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海洋底质中总铬的过硫酸铵氧化—二苯基羰二肼显色的分光光度法。标准沉积物样品及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5%—115%以内,线性范围为0.182—227mg·kg~(-1),与文献[1]的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本法尚具有简便、省时等优点,更适合于海洋底质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近海底质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收集我国沿海海域的海洋底质环境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资料 沉积物中的污染物质含量与底质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及沿海海域底质环境现状和海洋沉积污染因子背景值的研究,结合对东海生物生态种群的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砂、粘砂、粘土)分别制定不同的海洋底质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初步提出了一组数值。供有关部门制定“国家海洋底质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前言 海洋底质沉积物中硫化物的多少标志着海洋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中崔洪波编写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底质中硫化物”的方法比过去一直采用的碘量法具有快速、简便、样品不需低温保存、可在现场直接测  相似文献   

4.
海洋底质分析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重金属,人们对其环境危害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研究重金属在海洋底质中的分布极为重要。因而,需要一种可靠的海洋底质重金属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适用于包括底质在内的各种环境样品重金属含量分析。用上述方法分析之前,必须先  相似文献   

5.
鉴于海洋沉积物是^137Cs在海域内迁移的最终归宿.建立了沉积物中污染物纵向迁移分布的定量模型,在机理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海水-表层沉积物界面上通过沉降、扩散、吸附-解吸等作用完成的物质传输,并对大亚湾内4个监测点底质芯样中^137Cs活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对未来底质中^137Cs的富集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海洋沉积物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其中50种元素,以空白溶液和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做两点标准曲线,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确定了待测元素分析同位素及内标元素、仪器测定模式。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待测元素检出限在0.1 μg/g以下,各待测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1.2%~12.4%。通过分析海洋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测定值和认定值吻合,实际样品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81.0%~118.1%。本方法能同时分析海洋沉积物中50种元素,具有极低的检出限,前处理方便、高效,且分解效果好,非常适合小批量海洋沉积物样品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7.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A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微波消解海洋沉积物中的As,在比较几种不同的酸消解体系后,得到适合海洋沉积物分析的酸消解体系.与传统的湿法消解比较,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微波消解具有快速高效、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样品不易挥发等优点,已成为海洋沉积物样品前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矿区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底质进行采样分析,探讨了底质颗粒物粒径与砷、铬含量的关系及其砷、铬的吸附特性与吸附贡献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底质中砷污染十分严重,而铬污染程度较轻.在垂直方向上底质中砷的分布无明显差别,但铬的分布差异性显著.砷、铬含量随着污染底质颗粒的变小而增加,呈负相关关系,且砷达到显著性水平.底质中砷、铬吸附贡献率具有相似的特性,2条贡献率曲线呈"双峰型",最大吸附贡献率出现在粒径为250~500 μm和710 μm~2 mm处.粒径500~710 μm处有一低谷,质量分数对铬吸附贡献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0.999.为了使河流免遭二次污染,组织人力物力清理河流底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前处理方法可能会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准确分析。分别采集界河、胶莱河以及黄渤海的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对比了新鲜保存、自然风干和冷冻干燥3种前处理方式对河流与海洋沉积物中镉(Cd)赋存形态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沉积物中Cd的赋存形态产生了显著影响。新鲜样品中Cd的各形态含量偏离真实值程度较大;自然风干样品中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偏离真实值程度较高,其余形态含量接近真实值;冷冻干燥样品中各形态含量普遍较低,但海洋沉积物多数形态含量更接近真实值。自然风干适用于河流沉积物样品Cd的处理,而冷冻干燥更适用于海洋沉积物Cd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海洋倾倒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琳  崔文林  贾永刚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5):413-416,421
以青岛海洋倾倒区为例,研究海洋倾倒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根据1985~2003年对青岛海洋倾倒区及附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倾倒引起的海水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海洋倾倒导致海水水质和底质沉积物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其它时段环境质量状况较好,这主要与倾倒的疏浚物中所含污染物有关.海洋倾倒导致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浮游植物的许多优势种已不复存在,底栖生物尤其是多毛类的生物种类、生物量已经有了较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0月底和2015年7月底对青岛大沽河口潮间带表层沉积物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测定了15个枯季表层沉积物样品和45个洪季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砷和汞的含量,并进行了污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枯季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基本都超过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而洪季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枯季和洪季表层沉积物中的汞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采用地累积指数法(I_(geo))和潜在生态危机指数法(E_r~i)对该区域表层沉积物中的砷和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枯季表层沉积物中砷属于轻度~偏中度污染,汞属于无污染~轻度污染;洪季沉积物中砷基本无污染,汞属于无污染~偏中度污染。枯季表层沉积物中砷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中等水平,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较强水平;洪季表层沉积物中砷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水平,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轻微~较强水平。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是海洋沉积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样品的预处理、污染元素的测定以及其研究方法中的一些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深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生物修复和化学治理技术,提出一些预防和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设想。化学治理技术中,较详细介绍了壳聚糖在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是海洋沉积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样品的预处理、污染元素的测定以及其研究方法中的一些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深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生物修复和化学治理技术,提出一些预防和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设想.化学治理技术中,较详细介绍了壳聚糖在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金属污染是海洋沉积物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研究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样品的预处理、污染元素的测定以及其研究方法中的一些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深入发展。同时结合现代生物修复和化学治理技术,提出一些预防和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设想。化学治理技术中,较详细介绍了壳聚糖在治理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底质、土壤湖泊是一个相对的封闭系统,与河流和海洋比较,沉积物搅动较少,且处于缺氧状态。所以一般对湖泊底质中的PCDD_s、PCDF_s的调查报告较多。美国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从三处所采的底质分析结果中,都检测到4~8氯的PCDD_s和PCDF_s。其中8氯PCDD_s(O_8CDD_s)占压倒的多数,其次是7氯PCDD_s(H_7CDD_s)。西不同的湖泊与底质一起沉积的总PCDD_s、PCDF_s量是190~300pg/cm德的康斯坦次湖的底质与美国等不同,PCDF_s以4、5氯化(T_4CDF_s、P_5CDF_s)为多。总的PCDD_s、PCDF_s浓度在1955~  相似文献   

16.
以天津市北大港水库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种底质,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水库不同底质胶体态铬的释放规律,同时探讨了底质中铬的释放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入库口、库中心底质胶体态铬释放浓度均随着孔隙体积数的增加先增加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变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分别稳定在0.067、0.034 mg/L左右。底质胶体态铬累积释放量随孔隙体积数的变化符合分段直线、存在一个拐点,在拐点前后的入库口、库中心底质胶体态铬释放速率分别为0.412 0 mg/(kg·孔隙体积数)、2.081 1 mg/(kg·孔隙体积数)和0.009 5 mg/(kg·孔隙体积数)、0.004 4 mg/(kg·孔隙体积数),表现为初期释放速率大,入库口释放速率小于库中心;而拐点后释放速率正好相反。胶体态铬累积释放总量库中心3.78 mg/kg大于入库口0.61 mg/kg,表明库中心底质胶体态铬更容易释放。底质胶体态铬向水中释放过程是脉冲式的,底质胶体对铬释放的影响与底质固体颗粒粒径大小和胶体含量有关,底质固体颗粒粒径越小,越易形成胶体态铬;胶体含量越多,胶体态铬释放量越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长江河口从江苏浒浦至上海宝山石洞一线九个采样点(断面)的潮滩底质样品资料,作了颗粒分析、粘土矿物分析、放射性强度和同位素(210Pb)测试,以及重金属检测等,并对潮滩底质重金属环境质量作出了综合评价。文章指出,由于上海西区污水干线(石洞口污水排放口)岸边排放上海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石洞口排放口附近滩表层底质的重金属污染已十分严重,污染的程度依次为:铅、铜、镉、锌、铬、排污口出口处上游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集茅尾海6个海水样品与对应的5个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运用了单因子指数分析了茅尾海中海水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以及分析细菌分布的数量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研究范围内茅尾海海水以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与相应细菌数量分布并不单单呈单一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同时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浓度下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67∶33),硝酸锂为氧化剂,溴化锂为脱模剂,熔融制作样片,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土壤、水系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等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系统研究了熔剂、稀释比、脱模剂、熔融温度与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机理,优化改进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同时测定海洋沉积物中主量组分(Na2O、MgO、Al2O3、SiO2、P2O5、K2O、CaO、Fe2O3、MnO、Ti2O)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当样品与混合熔剂在熔融稀释比例为1∶10的条件下混合均匀,在700 ℃预氧化200 s,升温至1050 ℃熔融10 min,实验优化获得高质量的熔片,较大的稀释比与未知烧失量(loss on ignition,缩写为LOI)校正结合,无需对样品烧失量进行校正,简化了分析步骤。对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14进行精密度考察,各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2%~2.05%,方法检出限为70~270 μg/g。对海洋沉积物、水系沉积物、岩石矿物和土壤4类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考察,测定值与标准推荐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地质与地理类海洋沉积物、水系沉积物、岩石矿物和土壤等样品准确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0-2009年湘江中上游7个河断面140个沉积物样本,对河段沉积物样品中Cu、Zn、Mn、As、Hg、Cd、Cr和Pb 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并采用Sperarmen秩相关系数和底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河段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Cd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