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以南方某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ODCr、NH3-N、TN、TP的平均质量浓度为76.88mg/L、16.03mg/L、21.00mg/L以及2.03mg/L。CODCr、NH3-N、TN、TP的累计频率达到90%的质量浓度为97.9、24.03、28.07、3.15mg/L,和同区域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浓度较低。在此基础之上对该污水处理厂水质浓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期望能够为城镇污水处理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油污水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化学絮凝与SBR联合的二段法对采油污水进行处理,采油污水经第一段化学破乳絮凝后,COD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油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第一段处理出水再经第二段SBR处理后COD又得到进一步去除,出水中COD≤60mg/L,BOD_5≤30mg/L、SS<30mg/L、油<10mg/L,达到了油田回注水标准和含油污水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实现废水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3.
对上海市合流制管道雨污混合水及典型生活污水水质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流制管道的雨污混合水尤其是初期雨污水的水质波动大,污染负荷高.随着降雨的持续,雨污混合水的浓度逐渐降低.根据调查,上海市典型居民生活污水设计参考浓度为cODCr300mg/L,BOD51 50mg/L,NH3-N30mg/L;餐饮业污水设计参考浓度为cODCr700mg/L,BOD5200m9/L,NH3-N17mg/L;一般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染源污水设计参考浓度为c0DCr400mg/L,BOD51 80mg/L,NH3-N30mg/L.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浊度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污水中筛选到一株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 (命名为WB 2 ) ,由该菌株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与聚合硫酸铁助絮凝剂共同使用时 ,该微生物絮凝剂对含藻污水的絮凝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微生物絮凝剂浓度为 5mg/L、聚合硫酸铁浓度为 5~ 6mg/L时 ,处理效果最佳 ,浊度去除率达 98.6 % ,色度去除 82 %。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阜新赵大把村六合父母代肉种鸡场为例探讨父母代肉种鸡场生活污水"A/O/O"污水处理工艺应用,[目的]分析种鸡场生活污水的特点.[方法]采用A/O/O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出水平均浓度经处理后COD浓度≤50 mg/L;氨氮浓度≤8 mg/L;BOD浓度≤10mg/L;SS浓度≤20mg/L;即CODcr为0.053t/a,NH3-N为0.009t/a,BOD为0.01t/a,SS为0.02t/a。结论:水质可以满足《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 1627-2008)的直排标准以及《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的旱作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COD、SS及TP去除效果,采用絮凝沉淀工艺对煤矿生活污水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在原水COD、SS、TP浓度分别为185 mg/L、136 mg/L和5.1 mg/L的条件下,PAC或PAFC均可作为絮凝剂与PAM复配处理煤矿生活污水,最优反应条件下的出水COD、SS、TP浓度分别达到63 mg/L、19 mg/L和0.22 mg/L。  相似文献   

7.
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报道了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实验,研究了曝气时间、曝气量和生活污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作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效果较好。曝气2h后,即可达到很好的去除效果,污水进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为300~800mg/L和170~400mg/L时,去除率分别达到90%~70%和90%~88%。进水COD浓度分别为312.6mg/L和530.6mg/L,曝气量0.6m3/h,处理2h后出水COD浓度分别为30.63mg/L和103.92mg/L,去除率>90%,出水达到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因此,以沸石为填料的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低耗、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单体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壳聚糖和稀土联合使用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印染污水处理效果,以羧甲基壳聚糖和硝酸镧为絮凝剂,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和硝酸镧联合使用时羧甲基壳聚糖和硝酸镧的投加量、溶液pH、温度、沉淀时间对印染污水的脱色率、除浊率、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羧甲基壳聚糖浓度为400mg/L,稀土硝酸镧浓度为20mg/L,反应温度45℃,pH2.5,沉降时间为4h时对印染污水的脱色率和除浊率分别是95%、96.69%,COD的去除率80%,氨氮去除率70%;羧甲基壳聚糖与硝酸镧联合使用的絮凝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羧甲基壳聚糖。  相似文献   

9.
天然高分子改性水处理剂在处理油田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改性多功能水处理剂FIQ-C对膜拟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药剂FIQ-C在油田污水中具有良好的絮凝、缓蚀和杀菌性能,当药剂投加量为5mg/L时,污水剩余浊度可降至2.5度以下,缓蚀率达58%,杀菌率高达99%,且各功能的用药量相容,1次投药即可实现3种功效。  相似文献   

10.
张彤  胡洪营  吴乾元  宗祖胜 《环境科学》2007,28(8):1752-1758
再生水中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人体健康.与传统的消毒手段相比,絮凝、澄清、过滤等污水深度处理工艺能有效地控制两虫污染.本研究主要考察了絮凝剂种类、投加量、pH和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污水再生处理絮凝过程中病原性原虫去除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污水絮凝过程中,pH为6~8时两虫的去除率较高,低温条件不利于两虫的去除.氯化铁对两虫的去除率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硫酸铝絮凝和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0 mg/L和2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1.
聚硅酸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制备了不同 Fe/Si含量比的聚硅酸硫酸铁 (PSFS)。比较了不同 Fe/Si的 PSFS的絮凝效果及稳定性 ,实验了 p H值及絮凝剂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 ,当 p H=3左右 ,Fe/Si含量比为 1∶ 2时制备的PSFS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在实验条件下 ,絮凝剂的最佳用量为 8mg/L。  相似文献   

12.
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磁絮凝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确定适宜的磁粉和絮凝剂、助凝剂的加入量,以及加料顺序和搅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并进行了普通絮凝和磁絮凝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含油量为100~200mg/L时,反应最佳工艺参数:磁粉加入量为280mg/L,PFC和PAM加入量分别为25、0.5mg/L,磁粉和PFC同时先于PAM投加,且投加时搅拌速度以250r/min为宜。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发动机超声清洗废水中含有有机油、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呈黑色,COD较高,较难处理。本实验采用化学絮凝法对其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 7.2~8.2范围内,向样品中投入PAC400 mg/L,PAM50 mg/L,氯化钙200 mg/L时,处理效果明显,COD去除率达到96.7%。  相似文献   

14.
The pilot-scale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nd the procedure of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in treating Shanghai municipal sewage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process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optimal running showed that in the reaction tank, the concentration of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MLSS) was 2 g/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 was 35 min, dosage of liquid 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 was 60 mg/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 was 0.5 mg/L. The effluent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ODcr, TP, SS and BOD5 were 50 mg/L, 0.62 mg/L, 18 mg/L, and 17 mg/L, respectively. These were better than the designed demand. In addition, the existence of biological degradation in this system was proven by several methods.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were 2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m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above at the same coagulant dosage. The treatment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was evaluated on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and the results provided magnificent parameters and optimal condition for future operation of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5.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污染物去除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化学生物絮凝污水处理工艺是一种新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在传统的化学混凝的基础上将沉淀池内的污泥回流至化学生物絮凝池,利用化学混凝和污泥吸附的协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铝铁絮凝剂投加量为70mg/L,PAM投加量为0.5m g/L时,COD、TP和SS去除率分别为61.8%、74.5%和74.6%。化学生物絮凝池内污泥富集了未反应的絮凝剂,这部分絮凝剂对污水中TP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化学生物絮凝池内污染物的沿程分析显示,回流污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可促进TP的进一步去除。  相似文献   

16.
生化-氧化偶合絮凝法处理含季铵盐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氧化偶合絮凝工艺处理特种有机废水,研究了在不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0~3000mg/L范围内,经厌氧-二级好氧处理,COD总去除率可达95%,再通过氧化偶合絮凝处理,出水COD可降至80mg/L以下,COD总去除率可高达97%以上,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絮凝作用机理及除油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2种端氨基聚醚化合物Jeffamine-T403和Jeffamine-D230作原料分别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絮凝剂DTC-1和DTC-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产物分子的结构.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对象,通过考察DTC分子结构、投药量和Fe2+络离子浓度对絮凝的影响及Zeta电位的变化,讨论了DTC的作用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与DTC-2相比,DTC-1与Fe2+络合可形成网状超分子结构,故产生的絮体具有较好的网捕作用.金属离子为Fe3+时,絮凝性能较差.DTC-1除油能力强,在 Fe2+的配合下, 20mg/L的投加量可使油浓度从 93.9,404.3, 878.6mg/L分别降至1.1,3.2,6.4mg/L.  相似文献   

18.
厌氧-好氧法处理特种有机工业废水的动态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絮凝、毒性及生化试验,确定了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流程,研究了浓度、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有机废水采用絮凝净化效果不大,且对生化处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系统进水COD为3000mg/L,流量为1L/h时;经过厌氧、两级好氧处理后,出水中COD可降至150mg/L以下,总去除率可达95%以上,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化学沉淀法处理葫芦岛锌厂含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对葫芦岛锌厂含镉废水进行处理,分别考察了反应pH值、添加絮凝剂种类、反应时间、沉淀剂种类等因素对模拟含镉废水处理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对葫芦岛锌厂含镉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镉废水时的合适pH值为11;当采用浓度为5%的FeSO4作为絮凝剂,浓度为10%的Ca(OH)2作为沉淀剂时,对含镉浓度为20mg/L的模拟含镉废水的最佳沉淀时间为15min;对含镉浓度为1200mg/L的实际废水处理后废水中镉离子浓度平均值为0.086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