭竹洲专赴川渝两地,对重庆天原化工厂、长寿化工厂、三峡油漆厂、火炬化工厂、川化集团等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了考察。谭竹洲说:“见到天原化工厂爆炸后的惨状,心里很不好受,这就是对安全不重视造成的后果。过去在化工企业大门口,可以非常醒目的看到安全生产41条禁令的大牌子竖在那里,工人上下班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许多企业已经不再重视安全检查,41条禁令的牌子早已不见踪影。”2004年5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重申原化工部颁布的《安全生产禁令》(《41条禁令》)。今年3月,谭竹洲在化学品物流安全国际研讨会上说:“现在《禁令》对化工管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41条禁令》,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起草者——原化工部劳动安全司的李国裕和王培和。  相似文献   

2.
《吉林劳动保护》2014,(8):10-11
<正>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近日,省安委会办公室制定了《吉林省企业粉尘作业防爆十条禁令》和《吉林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粉尘防治十条禁令》,进一步加强工贸企业粉尘防爆作业安全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粉尘防治工作。吉林省企业粉尘作业防爆十条禁令一、严禁安排未经培训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防护用品的员工在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要我”到“我要”说起──读《劳动保护》想到的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写起来只是调换两个字的顺序,轻而易举。然而,要真正做到却要花费不少气力。笔者多年阅读《劳动保护》,从中得到启迪。在1987年第8期《劳动保护》上,笔者第一次读到这一口号,它起...  相似文献   

4.
2006年,在部门前辈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接触到《劳动保护》.一个个鲜活的事故案例,一条条深入浅出的法律法规解读、一篇篇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都成了我安全管理工作之路上的灯塔.尤其在后来的工作中,《劳动保护》更是帮助我解决了实际难题,成功为公司的一名职工维护了合法权益. 2010年5月,在审核困难职工材料时,我看到一名职工的申请理由是"在公司组织的运动会上不慎摔伤,导致常年卧病在床,由于申报工伤未认定,所以一直自费治疗,已欠账3万多元,两个学龄女儿面临辍学."当时我就回想起曾在《劳动保护》上读过一篇类似工伤申报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认识《劳动保护》杂志已经16年了,这十几年来,她对我的帮助很大、影响很深,让我感到很温馨.在《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我最想说的就是:一路同行,感谢有你! 回顾与《劳动保护》杂志的交往历史,是珍藏于心底的一腔情愫.1997年6月,我在办公室的报刊栏里发现了她,第一次阅读《劳动保护》杂志,一种亲切感便油然而生. 由于平时从事文字工作,再加之个人的爱好,便试着向《劳动保护》杂志投稿,一次、两次、十几次,每次将精心修改的稿件发给杂志后,我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地等待.那种感觉漫长而又渴求,可是每次都如泥牛入海,音信皆无,我开始有些失望.当2000年第6期《劳动保护》杂志上,《让员工成为企业品牌》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时,顿使我激动不已,看到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杂志赫然印着自己的名字,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相似文献   

6.
"如今警察好难当,五条禁令闪金光,上桌吃饭只喝汤,对敌斗争不带枪,出门挨打还受伤,忍气吞声心底藏,加班加点不加钱,生活过得好可怜。"网络上流传的这个段子虽稍带夸张,却如同锋利的刀尖,轻轻划过我这个拥有22年警龄老警察的心头,又酸又疼  相似文献   

7.
小黄担任班长以后,为了规范班组职工的安全行为,强化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发动班组职工集思广益,共同提炼班组安全生产禁令。他将职工提出的20多条禁令意见及违反禁令的处理办法提交班组职工大会上进行讨论,通过民主讨论选定其中的10条作为班组安全生产禁令,然后将10条禁令及违反禁令的处理办法每人印发一份,并张贴到班组宣传橱窗等醒目位置,以此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化工部颁布《安全生产禁令》1994年10月8日.化工部在对原《化学工业部搞好安全生产的必须和禁令》进行修改补充的基础上,重新发布实施《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禁令的主要内容是:一、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  相似文献   

9.
赵国 《劳动保护》2007,(1):82-82
一大早,白班刚接班不久,河南油田精蜡厂新联合车间操作室内,当班的工人们正忙碌着。“党海峰,你的汽油线流程改对了没有?可千万不敢马虎啊!”稳定岗位主操党海峰干完活儿刚回到操作室,就听到班长姜涛这样来了一句“。没错,我改完后特地又检查了一遍。”听了党海峰的回答,姜班长并不放心,他自言自语地说:“汽油线流程复杂,改造过的跨线又多,十几个阀门哪个搞错都不得了,我得再去瞅瞅。”说完,他一转身出了操作室。“小高,许主任让你们到柴油空冷器上清理喷嘴,可别忘系安全带呀!《河南油田20条安全生产禁令》说得明明白白,那地方位置高,不好站…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国资委于2011年1月5日公布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以下简称《禁令》),从安全生产条件、承包商管理、从业人员资格、  相似文献   

11.
公安部“五条禁令”执行之后,又推出了便民利民30条举措,足见公安部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用心良苦。但对民警来说,把“禁”与“便”变为自觉行为,并非仅仅“一禁”、“二便”所能济事,关键是要引导民警进入“四以律己”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令人印象深刻,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技,瞬间引爆了诸多的话题,好评如潮。《流浪地球》不仅是一部科幻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应急安全生产的宣传片。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电影在展现科幻世界的同时,也切合了人们的当下现实生活与安全。其中"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更是让人过耳不忘。笔者统计了一下,在片中至少有4次播放这一则安全提示。电影上映后的几天里,包括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安全与健康》2007,(1):56-56
《安全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您好! 记得和《安全与健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父亲的单位,当时被里面的《逃生自救》这个栏目吸引,许多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实用,给我了帮助,同时也拓展了我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一九九四年七月五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将于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作了全面的原则规定,其中对劳动防护用品有两条(即第54条、第92条)具体规定,意义重大。我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011年4月2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6.
王东 《安全》2009,30(6):35-36
2008年辽河油田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落实中石油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狠抓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关键环节、重点要害部位监控,促进安全工作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服务     
读者来信:《安全与健康》杂志编辑部:您好!记得和《安全与健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父亲的单位,当时被里面的《逃生自救》这个栏目吸引,许多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实用,给我了帮助,同时也拓展了我的知识面。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从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一线的工作人员到政府监管部门的公务员,这本杂志一直伴随着我的工作与生活。除了在我们单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7年11月1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  相似文献   

19.
年初.接到组织上的工作调令,我一下子傻了眼.新岗位安全生产监督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简直是门外汉。正当我一筹莫展、对开展工作产生畏难情绪时,领导向我推荐《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嘱咐我认真学习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我只得恭敬不如从命。工作之余翻阅杂志竞一下子爱不释手.杂志内容丰富生动.无论法律法规、工作研究、真人真事等栏目一下子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致,尤其是工作研究栏目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它对我开展具体工作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杂志上刊登的《试论安全化建设中新闻媒介的责任》一,很有感触,它使我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6,(4):34-37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