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充市地质灾害分型及致灾雨量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充是四川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探索雨量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进行提前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2000—2017年南充228个加密自动站和大监站观测资料,结合地质灾情数据,使用基于衰减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与降雨强度(I)-历时(D)关系阈值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致灾降雨类型进行分型判断,开展不同时效雨量阈值研究。分析发现:大约有72.6%的地质灾害是主要由降雨因素诱发,其中主要由短期降水引发的占77.3%。短期和中长期降雨型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分别为西北部和偏南地区,而西北部地质脆弱山区和水库流域对短时强降雨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衡阳气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及预报效果验证情况。在Delphi环境下以Server2003为基础数据库,以Serfur为图形绘制工具完成了系统开发。系统以遍及衡阳的近300个自动气象站的降水实况资料及日本每天2次(08、20时)滚动数值预报产品为原始数据,通过模型计算未来24小时衡阳各乡镇出现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并自动形成预警服务产品。从2012年6月11日的地质灾害监测效果来看,系统能较好地监测气象地质灾害的发生,但由于数值预报精度不够,监测点预警危险系数粗放,放大了系统空报率。  相似文献   

3.
以成都龙泉山区某输油管道为例,对途经山区、低山丘陵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管道的地质灾害、社会稳定、潜在隐患等几个方面风险进行分析与完整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输入,提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应对的实用办法。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深圳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候条件等地质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总结研究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深圳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工作、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创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设计和管理水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时间序列分析及Monte Carlo方法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阐述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Monte Carlo(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降水预报的实例之中。时间序列分析是对降水资料进行观察、研究,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时间序列向外延伸,从而获得序列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变量的预测值,精确的预报每一时段的降水量。蒙特卡洛方法是根据降水资料,提取研究区年降水量变化所蕴含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性,建立伪随机数与样品值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未来降水量进行预报,结果反映了预报时间内降水的总体特征,而不能精确到具体时间段。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用于同一地区年降水量的预报,对比结果,探其原因,分析其各自特点,进而得到更精确的预报值,对该地区水资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歙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县是安徽省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区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概括歙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影响的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地质条件及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结合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判定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等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个区,从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地段和重要隐患点,使地质灾害的减灾防灾工作的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出最大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针对泰安市泰山区地质灾害分布特点,进行区内地质环境特征和危险性分析以及综合危险性指数(含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和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计算,对区内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将泰山区划分成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等4个等级,为今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江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以及预警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获得的成功,对类似条件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赣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州市地质灾害发育广泛、成因复杂,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影响深刻。在对赣州市地质灾害情况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确定斜坡几何形态、斜坡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岩组等6类影响因素作为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评价指标;根据专家经验,结合地形地貌等因素,以250m×250m网格尺寸为单元获取指标数据,利用信息量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开展了赣州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研究;根据分区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3个区及11个亚区,该分区结果与地质灾害实际调查结果基本相符,表明利用信息量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对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岩溶以覆盖型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穿越浙西北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地质灾害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出现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给高速公路的勘察、施工与运营管理带来了较多困难。以浙西北在建杭长高速公路为例,在对线路穿越段基础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认知、勘察成果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公路工程建设对岩溶地质环境扰动的特殊性,构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模型,对在建杭长高速公路的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路段全长30.42km,累计分别有1.978 3km、0.404 0km和0.382 4km穿越岩溶塌陷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需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进一步的预防及治理工程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浙江省及临近省份覆盖型岩溶区高速公路工程的规划、建设与防灾减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信息量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唐川  冯毅 《地球与环境》2013,41(2):173-179
四川省通江县是遭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的地区,尤其是2011年9月17~18日,通江县发生了持续强降雨,据通江县气象局资料,两天降雨量达到362mm,造成大规模洪灾,并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本文利用ARCGIS平台,选择年降雨量、海拔、坡度、坡高、植被覆盖率、河流侵蚀及人类工程影响七个影响因子,采用AHP-信息量模型对通江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合理可靠的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对通江县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对类似区域的危险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急需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基于Arc GIS分析筛选后选取了坡度、坡向、岩性、地貌、水系、道路、构造、工程切坡强度、最大24 h降雨均值为评价因子。运用信息量模型进行了易发性区划,将北流市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易发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7. 75%、21. 83%、29. 38%、14. 44%、6. 58%。从评价成果知,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坡度为0~23°;坡向为西北、北、西南和南;地层岩性为岩浆岩类;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和丘陵盆地;工程切坡强烈且未加以防护区域;水系、道路和地质构造发育等特征区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线下面积进行检验,结果为73. 6%,说明分区结果合理,能够为北流市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范围广,灾情较严重,危害大。除自然因素外,各种社会因素对灾荒的严重程度也有直接影响。在军阀混战、赋税繁重、政治腐败、土匪横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防灾、救灾水平较为低下,民间赈灾杯水车薪,灾后恢复难度大。整体上防灾、救灾水平较低,人祸不亚于天灾。  相似文献   

14.
韶关市地质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粤北地质地貌、气象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分析,探讨了韶关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发育规律,认为地质灾害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并指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方法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综合物探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救荒是明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荒政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明太祖从灾害防治到灾害赈济,从赈灾官员的选用到对吏治腐败的整治,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法律条文。从这些法律条文中可以概括出明太祖的荒政立法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防灾与减灾中的立法;二、救灾中的立法。朱元璋通过荒政立法,一方面惩治了救灾中的腐败,提高了救灾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灾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得到国家的救济,使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得以减轻,为明王朝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安龙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该县境内山地、丘陵地貌发育,地形切割较强烈,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复杂。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使区内生态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和严重危害。本文分析研究了因降雨为主引发的滑坡、崩塌,因岩溶充水矿床疏排地下水所引起的岩溶塌陷,因矿山企业采矿形成的采空区为主引发的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地质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不稳定的开放系统,其变化就构成了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致灾程度与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针对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衡阳市酸雨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彻底了解衡阳市降雨酸化现状,在衡阳市区设置3个监测点,2001~2005年间对市区内每月选取1~2个样品测定pH、电导率、降水量、SO42-、NO3-、F-、C1-、NH4+、Ca2+、Mg2+、Na+、K+等指标.结果表明:衡阳市酸雨呈现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迹象,为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分析表明市区内酸雨频次有上升的可能,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依托GIS技术,采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早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综合分析早稻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绘制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并分析了衡阳市早稻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衡东县早稻洪涝灾害风险等级最高,祁东县早稻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