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清治 《环境》1996,(7):10-11
环境·健康·人 6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建生 《福建环境》1998,15(2):25-25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并将其列入我国几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十大任务之中。一九九(?)年十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中指出:“各级教育和有关部门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埋、化学、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绿色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为发端,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时代”.一、绿色的政府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这次会议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举行的讨论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筹备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人类环境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盛会.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提出在环境与发  相似文献   

6.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持续发展李芝喜(西南林学院)1《21世纪议程》与自然保护区管理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体现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此后,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1992,(11):3-4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接受了会议通过的文件,并签署了两项公约.这不仅是我国在国际上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联合国环发大会精神,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10条对策和措施.具体内容是:  相似文献   

8.
王恩鹏 《山东环境》2002,(4):12-12,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此强调保护环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于加强和指导21世纪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任务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     
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环发大会。会后,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交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我国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10项对策与措施。这就是:实行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大力推进科技进  相似文献   

10.
胡勘平 《环境保护》2006,(4B):18-19
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的2006年全国环境执法工作会议4月19日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作工作报告。他指出,“十一五”期间,环境执法队伍要深入领会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紧紧围绕“十一五”环保工作的总体目标,在执法力度、执法能力、执法手段上有根本提高,全面推进环境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金匮要略》也指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春季是大地回暖、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又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公约》已经于1994年生效。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影响最大、意义深远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  相似文献   

13.
魏斌 《环境保护》2012,(11):32-35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建设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增强环境信息基础能力、统计能力和业务应用能力,推动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标志着环境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层面.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环境保护要参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因此,建设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对于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推动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界环境》2008,(3):62-65
环境信息公开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意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得到认可。于2001年生效的《奥胡斯公约》“确认每个人既有权在适合其健康和福祉的环境中生活,又有责任单独并与他人共同为今世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并且“考虑到公民为了享受上述权利并履行上述责任,在环境问题上必须能够获得信息、有权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15.
一、工业发展和生活水平 提高同时导致噪声污染加重 今年6月3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刘秋华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认为环境与发展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急迫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应该充分重视……”。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随之也产生了环境问题。1991年,我们对港口交通干线两侧进行39个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外交部、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接  相似文献   

1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35-35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8.
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一直是举世关注和议论的重要课题。1980年3月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简称大纲)的发表,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的广泛重视。我们赞成《大纲》的宗旨,其中对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观点,尤为赞赏。因为这既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也是为我们下一代人和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这次“同盟”大会要讨论贯彻自然保护大纲的对策和措施,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我就近些年来我国在自然保护方面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向大会做简要的介绍: 一、开展了对自然资源调查及保护的研究前些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动员十多万人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说法,它所阐明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当今生活中,每天只要您打开电视机或收音机,亦或接通气象电话,您都会听到诸如大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外出注意事项等等一些有关天气与健康的提示.这番话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由于感觉不甚明显,或许并不以为然,但对一些老弱病残者而言,有时便会对其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也称为“持续性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撑和容许的范围内。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持续性发展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国进行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对策及一整套措施,为我们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和“发展”相辅相成。所谓可持续,最直接、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类维持生存、延续繁衍的能力;所谓发展,是人类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脑、挪威首相布鲁德兰曾指出:环境是指我们生活的空间,发展是指在此境域内人们旨在改善生存条件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且这种活动应能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生命支撑系统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