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三、转炉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转炉煤气生产(回收)净化的一般流程是:转炉吹氧炼钢过程所产生的转炉煤气(一氧化碳和氧含量符合规定要求的),通过活动烟罩和烟道进入蒸气锅炉回收物理热后,到溢流文管(一文)进行冷却和除尘,经脱水装置进入喉口截面可调的文管(二  相似文献   

2.
转炉汽化冷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转炉实现高产、稳产是非常重要的,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影响汽化冷却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较多,但常见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腐蚀、结垢、堵塞、操作"4类.结合现场实际对这4类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经过实践完善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炼钢系统汽化冷却烟道工况十分恶劣,寿命较短。本文提出了烟道汽水分层问题和烟道热胀冷缩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过剩空气系数下平焰燃烧加热炉火盘直径、炉膛温度标准差系数和出口NO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加,火盘直径减小,炉膛温度标准差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出口NO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炉型的最佳过剩空气系数为1.075。  相似文献   

5.
化学反应器安全运行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放热化学反应的安全技术观点出发 ,分析了放热化学反应器失控的技术原因、化学反应物泄漏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现有安全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基于射流原理的喷射汽化和非汽化冷却液体的直接冷却方法 ;还展望了化学反应器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二恶英的过程控制安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目前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二恶英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各阶段的二恶英减排控制技术、工况参数设计、工艺设备选择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医疗废物焚烧前控制中,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别处置进行氯源控制;讨论了医疗废物焚烧过程控制中焚烧温度、停留时间、湍流程度、过剩空气系数的最佳工艺参数;指明了医疗废物焚烧后控制中的急冷、脱酸、喷粉、除尘及灰渣处置的最优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转炉大喷是顶吹转炉在冶炼过程中最危险,也是事故后果极为严重的事故模式之一。造成转炉大喷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炉体进水,此外还有烟道垮渣等。形成机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因设备破损,没有按照预定的物流线路运行,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到炉体内部。少量的漏水人眼是难以观察到的,而且很快就被蒸发掉了,一般没有大的危险;而大的漏水,在很短的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精馏再沸器安全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硝基苯精馏再沸器装置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综合运用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IC I蒙德评价法和事故树分析(FTA)法对精馏再沸器进行安全分析研究,确定了该装置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物质系数,计算相关的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和毒性指数,经过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修正后,得出了硝基苯精馏再沸器总危险性系数和危险等级;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并提出了安全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等级属中等,高温下漏入空气、阀门失效和法兰密封不严是导致该事故的3个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应从以上几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精馏再沸器的加热温度,防止局部积累热量,从而降低危险等级,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钢焦化厂10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的现场检测仪表,通过PLC控制系统实现在线监测和安全联锁控制,保障转炉煤气的安全回收和利用。10万立方米煤气柜采用了干式威金斯橡煤气柜,由于转炉煤气是一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极易中毒的危险性气体,因此保证转炉煤气柜的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因此在仪表安全检测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柜前后含氧量分析、柜位活塞平衡、柜位测量、柜内CO检测等几方面实现,针对投产一年多仪表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多次方案研究、仪表改造,目前所用的各种检测仪表和阀门调节、联锁控制准确可靠,基本上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安全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氯碱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特殊性,氯碱生产中的安全工作尤其是防火防爆显得特别重要。电解法生产氯碱时,除了制得烧碱和氯气外,还产生氢气,氧气与空气或氧气与氯气在电解、氯气冷却及干燥、氧气冷却及输送、氯气液化、合成盐酸、  相似文献   

11.
电站锅炉尾部烟道通常包括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包墙过热器甚至中高温过热器等,本文结合安装和使用阶段在尾部烟道发现的一些缺陷,总结了安装监检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转炉烟气袋式除尘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袋式除尘系统减污降碳技术途径,重点对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的构成、分布和降阻措施进行了阐述,设计了转炉烟气袋式除尘器最小阻力的理想指标。可为转炉炼钢烟气袋式除尘节能降碳和超低排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法国索里梅公司福斯钢铁厂第一期工程拥有两座二百八十吨转炉,年产能力三百五十万吨,当第三座转炉在第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达到七百万吨。 氧气转炉每炉排放烟气二万五千标准立米,其组成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其中百分之八十为一氧化碳,烟气温度为摄氏一千六百度,含有大量氧化铁。 烟气的净化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全部捕集转炉出口的烟气,减少空气进入,避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燃烧;其次冷却烟气,排除烟尘;第三步燃烧一氧化碳。这种燃烧是在高一百零五米的火炬式烟囱进行的。烟气通过一锥形烟罩收集至一湿式除尘设备。在除尘设备内烟气经雾…  相似文献   

14.
对波纹板蒸发器中的烟气冷凝换热进行数值模拟,运用Fluent软件得出烟气温度场、速度场、冷凝水浓度场;分析烟气特性和波纹板蒸发器的结构参数对冷凝换热的影响,发现当过量空气系数较小、烟气流速为2~3 m/s、烟道宽度为10~12 mm、波纹高度为18~20 mm、波纹节距为36~40 mm时,能带来较好的换热效果。通过与平板换热器进行对比,波纹板的冷凝换热效果优于平板,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氧枪系统出现故障易导致钢水喷溅爆炸。为了有效预防转炉炼钢氧枪系统发生事故,综合考虑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集成分析法对氧枪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氧枪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理论建立了氧枪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模糊数学模型,同时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对某炼钢厂转炉炼钢氧枪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集成分析法对转炉炼钢氧枪系统进行综合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该转炉炼钢车间氧枪系统的综合安全等级为"较安全",但还需加强联锁装置的检维修工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并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和评估,以保证氧枪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中小锅炉爆炸事故规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小型锅炉爆炸事故的规律,对中小型锅炉爆炸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了缺水再进水试验和炉胆失稳模拟试验。研究认为,爆炸主要原因是缺水和超压,缺水造成材料性能下降明显,进水汽化造成锅内压力骤升,并给出了立式锅炉爆炸机理。从锅炉结构、水容积、安全附件等方面的爆炸事故因素考虑,对3种中小型锅炉进行安全性分析,并提出了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安全阀校验时空气缓冲罐通常当作气瓶使用。结合一例高压空气缓冲罐施工图,从制造的工艺审图角度对缓冲罐的设计参数、设计准则及安全附件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的建造应考虑对疲劳失效风险的控制。建议安全阀校验用空气缓冲罐施工图完善设计参数、管口接头、设计准则及技术要求,以保证安全阀校验时缓冲罐的本质安全,供安全阀校验应用缓冲罐建造与使用等相关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18.
狭长受限空间由于结构的约束性,发生气体爆炸时易导致严重的爆炸后果。甲烷是瓦斯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煤矿巷道和地下管涵等狭长受限空间的甲烷-空气爆炸严重威胁工业生产安全。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狭长受限空间甲烷-空气爆炸事故研究成果,按气体体积比和气体体积、环境因素、点火源、障碍物、结构等影响因素分类评述了当前的研究进展,指出各因素下甲烷-空气爆炸后果影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爆炸特征参数演化以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表征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对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爆炸流场演化导致结构变形的全过程分析是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对狭长受限空间甲烷-空气爆炸事故防控和后果评估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状况,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重生产轻安全,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程度不高等问题,从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入手,基于国内典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和当前国际企业采用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结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和管理学组织设计理论,设计了"圆锥型"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圆锥型"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模式能够解决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武钢第一炼钢厂100t转炉OG系统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和工艺参数调整,提高了OG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