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环境生态文学从无到有,是社会发展进步使然。生态文学其实就是生存文学,如果丧失了生存条件,一切其它的什么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将会丧失并毫无意义。有着中国"环保之父"之誉、国家首任环境保护局局长的曲格平这样评价哲夫:哲夫是一名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有责任心的、有才华的中国环境文学战线的领军人,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段慧群 《绿叶》2014,(2):106-109
正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对人与自然问题做过深刻思考,最核心的生态思想是"天人合一"。在当今反映生态问题的文学书写中,"天人合一"思想仍然是优秀的精神资源。致力于生态文学写作的甘肃作家汪泉在继《沙尘暴中深呼吸》、《白骆驼》之后,又推出了探索性作品《西徙鸟》和《枯湖》。  相似文献   

3.
编辑手记     
《绿叶》2020,(8)
正从本期起,杂志新增"绿叶专栏",推出由高级编辑李景平先生主笔的"生态文学访谈录"。这是在本刊总编辑杨明森先生倡导下,与几位编委多次讨论后特别开辟的栏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访谈?我们观察到,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文学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生长点。国家级文学大刊《人民文学》杂志在2020年第5期首次开设了"自然文学辑"栏目。  相似文献   

4.
哲夫 《环境教育》2023,(3):84-87
<正>多少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描写人类的生存状况。文学即人学,生存二字最接近人类的本质,也最接近文学的本质。生存环境一旦溃灭,一切学科都将荡然无存。1989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写了两部长篇生态文学作品,《黑雪》写一座城市下了一场黑雪,其实是污染。《毒吻》写一个孩子生下来体内有剧毒,意谓人类是个毒孩子,在拥抱自然的同时却荼毒了自然,最终无地自容吃掉了自己。与我随后创作的长篇《天猎》《地猎》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5.
李景平  傅菲  贾江涛 《绿叶》2023,(11):38-50
<正>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现象李景平:傅菲散文在当今文坛可谓无所不在,在《人民文学》《作家》《天涯》等各大重要文学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等报纸副刊,都可以看到傅菲作品。一个人创造一种自然文学或生态文学的风景,这种现象称得上“傅菲现象”。请从生活、职业和创作经历,谈谈您走向这种现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在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顺应时势地提出了“环境文学”的这个新命题,并且以积极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大胆的开拓。总的来说,环境文学这个新的命题的提出,正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严峻的环境问题的现实对文学发展繁荣的呼唤。产生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文学,一定要义不容辞地以时代的要求去唤起人们热爱、建设和自觉地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因此,发展繁荣环境文学势在必行。首先,从文学的发展、继承来看,必须发展和繁荣环境文学。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向以山河壮美、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著称于世。我国的古代文学中,有许许多多令人拍案叫绝的人与环境为主题的光辉篇章。远古神话《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就是运用丰富想象艺术  相似文献   

7.
读者评刊     
<正>@张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行稳"方能"致远"》的专访文章,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回答了40年来环境政策工作的经验和启示、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问题和困难、新时期环境政策研究面临新问题三个问题,"行稳"方能"致远"的观点十分中肯。@潘东宇:《17年做了550余场环保公益讲座——记中国生态摄影家葛玉修》的专访文章,描写了生态  相似文献   

8.
《绿叶》2020,(6)
正生态文明时代也当是生态环境文学充分发展的时代,生态文明时代应该拥有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文学。那么,生态环境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可以说,中国生态环境文学的概念,大约经历了"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的拓展、延伸、深化。  相似文献   

9.
<正>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在解读《规划》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顶层设计、战略方向。编制实施《规划》,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工作实际落实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施工图。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在接受  相似文献   

10.
读者评刊     
正@左海霞:认真阅读了《环境教育》杂志刊发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文章,看到了治理污染任务的艰巨和生态环境部做出的积极努力。正如李干杰部长所言:污染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要解决也绝非一夜之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王晓春:《北京:"绿色宣讲"传播生态文明》《杭州:以绿色创建拓展环境教育平台》《郑州:全方位推进环境教育》三篇"关注"文章,分别反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21,(1)
正2021年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主编的《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为该书撰写序言。2020年5月,"大地文心"第三届中国生态文学作品征文活动启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推出了一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和成效的优秀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绿叶》2020,(8)
正《绿叶》杂志(1992年创刊)由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是一本公益性、综合性的生态文化期刊。作品要求:要求原创、未公开发表;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贴近生活,真实生动。用稿范围:报告文学、散文、文学评论。主要栏目及简介:1.编辑手记——本期导读2.耕耘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国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细化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目标要求和任务措施,确保我区水环境目标如期实现,按照《自治区环保厅2017年环保业务培训计划》,近期,新疆环科院在乌鲁木齐市科技馆组织召开了我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与水生态功能分区暨重点工作推进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自治区环保厅水环境管理处、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及13个地(州、市)环保局等40余名干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钱易 《中国环境管理》2016,8(2):131-132
<正>一、改变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工业革命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资源短缺、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耗损、全球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及其子孙的生存和地球的命运。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形势,人类开始进行严肃的思考。回顾历史,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三本书、三次会议。"三本书"是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著作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日前,《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程施工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绿色发展行动"千帆竞发"。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安徽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和推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读者评刊     
<正>@王家福:第八期"高端访谈"栏目专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张孝德《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乡村起航》的文章,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这个观点特别好,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点在乡村,希望也在乡村。@马泽亚:《上海: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一文让读者看到了上海市垃圾分类后的变化。《上海市生  相似文献   

17.
<正>假如读了《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我们就要去做些什么。我们知道有很多志愿者都在行动。像我们这些写环境文学的,写书本,也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投身到这个事业的做法。4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2019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暨"生态环境好书  相似文献   

18.
“环保事业基础法”:让特殊的《环保法》特殊起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曦 《绿叶》2011,(1):9-19
《环保法》虽有空心化趋势,但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却是无法空心化的,这就是其特殊性所在:"基础性"——为中国环保事业和政府履行环保职能提供法律依据和基本制度安排。根据这个特殊性和特殊功能,可以将《环保法》定位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法律,简称"环保事业基础法"。《环保法》修订应侧重对政府的规范和制约,以强化其环境管理者身份并取消其"间接的环境污染者或生态破坏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正>哲夫"以十几年的漫长岁月,靠双脚跑出来的作品,与其说是文学作品,还不如说是他对国土、民族、时代和全人类的命运的呕心咏叹!"哲夫与徐刚等一样,是我国生态文学领域最执着、坚定,成就、影响与贡献最大,特色也最鲜明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除长篇系列小说《黑雪》《天猎》《地欲》《人欲》,以及中短篇小说《长牙齿的土地》《鱼虫》与《畜牲》等外,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红线是一条碰不得的"高压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此之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总体要求、原则、范围和措施,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时间表。《安徽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