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在FUZZY相似优先比模式基础上,采纳绝对值距离建立模糊相似优先比矩阵R,在R={γ_ij)}m×n中,视地表水水质监测目的,选择出接近监测参数特征值(X_o)的监测断面,舍去了同一城镇范围内测值相近的其它断面,提出地表水水质监测布点优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结构函数法进行大气优化布点初探方先平,黄恢柏(江西九江市环境监测站,332000)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大气监测的点数选取大都采用按城市人口数量来确定监测点数及站间距离,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由于大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大气优化布点工作的艰巨性。本文尝试运...  相似文献   

3.
优化布点的TOPSIS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多目标系统的优化布点问题,尝试提出用改进的TOPSIS法研究水质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并建立改进的TOPSIS法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优化矩阵的信息,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可用于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布点.  相似文献   

4.
常用的“实测法”有“历史数据估算法”和“网格法”两种。对于中等城市,往往因常规监测点位少而应用“历史数据估算法”难以满足要求;“网格法”则因其布点多、周期长(一般需进行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布点监测),投入的人力、物力大而使中等城市的三级站难以胜任。我们采用适量网格布点一次性监测和历史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使之相互印证,互补长短。并以确定特征点位突出优化点位的代表性,以严密的统计分析和检验保证优化点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2001年城区环境噪声网格布点及其监测结果总体进行了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最优集合,并通过网格布点法与优化布点法对该市2002年和2003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监测的等效声级和标准差平均值均<1dB(A),监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孙文长,宋鹭(河南省平顶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467002)1前言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是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的基础性工作,它旨在阐明优化区域内某一定高度处是否存在大气污染物浓度值相对稳定的垂直区间,从...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方差分析及模糊聚类分析,对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水质良好,各监测点间及垂向采样点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个库区监测点可分为3类,其余监测点可分为4类。综合考虑确定流溪河水库监测布点方案,应设置对照、控制、出水3类断面,共7个监测点,分别为玉溪河、吕田河、汇水区、库区3个和大坝监测点,每年6月进行垂向分层采样,其余月份进行表层采样。  相似文献   

8.
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并将特征分析法、传统布点法,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同一地区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核素含量均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特征分析法优选出的采样点位,其核素含量均值对传统布点法的相对偏差均为负值,且<10%,即便与BP法相比,也不失其优越性,表明用特征分析法监测一个地区环境辐射平均水平的优化布点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两种模糊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式评价了南通市11条河流的年监测均值,通过评价,分析了聚类分析模式传统建立矩阵的方法和贴近度模式评价水质的缺陷,对非归一化法、归-化法处理贴近度(标准化数值)建立矩阵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了比照,提出了用环境单元与水质标准单元相应参数的贴近度建立矩阵聚类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分析为例 ,对省级尺度的大气环境监测省控测点的选站原则、省控站位及数目的确定进行了研究探讨 ,提出了省级尺度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机过程“各态历经”理论应用于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尝试应用随机过程“各态历经”理论,在大、中、小多个样本中研究城市环境噪声监测的时—空相关性,找出“定点测量法”与“网格测量法”的内在联系,探讨以“定点测量法”取代“网格测量法”进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的可行性,从而实现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及为实现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布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物元分析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理论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对辐射环境监测布点方法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湖泊水质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湖泊监测布点优化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分层抽样法.经过对原监测点聚类、分层抽样、测点可靠性检验的程序,得到了客观表征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总体污染水平的优化测点.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长江南京段监测断面现状,用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长江南京段水质自动监测优化布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质量保证体系是网格实测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 ,该体系可确保实测数据准确可靠和研究成果质量 ,具有可操作性并已在实践中应用 ,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河流最优测站距离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监测经历近十年的实践,现在应是到了总结经验,优化布点,以便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监测网络的时候了。为了更好地配合此项关系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方向的基础性工作,本刊特开辟《优化布点》栏目,旨在开展学术争鸣,探讨优化布点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在具体枝术上求得大体统一。欢迎广大读者就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点布设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方案的决策,与模糊聚类方法的实例进行了比较,本方法不仅实用、有效,而且具有编程简洁,实现容易,效率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借鉴环境风险源目标管理的理念,按照“分区、分类、分级”监测的原则,建立了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布点方法体系,并以某化工园区为示例展开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对化工园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污染源构建差异化监测网络,解决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多元化监测布点问题,可为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布点方案的拟定或优化调整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多层次级别确定韩玉成,荷丽娟(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环境科学研究所,161005)由于大气环境质量国标有一次浓度和日均浓度之分,加之大气监测布点和监测时间的时空特殊性,要真实地、全面地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国标级别水平,用以往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工程数学数理统计中的抽样论研究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探讨以较少的监测点的测试数据反映整个城区的噪声水平,从而推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