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采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山东乳山地区1442个M_L1.0以上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重定位后震群震中更加集中,条带状更为清晰,总体呈NW向优势分布;震群震源深度集中在6~10km,其中优势分布深度为7~9km,破裂主要发生在上地壳。通过P波初动法对乳山震群部分M_L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了求解,其震源机制均为走滑型,震源机制的节面A方向与乳山震群重定位分布方向基本一致。综合考虑精确定位结果及较大地震震源机制,初步推测乳山震群发震断层为NW向走滑型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ML3.1级地震震群的活动与矿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出发,结合矿山的开采、抽排水等人为因素,对该地震通过波形对比分析,成因讨论认为:这次地震为诱发构造型矿震。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安阳及邻区研究范围内,地震台网所能接收到的 S-P≤25.0 秒的所有台站记录到的ML≥2.0级地震的P波到时和 S 波到时进行了波速比计算,并对研究区域内 5 次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变化作了空间演化图。从 2001年5月到现在波速比空间演化特征来看,明显出现了低值异常集中区和高低值异常交替区。从时间序列演化特征来看,波速比始终处于低于平均值1.70 以下。根据我们以往对研究区域内波速比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在未来24个月,研究区域存在发生 ML≥5.5 级±0.5 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三个台站所记录到的2011年日本里氏9.0级地震的地震数据,在没有进行去固体潮的前提下进行功率谱分析,获得了地球球型自由振荡振型,通过与PREM模型相对比,发现所提取的94个振型,包括76个基频振型(0S0,2S0~0S76)和18个谐频振型,与理论值的误差很小,所有数据的平均偏差为0.14%。文中发现该地震激发的0S2,0S3,0S4和1S2自由振荡振型有明显的频谱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5.
S波分裂方法在荣昌地震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S波分裂方法的基本理论,在地震分析研究中的计算方法,以及在荣昌地震研究中的一些初步应用.作者选取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重庆荣昌单台数字化波形,利用S波分裂方法进行处理,从而求得该地区不同时段应力的优势方向以及S波延迟时间,为地震预报和区域应力场研究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地区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M9.0地震前后地震b值的计算.我们得出这一地区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前后的地震b值的变化曲线.计算得到在地震b值变化的各阶段中各级地震的数目占各段地震总数的比例.得出在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前后,这一地区中、强地震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记录地震分析中的一个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远震S波到时减P波到时(或极远震PP到时减PKP到时)之差与地震最大面波到时的关系,来推测一个地震发生后,只要震相S、P(或PP、PKP)已确定,就能推测最大面波的到时。反过来,最大面波到时一定,就能基本确定S(或PP)波到时的大致位置,再根据其它震相在S(或PP)波前后出现的规律,从而可靠的分析地震,在地震速报和震相分析当中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怒吼的巨浪——海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地球以重创的"311"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至今令人惊魂未定,海啸这一名词则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点击和热议。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或风暴等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现象。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被称为"tsunami",该词源自日语"津波",  相似文献   

9.
地面破坏效应强烈和地震地质灾害严重是汶川MS8.0地震震害效应的显著特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还受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论文结合北川县场地条件的分析,对汶川MS8.0地震中北川县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关系表明地震对次生地质灾害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与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西宁及邻区1900年以来M≥5.0、1970年至今ML≥3.0地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活动规律,认为研究区近2~3年内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具备发生M5~6级中强地震的条件,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康定断裂,并初步判断该地震可能为一次强震的原地复发事件。同时,综合地表变形特征及震害特征等情况,认为此次康定地震没有出现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其造成的房屋震害与建筑物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右江地震带中部4个潜在震源区为例,利用综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函数值的不确定性对50年超越概率63%、10%、2%水准下自由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揭示了不同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对50年超越概率63%、10%、2%水准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综合选取提供借鉴,有助于提高右江地震带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虚拟测震台网技术在蚌埠市地震局的应用,从监控能力、快速响应、定位结果可靠性、优缺点等方面反应了其应用情况。虚拟测震台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蚌埠市地震局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块体的东缘、南缘、西缘均发生过8级强震或多次7级以上地震,而北缘历史上仅发生过1次7级地震,可见块体周缘的强震活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中强地震活动的时间、空间差异也较为显著,1929年以前,块体北缘没有中强地震记录,而块体东缘、南缘、西缘却是中强地震的丛集区域,1929年以后,块体周缘的地震活动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多种迹象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特别是西北缘的地震危险趋势将进一步加剧。b值空间扫描结果显示该区域也是低b值高应力积累区域,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历史中强地震均发生在这些高应力积累的区域。在关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同时,也应特别关注超长平静区内蒙古临河至晋冀蒙交界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系统中最前沿的单位——地震台站,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地震局延庆地震台的成绩、管理思路和经验,对全国地震台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的无限介质中震源激发地震波的理论公式模拟了给定点的 地震图,分析了地震波的各项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系统中最前沿的单位——地震台站,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地震局延庆地震台的成绩、管理思路和经验,对全国地震台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按照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常用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抗震设防标准不能满足需求。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河南省范围内,选择了已开展过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50个场点,设计了两套概率水准,对每个场点进行地震危险性,借用每个场点50年超越概率100k的场地放大系数,计算各超越概率水准下的地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综合确定河南省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地震烈度及其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烈度概念的双重内涵和烈度评定的模糊性、综合性、平均性和主观性等特点,评述了烈度评定相关的国内外动态。建议区别地震动、房屋震害和地震地面破坏三类不同的物理现象以分别描述地震影响和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20.
地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台站的管理必须适应这个巨大的变化.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基准台的实际情况,探讨台站管理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坚持监测与科研同步进行,既要产出优质资料,又要充分使用资料,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台站的整体科研水平;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加强领导,搞好团结;要拓宽台站的服务范围,增收节支,努力改善台站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台站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