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5月1日起,上海市将对一次性塑料托盘组织专门回收网络进行有效处理。上海市废弃物管理处负责人称,一次性塑料托盘将效仿一次性塑料饭盒进行处理和回收,如果未经登记销售一次性塑料托盘,或没有缴纳回收处置费,将被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2.
国内信息     
《一次性降解餐具》地方标准即将实施 近几年来,由聚苯乙烯塑料为主的一次性餐具被大量使用,“白色污染”困扰着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均明确提出,要禁止使用、淘汰发泡塑料制造的一次性餐用具,彻底取缔“白色污染”已势在必行。日前,由上海市经委节能办、市技监局、市标准化协会、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有关部门及团体共同制定的强制性技术标  相似文献   

3.
在日前上海塑料包装技术协会组织召开的“防治白色污染,倡导绿色包装”研讨会上,上海保绿塑料再生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一吨一次性塑料饭盒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生成约0.5t塑料再生粒子,其售价高达2500~3500元/t,并且目前市场上已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补充全植物性添加剂制成百分之百降解的无毒无害绿色包装制品。淀粉快餐饭盒取代塑料饭盒,不但可消除“白色污染”,而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塑战速决",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塑料袋的使用量每年达到5000亿个。我们使用的塑料产品中,50%是一次性的,而将近1/3的塑料包装没被回收,这就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塑料污染就始终如影随形。过去,以塑料袋和塑料饭盒为代表的一次性污染品的广泛存在,让塑料污染获得"白色污染"的形象称谓。而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以塑料为代表的包装废物的组分份额上升趋势尤为显著;上海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单位GDP城市废弃物清运量的下降率却显著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卫行业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竞争和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上海各类废弃塑料主要流向江浙一带,进行小规模低技术层次的加工处理,容易形成隐蔽的废品交易暗流;造成“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调控机制,社会化的回收体系薄弱;上海从2000年10月起,对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回收处置建立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机制,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区域回收网络建设滞后,实施的效果有效但仍有限.  相似文献   

7.
关于废塑料合理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由于我们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工作跟不上,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都在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措施:门)针对一次性塑料饭盒带来的严重污染,有些城市采取了以纸代塑的措施,处理利用虽易,但据说功能略差,另外也增加了造纸原料的消耗。(2)北京市从19阿年们’月上旬开始的环境整治战役中重点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怕动D强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回收利用,确保总体回收率达明%,重点地区达们0%;()彻底清理城区主要场所、街道的白色污染;…  相似文献   

8.
川笙 《沿海环境》2001,(12):26-26
塑料的问世,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我们惬意地接受“白色革命”带来的欣喜时,却又被“白色污染”潜伏的危机所烦恼。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杯盘,农用塑料薄膜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等等。这些普通塑料制品废弃后上百年不腐烂、不降解,形成的垃圾重量轻、体积大、数量多,有的满天飞舞高挂树梢,给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一种被称为“绿色…  相似文献   

9.
一次性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一次性塑料的管理正逐步成为人类的共识,也是我国塑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通过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一次性塑料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出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有征税、自愿协议、全部或部分禁止、禁令和征税并行4类.对我国一次性塑料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当前针对一次性塑料的管理政策存在分散性以及滞后性等问题,尚未达到系统化.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现存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提出完善我国一次性塑料污染的管理对策:①源头管理措施包括分阶段、分领域限制和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使用税收等经济工具将一次性塑料垃圾外部成本内部化,探索替代品实现一次性塑料使用减量化;②使用过程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提高一次性塑料的使用次数从而达到减量化使用的目的;③末端管理措施包括完善一次性塑料垃圾产生者责任制,提高垃圾回收中一次性塑料分拣效率和加快技术创新、促进再生利用等;④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意识,这也是一次性塑料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中的欧洲塑料战略》的基本内容,欧盟将在提高塑料回收的经济效益、减少塑料垃圾产生、防治海洋塑料污染、推动投资与创新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以减少废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废塑料管理提出了建议,包括完善立法和技术标准、推进国内废塑料高效循环利用、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今塑料制品几乎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些用塑料制品制成的东西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也给社会带来了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明确做出规定,禁止快餐店使用一次性塑料饭盒,若再使用这种塑料制品,就要被收取污染费。 国际科学界近年已将寻找替代现有塑料的高科技研究列为最新研究的课题。经各国科学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20,(8)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相似文献   

13.
梁杰桃 《环境》2009,(9):18-19
说到一次性餐具,想必浮现在国人脑海里的都是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木筷子这些传统制品。然而,在国外,这些一次性餐具早已过时了。  相似文献   

14.
罗桂山 《环境》2004,(12):47
“白色污染”指的是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以及使用后的地膜统称为“白色污染”。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可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缓解能源危机问题,二是保护环境问题。怎样才能做好“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呢?  相似文献   

15.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应用广泛的一次性熟料包装物,包括废弃的熟料袋、农用熟料薄膜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等等。其中,一次性餐盒虽小,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自199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曾经三次发布文件,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如今,我国的一次性快餐具是一种什么状况?该如何发展?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包装业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于1998年9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允》,就迅速改变目前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白色污染》泛滥的局面,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提出了十大防治措施:一、加强对“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城建、交通、铁路、旅游、环保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对塑料包装废物的管理。二、禁止在铁路车站和旅客列车、长江及太湖等内河水域航运的客船和旅游船上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三…  相似文献   

17.
乐雯 《环境》2020,(2):54-55
正为了积极应对塑料污染,更好地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塑料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一次或几乎不重复利用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0%,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塑料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削减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替代品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费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主要包括非塑料材料替代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替代两大类.建议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标准,鼓励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并加强替代产品的质量监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提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友好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其价格成本;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替代材料和产品;最后,还要唤起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主动选择替代产品并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1997]64号文批复《上海市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上海市环保计划和目标》)。市政府在批复中要求: 一、将《上海市环保和计划目标》印发给各区、县和市各有关部门认真实施。在实施时,要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的可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知》还要求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