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安丽娜  赵文廷  杜哲 《环境工程》2019,37(3):132-135
固体地球对大气的净化能力主要受地面透气和透水性能的影响。以气体和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改进大气污染箱式模型,通过不同地面类型的透气、透水性试验,计算和分析了保定市主城区地面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城市房屋建设和地面硬化阻隔了大气与固体地球之间的气和水循环,降低了固体地球对大气的净化能力。保定市主城区混凝土地面和房屋覆盖区地面共占84. 6%,与裸地、水域、草地、林地相比,城市地面气体通量分别降低了82. 1%、81. 9%、83. 0%、84. 2%;水的入渗通量分别降低了84. 6%、0. 0%、84. 6%、84. 6%;水的蒸发通量分别降低了82. 9%、81. 5%、82. 4%、81. 8%。因此,地面类型变化使保定市主城区固体地球对大气的净化能力也相应降低了81. 5%~84. 6%。由此可见,改善城市地面透气和透水性是大气污染防治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针对缺乏经济有效的中低盐废水脱盐技术问题,本试验利用丛枝菌根(AM)真菌增强植物抗盐胁迫能力,搭建AM强化型生态浮床,既探索新的中低盐废水处理技术,又解决普通浮床植物耐盐胁迫能力差、除盐效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AM真菌(Glomus etunicatum)与浮床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建立了良好的共生关系,且侵染不受盐胁迫的影响.接种AM真菌提高了生态浮床处理含盐废水的能力,21 d内TDS、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6. 1%、74. 4%、57. 6%和59. 1%,比未接种AM真菌的普通生态浮床分别提高了79. 2%、36. 4%、32. 7%和37. 6%.从具体盐离子来看,21 d内水体中Na、K、Ca和Mg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4. 4%、61. 3%、57. 4%和51. 9%,相比未接种AM真菌的普通生态浮床分别提高了11. 4%、37. 1%、18. 3%和24. 6%.从植物对盐的吸收来看,AM的存在促进了美人蕉对Na离子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移,这可能是AM强化型生态浮床功能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AM真菌可增强生态浮床修复水体污染的能力,提高脱盐效率.  相似文献   

3.
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矿废弃地上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进行植被重建,从植物生长、营养元素、土壤酶活性、尾矿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研究其对铅锌尾矿废弃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①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促进了植物在尾矿上定居和生长,植被盖度从6个月的2. 0%~20. 0%增长到30个月的62. 5%~98. 5%;生物量从6个月的9. 4~115g·m-2增长到30个月的389. 0~2 358. 3 g·m-2.②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增加了尾矿营养元素含量(有机碳、水溶性碳、硝态氮和有效磷分别增加了6. 0%~93. 3%、1. 3%~49. 3%、12. 3%~214. 7%和2. 7%~81. 3%)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 3~2. 8、0. 1~1. 4、0. 1~0. 6和0. 1~0. 5倍).③添加不同碳氮磷源改良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尾矿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DTPA-Cd、DTPA-Cu、DTPA-Pb和DTPA-Zn分别下降了2. 5%~40. 2%、1. 4%~25. 6%、1. 4%~15. 2%和0. 4%~24. 9%)和植物体内重金属(Cd、Cu、Pb和Zn分别下降了12. 1%~58. 7%、6. 4%~46. 0%、20. 2%~68. 0%和11. 7%~58. 1%)含量.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盖度、生物量与尾矿营养元素和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尾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植物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尾矿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营养元素和土壤酶活性相关性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碳氮磷源改良剂是铅锌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良好的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对3种类型农田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Cd、As、V和Cr的形态、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生长、重金属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膨润土降低了3种土壤中可交换态Cd比例,降幅依次为黄壤(Gy,19. 44%)黄褐土(Sy,13. 85%)潮土(Bf,5. 03%),小白菜地上部Cd对应降幅为Gy(34. 81%) Bf(23. 91%) Sy(11. 11%);与各自对照相比,Bf和Sy中可交换态As比例降低,降幅分别为4. 53%和25. 16%,Gy中可交换态As比例升高了0. 57%;可交换态Cr比例均升高,增幅依次为Sy(31. 30%) Gy(2. 91%) Bf(0. 58%); As、V和Cr残渣态均升高(Sy中Cr除外),小白菜对其吸收也不同程度地降低.膨润土有助于3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Bf中小白菜生物量、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大了147. 55%、80. 71%和124. 31%.此外,膨润土降低了3种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大了速效钾含量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因此,认为膨润土均适用于这3种土壤的修复改良.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福建省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信息系统,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承载网络、逻辑架构、主要功能,加强了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力度.通过省级、市级、县级环保部门和检测站四级集中建设和统一部署,节约了投资,实现了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高度集中,确保了数据与环境保护部的交换和共享.根据两年的运行成果,探讨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草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雷  孙志忠  马军 《环境科学》2007,28(11):2533-2538
实验比较了单独臭氧氧化、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和蜂窝陶瓷催化剂吸附3种工艺去除水中草酸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单独臭氧氧化和蜂窝陶瓷催化剂吸附对水中草酸的去除率分别为37 .6%、2 .2%和0 .4%,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存在显著提高了臭氧氧化降解水中草酸的去除效果.添加叔丁醇的浓度为5、10和15 mg·L-1时,催化臭氧化对草酸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24 .1%、29 .0%和30 .1%,证明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草酸遵循·OH氧化机理,即非均相的催化剂表面强化了·OH的引发.TOC测试结果显示,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工艺可以将草酸彻底矿化,无中间产物生成.反应温度与草酸的去除效果成正相关性,当水体温度为10、20、30和40℃时,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草酸的去除率分别为16 .4%、37 .6%、61 .3%和68 .2%.  相似文献   

7.
周俊  周立祥  刘奋武  任云  王电站 《环境科学》2011,32(11):3400-3404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杆菌及其复合生物沥浸对含固率为3.4%的沼液脱水性能的影响.设置了如下5个处理:①原始沼液(作对照);②4 g.L-1 Fe2+(不接菌);③2 g.L-1S0+25 mL A.t;④4 g.L-1Fe2++25 mL A.f;⑤2g.L-1 S0+4 g.L-1 Fe2++12.5 mL A.t+12.5 mL A.f.考察了不同的处理生物沥浸过程中的pH、Fe2+、Fe3+、总Fe、比阻、毛细吸水时间(CST)、沉降性能及沉降12 h后上清的浊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原始沼液+Fe2+、原始沼液+Fe2++A.f和原始沼液+Fe2++S0+A.f+A.t这3个处理沼液的比阻和CST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综合沼液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以及沉降12 h后的上清液浊度,结合经济成本分析,建议选择原始沼液+Fe2++A.f作为沼液生物沥浸处理比较合理.生物沥浸后沼饼中的有机质、N、P、K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14%、0.09%、0.05%、0.1%,不影响肥效,对沼饼中的重金属Cu、Zn的去除率分别为63.2%和91.3%,同时对沼液中的总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超过了99%.可见,生物沥浸技术为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降解酶酶解聚乙烯醇最优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聚乙烯醇(PVA)降解酶的催化降解能力,对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 XT11-Z90S产生的聚乙烯醇降解酶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VA浓度、温度、缓冲液pH对降解酶活性及PVA降解率的影响.最后,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聚乙烯醇降解酶酶活的3个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得出的适宜PVA浓度、温度、pH分别为1.0g·L-1、50℃、7.0.响应面分析法得出的最适的降解条件为:PVA浓度0.84g·L-1,温度53.5℃,pH值6.8.在最优条件下,PVA降解酶酶活达到了20.3U.mL-1,比优化前的12.2U.mL-1提高了66.4%.且6h后其降解率达到了52.6%.  相似文献   

9.
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的阳离子染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低值的地产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可行性,选用了亚甲蓝、中性红、吖啶橙3种染料,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如吸附剂量、染料浓度、吸附剂粒径、pH值、吸附时间等,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大于4,3种染料去除率高.吸附在12h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或Freundlich模式,吸附过程符合Lan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由此表明甘蓝皮是一种优良的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措施,特别是甲醛、氡、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学校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许多防治措施,如光催化氧化、臭氧净化技术、空气负离子技术、生物净化技术等,以及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在这些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新兴的光催化氧化复合技术.最后指出了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方向,如技术融合、计算机模拟、新型材料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浆纸工业生产企业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且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确定污水处理及深度处理后回用工艺为物理+氧化沟生化+物化法,并在实际工程的调试和使用过程中展开对浆纸工业污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为浆纸污水处理设计及中水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UASB处理高浓度酿酒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武 《环境工程》2001,19(5):50-51
对黄酒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米浆废水进行生物处理 ,由于运用方法得当 ,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正确 ,污水处理工程成本运行低 ,并说明在实际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邵林广  熊峰  杨盼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12-114,117
采用SBR工艺模拟污水厂活性污泥法处理纸浆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法处理纸浆造纸废水效果良好,对NH3-N、TP、SS、COD以及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8%,99%,93%,97%。证明纸浆造纸废水与城市污水混合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粉煤灰及贮灰场系统处理化纤和棉浆造纸污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及贮灰场系统大规模处理化纤和棉浆造纸污水,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可行的。对污水中COD,BOD_5、Zn、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9.0%、81.7%、93.7%和51.3%。  相似文献   

15.
化学氧化—厌氧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纸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denton试剂氧化+厌氧生物组合工艺处理纸浆废水的可行性,确定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的影响因素并对氧化出水进行了有关厌氧生物处理,结果证明采用化学氧化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城市污水处理厂对蛔虫卵的处理效果,利用改良的Bailenger方法,对常州市5家污水处理厂接纳污水和排放尾水蛔虫卵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处理生活区污水为主污水处理厂接纳污水蛔虫卵含量最高,常州市武进城区污水处理厂,平均值93.33个/L;以处理工业区污水为主蛔虫卵含量最低,常州市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平均值13个/L;5家污水处理厂排放尾水蛔虫卵数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蛔虫卵去除率基本可达100%.  相似文献   

17.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延续和必然要求.截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污泥产量接近2 000×104 t/a,大量污泥没有得到妥善处置,严重制约着“长江水质根本好转”目标的实现.厌氧消化与好氧发酵是两种主流的污泥生物处理技术,都已有广泛的应用案例,但是也存在运营不畅的现象.为识别长江大保护中污泥生物处理项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污泥产率及性质,梳理了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及适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产量约占全国污泥产量的40%,污泥产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污泥有机质含量低于55%,pH为中性、总养分含量超过5.0%、重金属含量存在超过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标准限值的风险;高级厌氧消化、协同厌氧消化和高含固厌氧消化等技术的发展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而导致的污泥厌氧消化稳定性低的问题,降低了污泥厌氧消化工程的成本;污泥好氧发酵过程重金属钝化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由于长江经济带污泥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导致的污泥发酵产物出路不畅的问题.研究显示,污泥生物处理技术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适的规划,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可与其他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高效耦合,具有广泛应用于长江大保护污泥处理处置项目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建设生态商洛,加强丹江源头污水排放情况监测,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流入丹江的污水源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和4G技术,对各个排放点安装ZigBee节点对污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经过4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软件部分设计出污水源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PH值、电导率、溶解氧、氮等参数进行实时显示、预警、存储,并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解决丹江源头由于污水排放点分散,不能实时掌控污水排放情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概述了上海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对附近河道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利弊和条件、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以及归纳总结上海已投入使用就地处理技术,进一步阐述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应当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最后从农村环境管理和环保法律的层面,以及处理技术角度,提出了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上海郊区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上海郊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在线监测与人工水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背景数据的收集,制定了系统化的监测方案,实现了区域内各污染物负荷的定量化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在提质增效的"挤外水"中,污水管道入渗地下水的去除可将污水厂水质浓度提高36.01%;工企业污水的污染物负荷贡献率较低,部分企业需在预处理后继续排入污水处理厂;"收污水"中,对水厂浓度提高影响较大的是城乡接合部散排污水,全部纳管收集后,污水厂水质浓度将提高30.30%。同时,雨水管网混流污水与过河管道漏失污水虽对污水厂水质浓度的提高影响较小,但也会带来水体污染的危害,仍需进行改造纳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