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的复杂性问题,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定义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发展期、爆发期、衰退期、消亡期五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洪涝灾害生命周期下各阶段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风险体系。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洞庭湖演变历史的回顾入手,讨论了洞庭湖演变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湖体演变带来了诸如湖泊温暖效应降低、调蓄功能减退、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流行,以及生物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强调了开展湖区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兴建长江流域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洪涝灾害的特点、成灾机制成灾背景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涝灾害是重庆较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本文分析重庆市洪涝灾害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机制做了阐述,并从影响洪涝灾害夏季降水的主要物理因素、地形地貌背景、地表径流与水系和人为活动等方面对重庆市洪涝灾害的成灾背景进行分析,阐明了各成灾因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依托GIS技术,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早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早稻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绘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并分析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衡东县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最高,祁东县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在野外水文地质综合调查与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洪涝灾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闽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流域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该文对闽江近年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上游洪涝灾害和下游北港河床刷深河岸崩塌等进行综合论述,并着重研讨其产生原因,提出了整治方策。  相似文献   

7.
选取福州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突出的中小流域-溪源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收集历史灾害资料、结合实地孕灾环境和承灾体调查,应用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流域内山洪、内涝灾害风险突出,城中村落、苗圃、根雕作坊手工园区等存在较大的洪涝灾害风险。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流域洪涝灾害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出发,面向不同的地图读者对象,重点传达流域风险的特征、来源以及防御的方向上,提出洪涝灾害风险地图设计理念,并制作出四张洪涝灾害风险地图。设计思路可为类似中小流域洪水风险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分形理论与系统自组织理论,本文分析了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洪涝灾害及其灾情的分形与自组织结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洪涝灾害灾情的标度一频度关系式,并构建了中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的自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9.
焦涛 《环境科技》2006,19(Z2):121-123
解决好圩区建设问题,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生态恢复。分析圩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圩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防洪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圩区建设工程与水环境建设工程应该相互利用,在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同时,保护好圩内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清代甘肃陇南地区水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笔者对清代陇南地区水涝灾害的时空特征、等级序列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清代本区共发生57次水涝灾害,平均4.7年一次;一级洪涝灾害发生最多,达44次,占到总灾害数的77%,二级大水灾11次,三级大水灾2次;多发生在1720年到1890年期间,月份主要集中在5、6、7月,并且常有连年水涝灾害发生;本区的礼县、武都、西和为频发区;降水特征、地形地貌、气候交替变动等是清代本区水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了该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改善河湖健康状况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河湖水系连通作为国家新时期的一个治水方略被提出。当前关于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基础研究要落后于实践,尚在探索之中。论文尝试从河、湖与水系等水循环基本概念入手,探讨水系的结构、特征和连通性,揭示水系连通的水循环物理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河湖水系连通的战略思想,探明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水循环基础问题,包括水量平衡、能量平衡、水资源可再生性、水循环尺度等问题,为河湖水系连通战略的实施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研究,利用文献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分别从中国山洪灾害造成概况、特点与危害、诱因与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防御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研究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诱因对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至关重要;其次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应对措施能够极大的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山洪灾害预案、恢复生态平衡、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御山洪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规划环评中开展洪灾风险评价,应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就经济损失方面,需要根据洪灾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并基于AcView和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合理确定洪水风险区、洪水淹没范围、损失率,进行风险损失和风险值计算,选择洪灾风险值较小的防洪规划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博鳌规划区50 a一遇的防洪规划方案比20 a一遇的防洪规划方案的风险值要小近50%。因此,在博鳌规划区洪水设防上应按50 a一遇的标准设防为宜。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flood risks and their impact on a community, in order to enhance communities’ resilience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these threats.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possibility of looking at and handling risk from a resilience point of view. Therefore, while a conventional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i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social, physical,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resilience are also included in order to grasp the extent of risks and the ways in which communities face, cope with, and recover from flooding.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ption of flood risk among household heads educated up to secondary school level, suggesting that they believe floods are purely natural events. Those with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high school and above) (82.7 % of respondents) were aware that flood disasters are the result of hazard and vulnerability combined. In addition, social dynamics were apparently strengthened by such disasters, which resulted in cohesion and mutual help following floods in some wards. Also, households with more sources of income and more savings appear to recover faster than others after a flooding event. With regard to governance and networks, greater efforts have to be made by local institutions to ensure basic functioning during and after disaster events and to invest more into risk reduction activities. However, further studies need to be conducted to clarif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flood disasters hav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lives and livelihoods in general, as traditional coping strategies, although still practical, no longer suffice in the face of changes i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区灾后重建的流域生态管理学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洞庭湖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区调蓄能力下降,垸高田低,灾害频率上升。为抗御洪水,堤防越筑越高,造成洪水位抬高等副作用。对此,提出流域生态管理对策:①将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②将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为蓄洪性质的围垦,正常年份耕种,大洪水时用其蓄洪;将封闭式围垦种植改造成为半封闭型的养殖与留湖调蓄;③环境移民城镇安置,缓解人口对土地、湖泊的压力;④进行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适应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⑤调整丘岗地利用结构与重建山区植被是减灾的治本措施。量大、面广的水土流失发生在丘陵坡地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水利工程一般指为当地提供防洪除涝、供排水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地域范围较广,对生态影响往往具有宏观影响、区域性影响等特性,其生态环境影响与民生息息相关。本文以黑龙江省最大的湿地——扎龙湿地附近的“三江平原近期防洪治涝工程”和“引嫩扩建骨干一期工程”两个国家“十一五”重点大型水利工程为例,简要论述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见的难点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楚雄市1961~2009年的降水量资料,通过统计检验、五点三次滤波法并计算了楚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析了楚雄市旬、侯、月﹑季、年际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得出楚雄市49年平均降雨量为867.77 mm,2000~2009年来年平均降雨量为935.57 mm,比49年均值偏高67.8 mm,呈上升趋势。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干湿明显,楚雄市冬春干旱年年都有发生,只是程度不同,初夏干旱如遇大气环流异常发生的机率较大,干旱发生连续性较强,洪涝灾害偶有发生。并对旱涝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旱涝灾害防治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的能值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电工程的能值足迹模型,构建生态盈余(EP)、生态影响系数(γ)、生态平衡时间(Te)、生态盈余时间(Ts)参数,实现对三峡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价。研究表明:1)三峡工程建设期的能值足迹占用为5.92×108 hm2,水库移民是其主要方面(占56.12%),做好移民工作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2)2014年,三峡工程的生态承载力供给为4.38×107 hm2,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贡献最大的是水力发电(占59.48%),其次是库区航运、对下游的补水和防洪效益,分别占15.45%、9.74%和7.36%。3)库区水质污染是三峡工程运行期的最大影响因素,每年的能值足迹占用为1.04×107 hm2(占70.94%),其中,COD、TN、TP和Hg分别占28.7%、26.50%、5.75%和5.37%;其次是生态及地质灾害等的防治(占21.68%);泥沙淤积的影响比预计的小(占6.20%)。控制入库水污染物并对已经入库的水污染物采取减量化措施,是控制和减小三峡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的关键。4)在维持2012—2014年平均投入产出、合理使用年限为150 a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将在2026年实现生态平衡;生态影响系数为0.15,影响等级为Ⅰ级,三峡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洪水威胁着长江流域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治水患已是当务之急。而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水灾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探讨生态恶化与水灾的关系之后,提出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水患的观点,而保护生态环境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针对水灾防治和生态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封山育林、退耕还湖、控制污染物排放、发展生态旅游、西水北调、控制人口与移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