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水平  尹波 《环境保护》2021,49(7):62-64
近年来,随着蓝天保卫战的不断深化,秋冬季节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PM2.5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洞庭湖区城市受到特殊地理及气候条件、产业结构及城市发展规划的限制,秋冬季PM2.5污染较为严重。本文分析了湖南省益阳市的地理及气候特征、污染源分布和典型污染过程应对案例等,发现本地电厂、工业锅炉及炉窑、机动车等污染源贡献了大量的一次和二次PM2.5。在秋冬季受背景流场和大地形叠加影响形成低温高湿、大雾天气的情况下,这些污染源容易诱发PM2.5浓度的爆发性增长,加之西北上风向的区域外源性污染物在本地出现弱风及高湿环境时迅速在益阳市城区叠加累积,会导致形成大面积的持续污染,使PM2.5数值持续居高不下。建议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源综合整治、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应对等方面着手进行控制,逐步解决秋冬季PM2.5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重污染期间PM_(2.5)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我国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污染特征及其来源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典型城市大气重污染期间PM2.5的污染特征与来源构成,于2013年1月19—30日在乌鲁木齐市采集PM2.5样品,并依据相关划分标准,确定1月19—28日为重污染天气.分析了重污染天气下ρ(PM2.5)及主要化学组成(包括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碳组分),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重污染期间PM2.5的污染特征,并且采用富集因子法和CMB受体模型解析了PM2.5的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大气重污染期间ρ(PM2.5)严重超标,其中米东区环境保护局采样点的ρ(PM2.5)最高,其次是铁路局、市监测站;PM2.5化学组分以SO42-、TC、Si和NO3-为主,其中二次离子占ρ(PM2.5)的43.1%;城市扬尘、煤烟尘和二次粒子是环境空气中PM2.5的主要污染源类,三者在乌鲁木齐市以及米东区的分担率分别为24.7%、15.6%、38.0%和20.8%、28.0%、36.2%,其中二次硫酸盐的分担率在两地更分别达到28.6%和27.0%.  相似文献   

3.
龙华新区灰霾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龙华新区2个空气监测站2012年监测数据、气象数据以及不同污染源的排放数据,分析龙华新区空气质量现状,灰霾日数与PM2.5和PM10的相关性,并通过AERMOD模型着重探讨PM2.5和PM10的污染特征,计算不同污染源对PM2.5和PM10浓度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灰霾日数和PM2.5、PM10浓度均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且灰霾日数与PM2.5的相关性较PM10更显著。龙华新区PM2.5和PM10主要来自本地源,其中PM2.5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而PM10的主要来源为施工项目和裸地。  相似文献   

4.
PM2.5污染最典型的特征是污染源的多样性,针对不同污染源制定不同的防治战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同时由于介质的流动性,PM2.5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性,建立有效的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基于PMF模型的北京市PM2.5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北京市定陵、车公庄、东四、石景山、通州、房山、亦庄和榆垡等8个站点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12个月次的同步采样观测,并测定了其中元素碳、有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的浓度水平.利用PMF模型对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源、燃煤、地面扬尘、机动车排放、工业源和建筑尘等,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2%、19%、19%、10%、6%和4%.PM2.5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大风天气频繁、地面扬尘源为主要来源,而夏、秋、冬季均以二次源为主,尤其是夏季二次源贡献达56%,冬季燃煤源对PM2.5的贡献显著提升为25%.污染源贡献也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冬春季燃煤源对郊区点的贡献显著高于城区点,而二次污染源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在区域性积累型重污染日,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均占主要地位,对气态前体物NOx、SO2和VOCs等的控制对PM2.5的减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的3项指标(SO2,NO2和PM10)已不足以全面反映江苏省大气复合污染状况,与公众感受差距较大.通过分析江苏省PM2.5,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状况,综合大气中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外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江苏省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郊冬季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研究分析了北京冬季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颗粒物污染特征,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观测于2013年1月24—31日进行,在西三环城区和大兴郊区使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并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2.5上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浓度.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天气的大气日均能见度低于3.0 km.PM10和PM2.5质量浓度日均最大值分别为675.5和453.4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349.2和260.8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所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通过比较PM2.5上化学成分的浓度发现,在城区和郊区,此次天气形成的共同污染源为冬季燃煤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而土壤/沙尘对郊区污染天气的形成有部分贡献.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对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整理分析了2014年重庆黔江区的PM2.5变化规律。从每个月来看,重庆黔江区2014年PM2.5污染逐渐加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天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废气的排放有关,因此应主要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的出发,降低重庆黔江地区PM2.5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区典型空气污染过程中细颗粒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上海城区2009年10月10~21日期间2次空气污染过程的样品,在对污染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探讨了污染源及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4日的灰霾过程主要由本地排放的污染物二次转化形成,PM2.5占PM10比重超过60%且PM2.5中离子组分含量高.17~19日的浮尘过程中,受北方沙尘影响本市粗颗粒浓度上升,PM2.5所占比重下降,二次离子组分从细颗粒物向粗颗粒物转移且Ca2+浓度上升,同时受到长江三角洲区域秸秆焚烧的影响,细颗粒物中K+, EC和OC含量高.因此,应在控制本地源排放的同时,加强对细颗粒尤其是二次细颗粒污染及其前体物的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10.
室外PM2.5已成为我国第四位致死风险因子,针对目前PM2.5监测数据稀疏无法帮助居民了解其暴露于PM2.5的强度及所在地健康风险的问题,考虑邻近性模型数据要求低、原理简单的特点,文章借助邻近性模型,结合VC++可视化编程语言,采用组件式GIS平台ArcEngine,基于数据服务层、GIS逻辑层、表现层3层结构思想设计开发了顾及空间邻近特征的PM2.5暴露评估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暴露强度区划、受体暴露识别和暴露面积统计4个模块,可在PM2.5监测数据匮乏地区实现区域PM2.5污染暴露强度评估与空间区划、解析受体暴露原因。系统是对我国当前《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受体暴露强度评估"与"受体暴露污染源识别"方法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为监测数据缺失地区制定PM2.5污染防治措施和居民规避PM2.5健康风险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认识宁波市冬季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2013年1月宁波市的PM2.5污染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PM2.5的重点污染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地区及东部沿海,除了受到局地污染源排放的影响外,对比非污染的情况,大气输入和气溶胶生成作用的增强是引起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其中水平传输过程对PM2.5浓度升高的贡献最为突出.气溶胶过程的贡献在近地面(0~80 m)最显著,随着高度升高而逐渐减弱.硝酸盐在局地二次生产的细颗粒物中占主要份额(~70%).对于硫酸盐,局地二次生成所占的比例很低,主要来自宁波局地排放和宁波以外地区的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分别为44%和40%).宁波市的PM2.5污染主要受到来自北向沿岸气团(占比54%)、西北向大陆气团(占比21%)和西向局地气团(占比25%)的传输影响.在西北方向短距离区域传输的作用下PM2.5浓度最高;在我国中东部大范围灰霾天气的影响下,西北向和北向的长距离传输作用也会导致宁波地区的PM2.5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进对京津冀地区大气PM2.5来源情况的认识,于2014~2015年秋冬季在京津冀地区4个郊区站点进行了PM2.5的采样,并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 model, CMB)进行了PM2.5源解析工作。结果表明:二次颗粒物(36%~58%)、交通(8%~26%)、民用燃煤(8%~16%)和生物质燃烧(5%~16%)是京津冀郊区站点秋冬季PM2.5的主要贡献源。其中,二次硝酸盐是大部分站点秋冬季PM2.5的首要贡献源(11%~27%)。不同污染程度的源解析显示,冬季各站点各污染源在重污染天的贡献变化趋势的同步性不如秋季明显,且秋季二次源在重污染天的贡献增加值(47.2~115.7μg?m-3)明显高于一次源(29.5~43.4μg?m-3),但此现象在冬季不显著。对比北京市城区源解析结果,发现郊区燃煤总贡献率较为相似,但郊区燃煤源中多以民用燃煤为主,这说明对于京津冀城郊地区,控制民用燃煤源对PM2.5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7-2019年中卫市环保局提供的环境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中卫市主要污染物的变化及污染物平均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卫市空气污染主要出现在冬、春两季,主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4月开始一直到夏季,中卫市典型的大气污染源为,中卫市中度以上污染主要为PM10污染,大多由扬沙、浮尘天气引起.PM2.5...  相似文献   

14.
华东区域高山背景点PM10 和PM2.5 背景值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彬彬  刘心东  陶俊 《环境科学》2013,34(2):455-461
为了解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大气中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选取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2011年3月~2012年2月PM10、PM2.5为期1 a的监测数据,研究其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背景区域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现阶段PM10和PM2.5背景浓度分别为(23±16)μg·m-3和(18±12)μg·m-3;PM10和PM2.5浓度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即春季>秋季>冬季>夏季,2011年春季武夷山背景点因受沙尘远距离输送影响,PM10和PM2.5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三季;武夷山背景地区主要以细粒子为主,PM2.5/PM10年平均比值为0.76;PM10和PM2.5浓度与气体污染物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PM10和PM2.5可能来源于区域人为污染源的输送和二次粒子转化;2011年4月的污染事件与北方沙尘输送有关,而9月的污染事件主要与华东高污染负荷区的污染物输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国家和地方陆续制定出更严格的地方大气颗粒物排放标准,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又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加强对大气固定源颗粒物的治理,提高除尘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效率,可降低中PM2.5的污染浓度,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与其他除尘技术相比袋式除尘技术在治理大气固定污染源PM2.5污染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为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昆明春季多风时大气PM2.5化学成分组成特征,并对PM2.5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昆明春季常规污染物呈现白天低、夜间高的规律,这种现象与气象条件显著相关;昆明市PM2.5上无机元素的含量在0.001~20.849μg/m3之间,35种元素总和浓度为38.464μg/m3,占PM2.5质量浓度的16.02%,Si、Na、Al、Fe、Ti、K是主要元素,基本上呈现金鼎山东风东路西山森林公园的分布模式;PM2.5上9种离子总和浓度为16.47μg/m3,占PM2.5质量浓度的6.89%,SO42-是主要离子,占总离子的59.02%,后向轨迹模型表明西山森林公园受到安宁、玉溪等工业城市的远距离传输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西山森林公园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土壤扬尘、燃煤源、二次污染源,金鼎山主要来源于冶金制造业、二次污染源,东风东路主要来源于交通源排放、土壤尘、二次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谢敏  区宇波  陈斐 《环境》2011,(Z1):32-34
本文研究了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污染的污染分布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0年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比2006年有所改善;PM2.5/PM10比值时间序列分析表明,3个区域站PM2.5/PM10长期平均比值介于0.639和0.690之间。PM2.5/PM10比值月变化幅度较为明显,最低值0.620出现在7月份,最高值0.737出现在10月份。2010年北方强沙尘暴影响期间,PM2.5/PM10比值变小,比值约为0.354。万顷沙子站3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中,PM2.5/PM10比值差异较大,介于0.586和0.708之间。  相似文献   

18.
台州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之一,在确定未来年空气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应用WRF-CMAQ空气质量模拟系统和排放清单技术,建立以PM2.5质量改善为核心的一次污染物质减排情景和PM2.5浓度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科学评估空气质量目标的可达性。结果表明,台州市一次PM2.5消减对市区PM2.5整体浓度下降不显著,市区PM2.5浓度以二次颗粒物为主。情景三的模拟结果能够达到2020年的目标要求;情景六的模拟结果能够达到2025年的目标要求;情景七的模拟结果能够达到2035年的目标要求。另外,通过模拟可以得出,台州市PM2.5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1年8月-2012年7月环保局(对照点)和钢研所(工业区)两个监测点的PM2.5的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分析了上海市宝山区大气中PM2.5的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并以四次灰霾事件为例解析了灰霾期间大气颗粒水溶性离子特征,以及灰霾期间PM2.5源特征。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是以二次离子为主,因此,二次离子的污染水平可反映PM2.5的污染程度,是主要影响灰霾天气产生的物质。灰霾期间大气条件有利于二次离子的大量形成,更进一步加重大气细粒子的污染。而且,宝山地区大气细粒子污染具有受本地流动源和固定源双重排放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新乡地区年际间冬季PM2.5组分的变化特征和污染来源,于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分别在新乡市区进行连续1个月的膜采样,测定PM2.5质量浓度、金属元素含量及其水溶性离子成分含量,并结合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乡地区2015年和2016年冬季采样期间PM2.5的质量浓度日均值分别为226μg·m-3和224μg·m-3,污染水平较高。观测期间,新乡冬季PM2.5中Cd和Pb金属元素富集明显,富集因子超过1000。且与2015年相比,2016年金属元素(除Ag和Ni)中浓度下降约7.83%~73.33%,富集程度均趋于降低。水溶性离子以SO42-、NO3-和NH4+这3种为主,2016年在PM2.5中占比上升25.1%。综合两种成分分析,新乡地区的PM2.5污染呈现出金属污染向二次水溶性离子污染转移的趋势。综合PCA和PMF源解析结果显示,新乡市冬季有4种主要排放源,即尘土、二次源、工业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2015年冬季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建筑扬尘混合源,贡献率37.46%,2016年主要来源是交通及工业生产中的二次气溶胶污染源,贡献率为3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