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化学氧自救器供氧温度过高问题,采用了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模拟试验得出了供氧温度分别随KO2药剂量和人体呼吸频率变化的曲线,且供氧温度变化规律明显.基于试验得出的供氧温度变化规律,根据热力学理论,分析了试验装置的产热、散热及热平衡,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 KO2药剂在试验装置内反应的供氧温度计算模型;并将等条件下的供氧温度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吻合程度高,且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推导得出的理论计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化学氧自救器使用时的产热、散热过程与模拟试验装置相似,基于化学氧自救器的相关热交换参数,理论分析所得供氧温度计算模型可用于工程实际,指导化学氧自救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消防逃生需要携带使用呼吸自救器。新型氧烛供氧隔绝式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由防护头罩、氧烛和二氧化碳吸附三单元组成。氧烛产生的氧气通过文丘里管推动头罩内的空气循环,采用氢氧化锂吸收循环气中的二氧化碳。设计了产品结构,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试验,认为是一种适合普及大众救生的呼吸保护装置。它的研制成功,为今后消防、煤矿、有毒有害环境、三防等逃生自救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呼吸自救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翔 《劳动保护》2012,(3):98-100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防护技术和监管力度以及煤矿地质特有因素等原因,煤矿开采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过对矿难现场和伤亡人员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井下工作现场死亡人数的90%以上是因为瓦斯爆炸后吸入了一氧化碳气体.因此,自救器是入井作业人员的必备安全防护装置.那么我国煤矿井下配备的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等的性能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安全AZH——20 型化学氧自救器科研成果。重点阐述了该自救器的结构设计、选材、氧烛起动装置和提高KO2 片状生氧剂性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对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自救器的防护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发生灾害导致大气环境污染或缺氧时,能及时提供给人体呼吸氧气的自救装置。它主要用于井下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出现火灾灾害时,作为矿工紧急自救之用,也适用于在有毒有害气体及窒息环境下作业的工矿企业员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自动自救器的研发创新及技术优势。智能自动自救器由气体监测单元、智能判断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无线充电单元、供氧单元、隔绝式循环呼吸单元等构成。经智能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自动自救器,使佩戴者在有合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抢险救援或快速离开灾变现场。  相似文献   

7.
毛欣  聂雅玲  许开立 《安全》2012,33(6):15-17
本文分析了化学氧自救器及压缩氧自救器的特点,并讨论在不同呼吸量下两种自救器检验结果的差别及原因,得出结论化学氧自救器更加适合煤矿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介绍了消防用耐高温、防过火、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自由搭载、有独立供氧呼吸系统的隔绝式多功能自救装置。自救装置由自动定量供氧循环呼吸系统、防护层、全防护面罩或半面罩呼吸面具部分及声光报警+GPS定位求救系统等单元构成,可让佩戴装置的消防员和被困火场人员在爆燃等短时过火时装置不被损坏,可在因火灾导致的火场浓烟雾、有害气体、高浓度粉尘等场合保障消防员及被困人员不会窒息。  相似文献   

9.
武汉冶金安全技术研究所,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方针,在过去研制的化学供氧材料──“氧烛”的基础上,经有关单位协作,去年研制成功了以“氧烛”为主体的JM型氧气发生器。这种化学供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多次实验和实际应用鉴定,效果可靠,性能良好,适合在隔绝空气和缺氧的条件下供应呼吸用氧。 “氧烛”由氯酸钠、金属粉和过氧化初等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每公斤“氧烛”可产生300~320公升、纯度大于99.5%的氧气。每公斤“氧烛”成本2.2元。“氧烛”在具有自动引燃、绝热、滤过作用的氧气发生器中…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大部分以气、蒸汽、烟、雾、尘等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它们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3种: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而呼吸道是毒物进入的主要部位。因此,选择有效的呼吸防护器是防止中毒,保护身体的重要措施。常用的呼吸防护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过滤式,另一类为隔离式,过滤式有半面具和全面具之分,而隔离式则有生氧式,供氧式和送风式3种。一、呼吸防护器的特点 1.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1)呼吸器官与作业环境空气完全隔绝,它以氧气瓶或氧气发生器供氧。送风式则靠压缩的新鲜空气维持呼吸。 (2)可适用于缺氧和毒物不明的作业环境。 (3)常用于罐内作业,或固定的密闭  相似文献   

11.
自救器是矿山井下必须携带的个体防护装置。通过对不同生氧药剂的化学反应热分析、生氧温度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详细分析了NaO2和KO2药剂生氧温度的高低及变化,得出:在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前,Na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明显高于在同时段内K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但出现相对最高温度之后,NaO2的反应速度及生氧温度迅速衰减,且其衰减速度较KO2的更快。等量KO2药剂较NaO2药剂的反应时间更长一些。建议矿用自救器优选KO2为生氧药剂。  相似文献   

12.
西部某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注入氮气的过程中,存在着氮气源内含有氧气的问题,这对油田的实际生产产生很大的安全威胁。为了研究该油藏注气的可行性,在室内进行了氮气不同含氧量条件下注入过程、生产过程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评估实验,得到不同含氧条件下注氮气驱的评价效果。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压油藏内部,氧气不会因分子质量较大等原因发生沉积;含氧氮气在油藏内部会与原油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含量越高,氧化反应越强;氧化产生的CO2对油藏的抽提作用明显,会使油藏流体变稠,气油比降低。文中用化学法和作图法对产出气体的临界氧含量作出简单确定,化学法确定临界氧含量为12%左右,作图法为16%,考虑到安全系数等因素,建议实际生产过程中氧气含量应低于8%。  相似文献   

13.
制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制氧企业进行的安全现状评价,其评价结果是企业能否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得到符合制氧企业实际的评价结果,准确反映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为制氧企业的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提供技术支撑,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制氧企业生产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综合运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及严重度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事故统计分析、故障树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等方法,对制氧企业安全现状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嫩江水体溶解氧变化规律的混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溶解氧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化学等方面开展,而对溶解氧自身变化规律的研究很少的特点,以嫩江干流浏园水文站测得的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为例,首先进行相空间重构,应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出延迟时间、伪邻近点法确定出嵌入维数;然后应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对序列进行分析,表明该序列不是噪声序列而可能是混沌序列,通过计算Kolmogorov熵得出溶解氧质量浓度序列具有混沌特性的结论;最后应用基于关联度的局域加权线性回归预测法对该序列进行了混沌预测研究,得到了比较理想的预测结果,这为应用混沌理论进行溶解氧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how an increas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fluences the performance limits of crimped ribbon deflagration flame arresters at elevated pressures. An evaluation of the 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 (MESG) as reliable criterion for describing the performance limits under non-atmospheric conditions is given. Measurements of MESGs and flame arrester performance tests were performed. Various fuel/oxygen/air mixtures containing ethylene and propane were used as testing gases. Former studies on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oxygen on the MESG were initially confirmed. Furthermore, performance tests using a commercial deflagration flame arrester revealed that such a flame arrester may prevent flame transmission also at non-atmospheric conditions within a limited range. For various oxygen concentrations the performance limits were reached at the same MESG. Hence, it can be assumed that a flame arrester possesses a device- and fuel-specific maximum experimental safe gap for a specific gas mixtur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at different pressures. This performance-related maximum safe gap can be used as a parameter for estimating and describing the performance limits of a flame arrester. It offers an attempt to simplify the testing and qualification of deflagration flame arresters for non-atmospher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试论工业氧气管道的事故原理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阐述了工业氧气管道燃爆事故的一些重要原因 ,通过事故树分析了各种事故致因的逻辑关系 ,并提出了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机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流及渔塘底质耗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质耗氧是影响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流及渔塘的底质耗氧进行测定分析,相应得出了影响底质耗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氢氧混合气体爆炸临界条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灾害性事故,危害极大.通过爆轰管实验装置,采用疏密分布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氢氧混合气体的爆轰特性,并依据压力和波速在燃烧转爆轰瞬间发生突跃,判断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爆炸压力随氢气初始浓度呈∩形变化,50%氢气体积分数为爆炸最佳浓度值;在常温常压下,氢氧混合物爆炸的临界氢气体积分数是15%和90%;化学计量比的氢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临界初始压力为0.01 MPa;氮-氢-氧三元混合气体爆炸的临界氮气体积分数为60%.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自燃活性硫化亚铁(FeS)气相钝化的机理,使用自主搭建的FeS气相钝化试验装置对实验室合成的自燃活性FeS进行了气相钝化试验.借助拉曼光谱仪对钝化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钝化剂氧体积分数大于1.25%时,钝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热,具有较高的火灾爆炸风险;钝化剂氧体积分数小于1.25%时,钝化过程中放出热量较少,较为安全.研究表明:在低氧浓度氛围下,钝化后表面的FeS与钝化剂(低浓度氧气)反应产生了自燃活性较低的铁的氧化物,隔离了空气,从而阻止内部自燃活性强的FeS接触空气发生氧化放热甚至自燃,达到了钝化的目的;在较高氧浓度氛围下的FeS钝化是高自燃活性硫化亚铁与充足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不燃的氧化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