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劳动者自身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石化企业,检修单位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力量,是直接作业环节的主角,共同承担着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任,他们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检修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彭展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11):I0001-I0001
石油化工企业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深入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确保零事故,必须抓住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这个“牛鼻子”,围绕严细管理、增强执行力下功夫、求实效。  相似文献   

3.
结合行业内安全事故的特点和趋势,对石化企业承包商及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安全引领力、专业安全责任、安全投入、承包商管理、作业安全分析及施工作业监督等环节着手,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研讨承包商及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HSE培训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建立系统的培训模式,培训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企业HSE培训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1培训模式设计HSE培训在保障企业安全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培训活动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与组织。要有效地做好这一工作,应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使HSE培训符合企业的目标。培  相似文献   

5.
针对石化企业安全培训管理现状,分析了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企业安全培训水平的工作思路和前提条件,以及提高石化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水平的具体策略,包括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培训矩阵和课程体系建设、内部培训师选拔和能力建设、开展体验式培训、科学应用培训效果评估等。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某石化企业1985-2012年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原因、作业类型、岗位分布和防护措施等,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20世纪80-90年代是硫化氢急性中毒事故的高发期;检维修作业事故发生率高;违章作业、缺乏安全教育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设备的防腐蚀设计、密闭化生产、加强管理是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石化企业具有点多线长、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恶性事件,因此,做好石化行业的安全工作是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企业内部,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生产过程的全面监管,能有效提高生产装置的安全系数,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本文结合炼化企业生产系统动态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典型做法汇编》一书分为安全文化与管理模式、安全责任、风险管理、安全培训、作业环节与安全行为、承包商管理、专业安全、事故(事件)预防及应急管理等8篇,囊括了来自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炼化企业、油品销售公司、设计施工单位、科研单位等28篇典型经验与做法,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中国石  相似文献   

9.
HSE培训是HSE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HSE培训矩阵的定义以及设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石化企业分级HSE培训的现状,分层次建立了领导层、中层管理人员、HSE专职管理人员、一般在岗员工以及临时作业人员的HSE培训矩阵,以为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石化企业建立的安全生产预测预报系统普遍存在预测指标获取不全和预测模型较为简单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的安全生产预测预报技术方法。该方法结合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以及石化企业HSE管理的实际,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87个三级指标的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指标体系,量化了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内容;通过采用隐患整改率、培训教育、应急演练、安全生产事故等指数进行修正,构建了基于预测指标得分的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指数模型,并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其未来趋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更符合石化企业实际,具有适用性和准确性,能够实现信息化和数据共享,可为国家制定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预测预报技术指导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9年中国石化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以来,极大地增强了全体石化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在实际生产中在岗尽责,遵章守纪,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笔者也发现,还有一些单位和人员对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出现走形式、喊口号、浮于表面的现象。工作中依然出现执行制度不严、工作未尽职、敷衍了事的现象,造成违章操作,生产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事故屡有发生。笔者认为,要实现"我要安全",必须把在岗尽责作为落脚点。"我要安全"从企业角度说是安全发展的需要。石油石化企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的高危  相似文献   

12.
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创造性地执行集团公司HSE管理指令,结合自身实际,引领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在安全理念的培育上着力强调“我要”,在安全技能的训练上着力突出“我会”,在HSE管理实践中重点抓好HSE观察卡等3个工具的运用,在繁重的大检修中下功夫抓好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实现了安全检修。“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双平安,为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害、环保零污染的HSE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有效的企业培训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它能够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工作绩效和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建学习型组织[1]。1石化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分析1.1石化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1管理者对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国石化企业各级管理者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完成生产上,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重视不足。多数管理者思想上明白员工培  相似文献   

14.
石化企业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潜在着极大的风险.既具有作业面狭窄、高处作业交叉集中、用火用电频繁的一般特征,又兼具大型吊装、火灾爆炸、危险品泄漏等重大危险因素.由于作业中不可预见因素多、管理难度大,一旦HSE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各类事故.根据石化企业以往所发生事故的统计,承包商违章或对承包商管理环节失控所导致的事故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承包商进行全过程、系统化的监控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准确识别石油石化企业重大安全风险,研发石油石化企业重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技术。建立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判别标准,确定重大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采用定量计算方法,确定典型事故影响范围,根据影响范围内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建立19类生产装置/设施后果严重性等级分级标准。确定不同生产装置/设施隐患排查要点,建立10类生产装置/设施可能性分级标准。以某油库为例,介绍技术应用方法。该技术可为中国石油石化各企业开展准确的重大风险识别和控制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创造性地执行集团公司HSE管理指令,结合自身实际,引领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在安全理念的培育上着力强调"我要",在安全技能的训练上着力突出"我会",在HSE管理实践中重点抓好HSE观察卡等3个工具的运用,在繁重的大检修中下功夫抓好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实现了安全检修."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与员工的双平安,为实现全年安全零事故、人员零伤害、环保零污染的HSE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石油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泄漏造成的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多发,企业设备、管线与密封件的"跑、冒、滴、漏",以及隐形逸散性泄漏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泄漏造成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泄漏影响装置安全生产和长周期运行,造成经济损失;泄漏容易造成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引发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职工身体健康,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泄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异味扰民引发投诉事件等。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微小泄漏也可能造成大事故。因此,解决泄漏问题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的根本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安全管理三要素(3P),倡导石化企业在设备老化、环境腐蚀、工艺变更、交叉作业等各种复杂环境下,"万变不离其宗",加强对装置、过程和人员三者的管理,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化的企业不缺乏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关键在于能否严格遵守、认真落实这些规章制度。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化工部大芳烃车间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创新,逐渐建立了"六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它把相关的人员、责任进行了有机结合,为制度的实施创造了和谐的环境,为装置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企业传统作业票手工开票出错率高、与设备检维修活动联动性差、过程繁琐等问题,依据石化企业HSE管理体系、作业安全管控及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结合石化企业生产实际,对电子作业票系统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升级,打造施工作业“管控+智能”新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实现了对全厂范围内“7+N”类高风险施工作业的全流程电子化管控,提升了企业施工作业过程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