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危害研究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职业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卫职技字(2005)第A-003。本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危害研究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职业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卫职技字(2005)第A-003。本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是国家安监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也是北京市授权的"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获得了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认证、计量认证以及3M实验室国际互认等资格,拥有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甲级资质、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甲级检资质。该重点实验室以"中日合作防尘防毒通风技术实验室"和"中日合作呼吸防护用品实验室"为依托,按照尘毒危害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的重大需求,以防尘防毒通风机理与环境控制特性研究、尘毒危害呼吸防护用品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为尘毒防治的理论研究、模拟实验、检测测试、技术与设备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提供实验研究平台,为政府安全监管和事故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的检测、评价以及尘毒危害工程治理等技术咨询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职业危害研究所主要从事职业危害研究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具有职业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卫职技字(2005)第A-003。本研究所研究力量雄厚,拥有多名博士、硕士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6,(9):20-20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内设机构,是国内第一家按ISO/IEC:17025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检测检验机构;于2004年8月获得了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资质;2005年1月获得了卫生部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05年9月获得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是国内第一家按ISO/IEC:17025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目前具有北京市卫生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卫生部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甲级资质,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的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国家级检测机构。  相似文献   

9.
正拥有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和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国际一流实验条件、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甲级资质以及一批以硕士博士为主的工作团队,面向全国职业卫生领域,以推动职业卫生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宗旨,承担职业卫生领域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国内外职业卫生技术交流,为国家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为用人单位提供下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中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监督管理,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权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7年6月26日召开会议,部署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安监总局2015年2月发布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明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现场采样检测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故意减少生产负荷或停产、停机。规范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状况,探讨混凝土搅拌站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措施,保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本文作者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定性和定量的判定混凝土搅拌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对人体的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进职业病危害防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探索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交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水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定于2015年9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4.
职业病危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在各不同阶段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从评价依据、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工程分析、评价方法、对策措施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关系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关系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建立职业卫生监管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安监总局试点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我市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试点为契机,以工业生产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是建立在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的。本文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标准、规范要求,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采样方案和检测方法确定、减少正式检测的工作量等方面,叙述了现场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中的重要性,主要有定性地鉴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正式检测适用的方法,确保检测与评价工作的安全进行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在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评价的法律依据、评价分类、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建设项目安全评价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关系,两种评价工作在法律依据、评价内容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大体相同,评价方法的选择各有侧重。针对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存在的交叉和重复问题、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报告评审规范化管理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光气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和检测,分析确定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主要存在其他粉尘、煤尘、矽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光气、氯气、氨、氢氧化钠、盐酸、噪声、工频电场、高温;检测结果显示:生产场所各工种接触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他粉尘不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仍需完善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玲  刘长青 《安全》2014,35(6):31-34
通过对某企业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对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毒物、噪声和高温的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和噪声超标,成为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20.
孔云明  王懋祥  金芳勇  周朕 《安全》2018,39(11):53-55
了解某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膜用树脂生产企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估职业病危害现状,为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及促进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工程分析、检查表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该企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的用人单位,应继续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按要求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