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熵权物元分析法在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物元分析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理论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对辐射环境监测布点方法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质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湖泊监测布点优化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分层抽样法.经过对原监测点聚类、分层抽样、测点可靠性检验的程序,得到了客观表征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总体污染水平的优化测点.  相似文献   

3.
优化布点的TOPSIS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多目标系统的优化布点问题,尝试提出用改进的TOPSIS法研究水质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并建立改进的TOPSIS法优化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优化矩阵的信息,优选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可用于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布点.  相似文献   

4.
灰色局势物元分析进行河流优化布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灰色局势的级数法和物元分析对河流环境监测点进行优化,在同级水质基础上,选择最佳理想点和最次理想点作为优化点,优化方法简单、快捷。实例表明灰色局势物元分析法用于河流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模糊数学在大气优化布点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最大最小法标定、求传递闭包、动态聚类等聚类分析法;用贴近度及择近原则的优选方法进行优化布点;并经三种不同方法检验,证明四个监测点完全能代表原设九个点。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和田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首次采用网格及加密布点的方法布点.对103个测点的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进行了外照射贯穿辐射测量。和田地区及所辖各县(市)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全地区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的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的均值依次是5.63±0.82、5.66±1.16和10.23±1.01,原野和室内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的人口加权均值依次是6.15±0.93和10.87±1.30;室外和室内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致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人口加权)的均值依次分别是10.37±1.18(10.58±0.75)和14.50±1.17(14.83±1.13);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43.93±63.16(μSv),致居民年集体剂量当量为1096.57±73.37(man·SV)。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主成份子集合选择法的应用过程,指出该方法只考虑了各测点的污染随机变化信息.而忽略了各测点的污染水平信息;用该方法所得到的优化点集不能正确地反映地区大气污染水平.因而主成份子集合选择法不宜应用于大气例行监测的优化布点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新疆土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按网格布点,在新疆广大领域采得在海拨-154~5000米地表0~20cm深的土壤样品731个,用S-85多道γ谱仪测定了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全疆土壤中铀-238、钍-232、镭-226和钾-40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8、38.47、31.64和612.60(Bq·Kg~(-1)),面积加权均值分别为33.77、38.96、31.41和597.63(Bq·Kg~(-1)),广大领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本底水平,也存在局部区域明显较高的问题,新疆土壤中钍-232及子体、镭-226及子体和钾-40所致距地面1米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2.32、1.23和2.41(×10~(-8)Gy·h~(-1)),其贡献分别占39%、21%和40%,合计为5.96×10~(-8)Gy·h~(-1),与外照射测量的按网络、人口加权和面积加权均值5.81、5.76和5.94(×10~(-8)Gy·h~(-1)),仅分别相差2.5%、3.4%和0.3%。新疆土壤中铀镭的放射性总量是平衡的,但铀镭放射性的不平衡是广泛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李平 《干旱环境监测》1991,5(4):249-252
本文应用环境统计学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榆林市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指出噪声监测在布点及数据获取方面的合理性.并阐明榆林市噪声的年变化规律.提出优化布点方案.为今后榆林市噪声监测和环境质量宏观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雷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2):100-104
以克拉玛依市大气监测网为例 ,具体阐述了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说明聚类分析法不仅原理简单、计算量小 ,而且较为实用 ,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是掌握其环境质量状况,摸清污染来源和影响范围的必要手段。监测点位是环境监测的基础,监测点位优化是提高环境监测代表性的必要手段。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 730—2014)的要求,梳理了点位优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经过试优化,预计在全国将增设122个国控监测点位。其中,76个在原有监测点位中选择增设,46个按照规范要求新设。利用2013年监测结果进行插值分析,调整前后水质总体变化小,未出现颠覆性结论,同时提高了对陆源影响区域水质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实践,分析了我国场地调查土壤中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缺少一些行业特征污染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标准,以及部分方法的可比性和适用性较差等,提出了结合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基质的特点及风险评估与治理修复的需求,加快制定缺失的行业特征污染物和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标准,及时修订和完善现行分析方法体系,增强标准的可比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基础,提出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指标,并对全国省级环保系统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为提高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掌握目前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和核与辐射应急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考核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了2010年全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比对。采用稳健Z比分数法评价测量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射频综合场强测量比对中,9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结果离群。工频电磁场测量比对中,有9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2台仪器测量结果离群。88%的测量值为满意结果,12%为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测量现状及评价方法,依据现行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监测相关标准,对城市地铁产生的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量,将JGJ/T 170—2009、GB 50118—2010和GB/T 50355—2018中规定的限值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的特征频谱、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噪声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行标准限值在执行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需要根据实测数据重新分析评价标准的适用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结合当前噪声管理的社会需求,提出了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的概念,并将分析结果与现行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声级增量和特征频谱增量能更好地反映二次辐射噪声的影响,对于地铁二次辐射噪声标准的制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核电厂应急监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急监测的概念和范围、基本原则和要求、监测内容、组织管理策略、核事故时序和各阶段的应急监测策略、基础设施和设备需求、采样策略、需要关注的核素及其分析方法、质量管理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应急监测策略的分析方法.提出今...  相似文献   

17.
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SM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指出,在进行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分析时,要注意采样点位的设置和测量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GSM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50 m内建筑物影响显著,但绝大多数基站基本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后,日本及我国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及结果,分析了我国辐射应急监测中的问题,提出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辐射自动监测站及开展针对性辐射监测能力建设,科学规范应急预案,提升快速监测技术,加强辐射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连云港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将3个时段内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均能符合相应的环境标准,县域电磁环境辐射水平整体略低于城市区域,基站周边整体受电磁辐射影响程度随高度上升呈增加趋势,10 m~15 m高度处的综合场强平均峰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辐射监测数据的准确,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组织了2011年全省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比对。结果表明,22台仪器测量结果满意,1台仪器测量数据可疑,所有仪器均未出现不满意或离群结果。测量比对有效地发现了测量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