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均增长13.32%和11.10%,电网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电源规模已连续15年居世界第二位。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供电标准煤耗、线路损失率分别下降至2010年底的333g(kW.h)和6.53%,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双双下降,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分别下降至2010年底的0.5,2.7和2.6g(kW.h)。总结电力工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发现电力工业在依法节能减排、科学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电价机制、产业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协调、不配套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规划、推进市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推动重污染企业退出是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成"十一五"环保约束性指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重污染企业退出对促进污染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作用非常突出,电力、钢铁、建材、电石、焦炭等重污染企业集中行业是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主要“产生者”,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是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两种.有效控制燃煤排放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0x)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也是世界需要解决的关键领域问题。本文探讨国内脱硝技术和脱硫脱硝技术的一体化融合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趋势,重点研究世界脱硝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包括常见的脱硫脱硝.脱硫脱硝同步的原理、主要分类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当前全国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工作要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尤其是在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提高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节能减排提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本文以我国技术预测调查数据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结果为基础,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燃煤工业锅炉(运行)列入"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减排指标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方面存在运行效益不高、自控化水平低,主机辅机不匹配以及燃料与炉型匹配性能差,锅炉水处理不够重视等问题,从选用清洁燃烧技术、优化锅炉燃烧系统和加强管理力度,加强锅炉水处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节能减排:关键在完善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高耗能的工业,特别是其中的重化工业比重居高不下.2008年前4个月,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在继续扩张.这无疑会使节能减排的形势更加严峻.不同产业单位产出的能耗大不相同,据测算,如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降低约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率极高.因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按照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优化技术和强化责任的思路,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天威 《环境保护》2013,(24):43-45
我国能源消费中长期仍将以煤炭为主,煤电仍将是我国中长期的主力发电方式,直接导致了将来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本文在分析火电行业低碳减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技术减排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审计理论研究自1995年引入我国以来,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在元化环境审计多理念的推动下,环境审计已渗透到了涵盖财政、金融、固定资产投资等几乎所有类别的政府审计。与此同时,环境审计也向纵深方向发展,甚至涉足节能减排这一极具专业性、且此前没有任何审计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领域,作者正是在参与了两次的节能减排审计(调查)后,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比超过60%的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间排量审计实践整理成文,以期填补环境理论研究的一方空白并对审计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氧化铝工业节能减排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铝土矿特点、氧化铝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效果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基本现状,并结合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要求,从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措施效率和加强监控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氧化铝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辽宁是老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比重大,污染负荷比较重.国家给辽宁的任务是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五"期末削减12%,COD削减12.9%,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实际削减比例将达到50%,污染减排形势十分严峻.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辽宁省积极践行绿色责任,把污染减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工程、结构、管理三大举措,全方位推进污染减排,实现了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开始强调节能减排问题。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单位国内的生产总值消耗要降低20%,一些主要污染物总排放量减少10%。然而在开展节能减排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以及实施策略着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分析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找出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中存在的指标分配不合理、减排经济成本巨大、配套政策措施缺失等问题。通过研究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行政目标、区域二氧化硫大气环境容量及沈阳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脱硫治理技术开发与推广、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沈阳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对策,以促进实现沈阳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指出燃煤电厂减排SO2管理措施不到位,经济政策不落实,国产化脱硫技术尚不成熟是目前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燃用低硫煤或洗选煤,采用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是解决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海 《环境保护》2007,(22):31-32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约束矛盾和能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在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式下,采取有效的制度鼓励企业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是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制度创新在地方政府节约能源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提出了实行节能自愿协议的创新制度,并对节能自愿协议的定义、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耿秋萍 《环境保护》2014,(21):75-76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考验期。这一时期,我国重化工业比重大、结构性污染影响十分突出,环境污染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作为我国治污减排的关键部分,环境监测能为环境保护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信息,是维护国家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环境能力建设也因此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20%,二氧化硫削减22%的行业目标,电力行业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根据清洁生产源头控制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原理,介绍了七种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节能减排技术,为电力行业清洁生产审核中节能减排方案的提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力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 电力行业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之一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亿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火电达到4亿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7.82%,同比增长23.7%.电力行业又是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行业,在全国各行业中居首位,是国家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节能的主体,是节能减排的主要贡献者,加强企业节能管理运作机制的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在我国节能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要地介绍和讨论了企业节能管理运作机制的基本思路,期望它对工业、建筑业、工商服务业、公用事业等在提高节能管理运作能力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论文在分析我国21世纪以来能源消费格局,尤其是高能耗产业能源消费的同时,比较各主要高耗能产业、 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能耗的差距,针对高耗能产业的差距和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主要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节能减排潜力,以及通过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节能减排,在2020年全国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40%~45%总目标中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的贡献率和贡献规模。预计到2020年,通过煤电、 钢铁、 有色金属、 建材、 石化、 化工、 煤炭采选、 油气采选等主要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进步,所能实现的工业技术节能潜力为51 560×104~52 000×104 tec,相应减少CO2的减排总规模为125 800×104~126 880×104 t,在整个单位GDP节能减排至2020年降低40%~45%的目标中,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的贡献率大约占15.5%~16.5%,将不能承担起实现目标的主要责任。此外,针对我国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进一步扩大,就未来主要的工业技术节能减排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约束性指标,环境监测工作可以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通过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更新环境监测技术、加强资金投入和人才队伍培训等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