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地学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自组织、自组织临界态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概念及其近年来在地学特别是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一、协会的名称、宗旨和会员 第一条 本组织称为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IAGC)。“地球化学”一词,下面单独使用时应理解为包括“宇宙化学”。 第二条 协会的基本宗旨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加强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方面的合作,促进地球化学与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创办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我国地球科学界在该方面的起步源于19 68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的对地方病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地球化学病因的研究。几十年过去了,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事该方面工作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遍布在全国各大院校和研究院所内,及时地、集中地交流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我们将《地质地球化学》改名为《地球与环境》的初衷。本刊自1973…  相似文献   

4.
<正>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IAGC)于1981年9月在其所属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组组织的《第二次国际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讨论会》期间,在苏联伊尔库茨克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苏联)、B.Hitchon(副理事长,加拿大)、S.Deutsch(秘书,比利时)、E. Angino(司库,美国)、G. Wetherill(上届理事长,美国)及I.Barnes(理事,美国)、(理事,苏联)。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 6 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创办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我国地球科学界在该方面的起步源于1 96 8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的对地方病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地球化学病因的研究。几十年过去了 ,尤其是近 1 0年来 ,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从事该方面工作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 ,遍布在全国各大院校和研究院所内 ,及时地、集中地交流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是我们将《地质地球化学》改名为《地球与环境》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正> REE地球化学研究为岩石成因、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作者曾对REE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作过概括介绍(《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第1期)。在许多地球化学文献中,为了定量地描述REE地球化学特征,采用了一些特征参数,现择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57年日本开始南极研究探险以来,许多日本地球化学工作者对南极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生了兴趣。他们的活动大多集中东昭和基地周围,对水、雪、矿物、蒸发盐和海洋沉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地貌特征,他们根据湖水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讨论了海岸地区盐湖的成因和演化。同时沿考察路线对南极海域进行了海洋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浙江省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主要成矿元素特征、分布范围及目前发现与之相对应的矿点进行总结,将浙江省地球化学场划分为浙西北和浙东南2个地球化学块体,其中浙东南地球化学块体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块体,分别为余姚-龙泉、宁波-泰顺和宁海-温州地球化学亚块体。根据各地球化学块体元素组合、分布区域及受控因素,利用"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谱系"进一步明确了各地球化学块体的找矿方向,为下一步找矿勘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地质地球化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及有关科技人员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的宗旨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报道高质量的最新科研成果 ,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促进与推动地质地球化学学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发展 ,促进我国地质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 ,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 ,如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七十年代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在领域的开拓,理论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介绍国外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研究现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最近编写了《七十年代国外地质地球化学》一书。 全书就板块构造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领域总共编写了28篇综述性文章。 在板块构造学方面,特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尹赞勋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发展中的板块地质学”与“板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1.金属啉卟的地球化学四十多年前,对卟啉的地球化学就发生了兴趣,这主要和应用这些化合物作为地球化学标志物有关。在这方面,对成岩作用期间卟啉有机骨架的转化(包括水解、还原、氧化、脱羧、烷基转移等作用)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然而,就地球化学环境对卟啉的有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地球形成、演化过程中化学的不均一性。对前地球阶段太阳星云的化学不均一性、地球形成以后不均一性的演化和上地幔性状给予了系统的讨论。同时,根据地球化学的特征,初步论证了“第四化学储源库”的存在,并以此讨论Pb同住素的Paradox,以及由化学不均一性确立的“区域演化序列”新概念。  相似文献   

13.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88-88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共同主办的“中—英环境地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05年4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以及研究生等参加了会议。中—英环境地球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英国皇家学会共同资助举办的。论坛以“人类活动及快速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区特别是珠三角地…  相似文献   

14.
美国矿床(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动态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矿床的开采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矿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此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文章对美国在矿床环境地球化学作用、矿床的地球化学背景和基准值、矿山(床)酸性排水和特殊矿床的环境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旨在为我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作者建议我国应适时启动矿床(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特别是研究全国地球化学扫面资料在矿床环境方面的应用、流域性矿集区环境地球化学作用及其与生态关系、矿山环境治理(矿山复垦或矿山酸性排水降解)中地球化学作用机理等。  相似文献   

15.
《地质地球化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全国广大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及有关科技人员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 (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的宗旨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报道高质量的最新科研成果 ,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促进与推动地质地球化学学科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发展 ,促进我国地质地球化学事业的发展 ,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地质地球化学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理论研究、科研动态及科研经验 ,包括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石…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从В.И.维尔纳茨基时代至今的金的地球化学研究情况,肯定了В.И.维尔纳茨基关于金的地球化学的论述,介绍了金在高温气流、碳质陆源岩石(黑色页岩)、碱、盐等介质中的性状,指出了金的地球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 表生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之一。表生地球化学实验主要是基于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等基本原理和水溶液平衡理论并应用实验和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大气、海洋和大陆风化淋滤作用间的相互关系、平衡和演化,研究表生条件下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活化、迁移、富集和沉淀的基本规律,阐明表生带地球化学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及元素富集成矿的条件,控制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地球化学因素,以及对环境污染进行科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地化所)于1966年2月在贵阳成立。三十而立,地化所的成长与发展,是中国地球化学事业成长与发展的缩影,是我国地球化学的奠基者与先躯们献身、开拓、创新与奋进的结晶。由中国地球化学界的精英与主力优化组合的群体自诞生就历尽了十年浩劫的磨难。创建初期,侯德封所长,涂光炽、李朴、杨敬仁、柴云山和彭会副所长,刘东生、郭承基、司幼东等科学家,力挽狂澜,在艰辛的条件下创业,在崎岖的劣境中奋进。在医治十年浩劫的创伤和科学的春天到临的岁月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涂光炽所长领导全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理论方法技术,建立了武夷成矿带紫金山铜金矿等7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圈定了54处AB级预测区,并利用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法分别估算了每类预测区的铜资源量,为科学评估武夷成矿带的铜矿资源潜力和该成矿带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部署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1987年6月15日至29日我们在苏联进行了学术交流访问。苏联接待单位是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在莫斯科期间,侧重在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并访问了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实验矿物研究所及大地物理研究所;在伊尔库茨克期间,主要在科学院东西伯利亚分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现将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