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基本约束条件为前提,从广义上(时间上的可持续约束、空间上的可持续约束、资源管理上的可持续约束)和狭义上(粮食增长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的同调对应)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上的计算。并将中同从1952~1995年划为8个时段,分别作了可持续发展分析并寻求其背景原因,作出了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基本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工业和生态三个革命,当前正进入生态化社会和建设新的生态文明。新的时代要求人们自觉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为指导,规范自己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引导农业走持续发展道路。为此,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明确以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而不是最大)作为基准点,指导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其内涵包括:①积极利用;②节约利用;③充分利用。以此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推进农业资源的广度利用、深度利用和适度利用。  相似文献   

3.
现在波罗的海周边地区的农业从长期前景来看不具有可持续性。畜牧生产的位置和结构以及农业施物的不良管理,构成了是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粪便工程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特定地点作物管理中彩的新产生了以资源效益和有利于环境的方式处理牲畜粪便的国崭新机会。经济分析也表明,在有益于环境的新技术中的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在环境保护部和国家外专局的共同组织下,笔者参加了"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管理"专题培训。学习中,丹麦社会的创新能力和高效率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探究这一现象及其原因成为此行的最大收获。充满"矛盾"的丹麦社会贫乏的丹麦资源与发达的丹麦经济丹麦自然资源比较贫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境内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征,农业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在分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范明 《自然资源学报》1992,7(2):180-188
立体农业比平面农业大大扩展了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层次,它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前,在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困扰下,开发立体农业可以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巧妙地利用空间和时间,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缓解人地矛盾和食物供需矛盾,还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富裕的劳力资源,增加劳动积累。立体农业不仅是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有益尝试,而且是中国式的现代集约农业的途径之一。本文正是根据这一独特作用,系统地论述了立体农业的概念、特点、研究内容及增产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几大类应用模式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资源利用模式间的转换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属于资源高耗低效型农业,而农业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必须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从中观区域尺度上研究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及不同利用模式间的转换,通过案例分析认为,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处于不断演替过程中,其演替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演替过程中,物化资源投入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与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技术体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可持续农业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以指导决策生产过程,强调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生产方式,保证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承载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同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文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内容,尝试建立以耕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借鉴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91年至2005年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1991年-2005年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2.44%。其障碍因素呈现出从90年初期的社会经济因素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主,90年后期资源减量投入为主,而到21世纪主要以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为主的变化趋势。根据评价结果,为提高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曦 《福建环境》1995,12(2):21-23
在分析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福建农业资源与生产状况,确立福建农业的发展道路-集约持续农业之道,提出了福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十分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农业放心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理论基础后,讨论了农业废弃物的主要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支持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丹麦区域供热考察分析赴丹麦区域供热考察学习组由建设部,国家计委、北京市建委等单位组织的考察组,于1994年2—3月间,到丹麦学习区域供热4周。现将有关主要情况介绍如下。一、丹麦的气候和供暧概况丹麦国土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纬54°34'至57...  相似文献   

14.
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资源代价取得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实现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本文所试图论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开展资源丰度的研究,关键在于找到多种资源综合可比的计算单位和计算方法。本文以中国主要农业资源为例,探讨了一种以净产值为基础估算农牧林渔资源量的方法,并按一个年度的基数值计算了各地区单位面积农业资源的平均丰度。然后,以全国平均丰度值为1,计算出各地区的平均丰度比,再换算为各地区的农业资源有效面积。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91年,瑞典的有关研究机构和组织了制订了波罗的海地区的农业研究和发展计划。具体行动主要是由瑞典农业科学大学(SLU)、瑞典农民联盟(LRF)、瑞典农业工程研究所(JTI)T 瑞典农业协会实施的。主要的资助者是BITSA、Sida和瑞典研究所。在研究合作方面,NOVABA扮演了重要的角色。NOVABA是北欧和波罗的波地区的农业大学为在上述领域进行合作而建立的组织。经验表明,所有的计划都应当具  相似文献   

17.
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即“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重点集中解决重大的稀缺农业资源和重大自然资源问题。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体系。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并纷纷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各国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本文从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中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并建议围绕①中国农业资源态势分析、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②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③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的集成;④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新技术应用前景和技术政策;⑤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监测与管理技术等5个领域深入开展中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阳  陈敏鹏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5):2030-2039
利用清单方法核算了1980~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源非二氧化碳(CO2)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情景和农业-环境脱钩状态下长江经济带2030年和2050年的排放情景.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1980~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源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从0.26Gt CO2-eq上升到0.32Gt CO2-eq;2030年和2050年在高情景和中情景2种情景下,长江经济带农业源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会达峰,江苏、湖南、重庆、云南、湖北和安徽等六省(市)的单位农地面积排放强度将增加;3种情景下,四川始终为单位农地面积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坝上农业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礼 《环境科学进展》1999,7(3):139-143
本文概述了河北省坝上严峻的人口,农业资源,环境状况,初步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