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境》2016,(12)
正中国家居产业绿色供应链联盟的成立,有助于整合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资源,探索家居及其相关领域绿色供应链建设和管理的路径,激发行业和企业协同发展、绿色制造的热情和活力,加快掀起家具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热潮。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评价结果首次发布,中国家居产业绿色供应链联盟成立……11月8日,以"协同发展,绿色制造"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家居绿色供应链论坛在东莞市厚街镇召开,环境保护部、八大国家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亟需通过碳汇交易推动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以解决滨海湿地保护、修复领域内生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碳汇交易视角下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梳理国内外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交易现状,分析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交易存在的问题,探讨碳汇交易视角下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及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交易存在法律政策不健全、蓝色碳汇产权归属不清、核算体系不统一、市场交易机制不完善、多种交易风险并存等问题;(2)碳汇交易视角下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机制包括确定交易客体、识别交易主体、开展价值核算、建立交易市场、成效分析等方面;(3)碳汇交易视角下中国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包括完善法律制度及相关政策、明确蓝色碳汇产权归属、建立统一核算标准体系、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交易、科学制定交易价格、规范交易市场秩序、加强财政支持保障等。  相似文献   

3.
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岳 《世界环境》2005,(3):52-55
6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中国企业论坛”成立仪式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了题为“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演讲。潘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国情需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国际潮流也迫使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潘岳的一些观点大胆睿智,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潘岳呼吁:中国企业要承担起绿色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探索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亮  陈鹏  逯元堂  王金南 《环境保护》2020,48(15):39-43
建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我国生态环境投融资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按照早期研究、中期探索、设计建立三个阶段回顾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探索过程,总结了国内外绿色发展和环保基金的经验,阐述了基金设立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解绿色发展投融资瓶颈、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保障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最新设立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基本框架,展望了绿色发展基金管理及制度未来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与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查阅等途径获取的数据资料,对中国林业碳汇核证减排量(CCER)项目市场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林业碳汇CCER项目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不确定性。研究发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制定林业碳汇发展目标与规划,并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开始大规模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林业碳汇CCER项目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长远来看,随着低碳发展的深入,林业碳汇CCER项目市场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环境权市场,其发展仍面临政策、制度、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挑战;从近期来看,应该加强林业碳汇项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建立和完善森林碳汇市场融资机制和碳汇交易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保护基金构建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环境保护基金是拓展环保投融资渠道的必然选择,环境保护基金设立旨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破解治污企业和环保企业融资瓶颈,应遵循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环境保护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来源于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按照一定比例投入。环保基金宜采用低息贷款、股权投资、基金注资三种使用方式。基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应涵盖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企业两类。通过设立公司制模式、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方式进行管理。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可分层设立环境保护基金,鼓励地方开展环境保护基金试点。  相似文献   

7.
绿色公益基金是融合民间资金参与环境保护、扩大环保资金投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SEE基金会筹资状况、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等,得到对丰富中国绿色公益基金资金来源的如下启示:降低基金会注册资金门槛;创造公平的环保公益捐赠环境;创新环保财政支出方式;建立健全环保公益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构建鼓励绿色公益基金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打造环境类基金会的交流平台;推广联合劝募;强化专业团队建设和品牌文化构建等。  相似文献   

8.
刘豪  高岚 《环境保护》2013,41(15):67-68
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公布交易试点方案,在广州市成立碳交易所。广东省林业厅积极开展碳汇林工作,森林碳汇成为碳排放权配额的补充交易产品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为了推进森林碳汇更好的进入碳汇交易市场,提出森林碳汇项目的发展对策具有重大建设意义。发展森林碳汇项目的必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森林碳汇项目  相似文献   

9.
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岳 《环境保护》2005,(7):9-12
6月18日,第七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鞍钢、首钢、中国水电集团、大唐电力、三峡总公司、大连实德、清华控股等100多家高耗能产业领域的企业家们集聚一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在论坛上面对众多学者及100多位企业家发表了《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演讲,并呼吁中国企业积极承担社会绿色责任,顺应时代潮流,走绿色发展之路。本刊在此全文发表潘岳副局长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碳中和战略下煤矿区生态碳汇体系构建及功能提升展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刘祥宏  阎永军  刘伟  黄占斌 《环境科学》2022,43(4):2237-2250
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矿区生态碳汇总量的降低,在碳中和战略下探索煤矿区生态碳汇提升技术和模式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构建了包括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两个层次,土壤碳汇、植被碳汇和湿地碳汇这3个主要类别,矿区生态碳汇规划、碳汇监测调查、碳汇功能提升和碳汇损失防控等多项技术内容的煤矿区生态碳汇体系框架,明确了煤矿区的主要生态碳汇类型(...  相似文献   

11.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基于改进的Faustmann-Hartman模型,以中国南方浙江、福建和江西三个省份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并预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汇价格,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最优轮伐期及碳汇收益。研究结果表明:(1)依次纳入木材收益、地上生物量碳汇收益和死亡有机质碳汇收益时,杉木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分别为21.85年、22.98年和22.88年;(2)上述三种情景下,林地期望价值的净现值分别为20408.20元/hm2、24587.29元/hm2和28101.11元/hm2;(3)全面考虑包含死亡有机质碳库在内的林业碳汇效益,能够稳定提高林地所有者收益约7.02%~21.61%。此外,应进一步考虑多轮伐期下税收政策及自然风险等因素对碳汇营林的影响,这是确定最优轮伐期和碳汇收益后续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企业绿色发展,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本文选取了2007—2022年中国颁布的与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相关的63份现行政策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文本分析方法,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和UCINET6.0,探究了现行政策的重点和不足。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的部门之间缺乏协同,部门联合颁布的政策不足;支持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的财政金融工具不够多;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的政策评估体系、规范管理等措施缺乏。据此,本文给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包括推动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强化财政金融对企业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的支持、建立健全政策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准确评估中国森林碳汇潜力与增汇成本的经济可行性,是科学制定碳中和林业行动方案的基础。然而针对中国森林碳汇潜力与增汇成本的不同结果差异明显,可靠性需要进一步验证。为此,基于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国森林碳汇潜力与增汇成本及其导致差异的原因展开评估。研究表明:(1)中国森林碳汇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但不同研究对森林碳汇潜力测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中国森林增汇的平均成本为220.45元/t CO2e(区间值为3.9~1457.02元/t CO2e),与工业减排成本相比,中国森林增汇更具有经济可行性,但波动幅度较大。(3)评估方法采用、碳库数量选择等因素是导致已有森林碳汇潜力文献估计结果差异的关键因素;森林增汇成本差异则主要受碳汇成本测度研究方法、成本收益数据来源等因素影响。(4)中国森林增汇对碳中和的贡献将会持续增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深化森林碳汇潜力与成本测算相关研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7月6日,主题为"金融助力绿色转型"的"2017中国绿色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北京基金小镇共同举办的。论坛围绕"金融助力绿色转型"展开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国家开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4,(12):73
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聚环保"),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50580.4万元人民币,股票代码:300072,是为基础能源工业的产品清洁化、产品质量提升及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三聚环保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百千工程"企业、中关村创新型试点企业,是北京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员、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是中石油能源一号网、物资装备网成员,是中石化"三剂"协作网成员单位,是中石油和中石  相似文献   

16.
杨伟利 《环境》2007,(12):39-41
近期,在国际油价的拉升下,中国油价也站上新高位。国家发改委甚至一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大幅削减原油出口数量,以缓解华南地区已经出现的“油荒”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8.
建构以PPP环保产业基金为基础的绿色金融创新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保产业将成为中国新常态下的新经济增长点,但发展环保产业面临巨额资金需求.因此,建构以PPP环保产业基金为基础的绿色金融创新模式是解决其融资困境的有效手段.PPP环保产业基金在项目包内项目的选取标准和范围、基金收益的来源、基金运营的目标、基金的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纯金融性基金有所不同,因而是一种创新模式.同时,以PPP环保产业基金为融资平台所组合的各种融资工具,包括信贷、债券等,也必须拓展新型模式,才能更好满足环保产业实现腾飞所需巨额资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绿色金融,是加快推动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抓手。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是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重要依托。我国通过大力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基金市场,运用金融资本鼓励、支持和引导生态环保项目和产业的发展;通过实施绿色保险制度,运用专业化的市场评估机制,强化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监管;通过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推进各地区碳减排目标的落实,切实履行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中的承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碳排放增加、温室效应以及气候变暖等问题。论文在分析森林碳汇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当下森林碳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及保护制度,建立碳贸易市场,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森林碳汇经济的发展,增加固碳减少CO2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