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根据所安装防范现场最低、最高温度,最低、最高湿度和其持续时间,选择工作温度、湿度与之合适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若环境过低时则可选择使用专用加热器,以保持探测器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得出聚集用火下建筑物天花板平面热探测器响应温度的计算公式,采用PyroSim 2015软件进行建模,在模型天花板平面内设置一系列的热电偶代替热探测器监测温度变化,在热释放速率(HRR)分别为1,5,10,20,30 kW和天花板高度分别为3,5,7 m的条件下进行15次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数据分析、处理及拟合。研究表明:羽流中心线处温度远高于其他位置;羽流中心线处响应温度随着天花板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HRR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其他位置处响应温度随着天花板高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到羽流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降低,且与HRR和到羽流中心线的距离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结合室内全年最高温度及补偿温度,建立出聚集用火下热探测器响应温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选择、设置分散用火建筑物天花板内的热探测器,确定其测量响应温度数值,采用PyroSim软件建立分散用火建筑模型;在模型天花板平面内布置一系列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偶,在热释放速率(HRR)为1、5、10、20、30 k W/m~2,天花板高度为3、5、7m的条件下分别进行15次数值模拟,并处理、分析、拟合模拟数据;最后,考虑室内全年最高温度及安全温度,提出分散用火建筑物内热探测器报警温度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分散用火建筑物天花板平面内温度分布均匀,温度与HRR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天花板高度差下HRR越小,温度变化幅度也越小。  相似文献   

4.
生产环境因素的好坏,不但影响着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而且与生产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因此将工作与生产场所的环境治理列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范畴来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从客观情况来看,影响安全生产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湿度、照明、噪声、气味、色彩五个方面。温度湿度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人机系统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气候炎热的日子里,温度高,空气湿度也相应比较大,并逐渐趋于饱和的程度。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人,其身体皮肤表面的汗液蒸发就逐渐减少,使人感到闷热难耐。不适乃至疲惫和头晕,在生产操作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潮湿巷道风流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矿井风流与围岩热湿交换理论的研究,提出理论上更可靠的风流温、湿度计算方法,编制了模拟解算矿井风流与围岩热湿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解算出潮湿巷道风流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通风时间、湿度系数等参数对风流温度及湿度变化规律的影响;沿风流流动方向,风流温度及湿度不断增加;巷道风流温度及湿度随着通风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通风时间越长减小的幅度越小;围岩壁面湿度系数对风流温度及湿度的影响较大,其他参数不变时,壁面湿度系数越大,风流温度越小,风流湿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IG541气体灭火系统的优点,以某改造机房为研究对象,分析确定了防护区电气火灾规模及其发展趋势。运用FDS数值模型,对防护区IG541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效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发生137 s后,感温探测器动作并联动触发气体喷放;系统启动97 s后,防护区内火灾熄灭。模拟过程中,防护区内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为320 k W,最高温度可达47℃,氧气浓度最低为12. 2×10-2mol/mol。  相似文献   

7.
正确地测定通风管道或废气排出口烟尘浓度;对于掌握工业废气排放状况、评价除尘净化设备效果、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取得比较准确的管道烟尘浓度值将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例如:采样滤料和滤料夹形式的选择和制作,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确定,烟气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等)的测定,以及因烟气温度、湿度不同采样时应采取的措施,等等。在这些方面,中国医科院卫生研究所等单位做了许多研究和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无  相似文献   

8.
针对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而又缺乏理论补偿公式的情况,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NDIR的可燃气体探测器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温度补偿通过硬件补偿带来的探测器体积大、重量增加的弱点;与已有的软件补偿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数据进行训练、学习获得温度补偿模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使得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
阐述综放工作面微气候的特点,即综采工作面的温度、湿度、煤尘等普遍偏高的情况。指出微气候的各个指标对于工人操作可靠性的影响;利用人因学原理分析了综放工作面温度、湿度、风速和煤尘对于工作操作可靠性影响的机理;强调要将综放工作面微气候中的温度、湿度、煤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针对不同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改善井下综采工作面微气候,提高工人操作可靠性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做好运输一线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选择车辆、车务、电务、工务和机务系统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以其2015—2016年体检数据为研究资料,分析了各系统"三类人员"健康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三类人员"总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64.9%),车务系统最低(6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53.1%),车务系统最低(45.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为车辆系统最高(32.2%),工务系统最低(22.1%);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机务系统(47.6%),电务系统最低(39.6%);甘油三酯异常率为工务系统最高(69.0%),车务系统最低(65.8%);舒张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93.8%),车务系统最低(78.2%);收缩压异常率最高为车辆系统(80.8%),车务系统最低(68.6%)。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动车配餐基地快餐盒饭、食饮具、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隐患,改进、提高快餐盒饭卫生质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2011—2013连续3年快餐盒饭、生产食饮具、生产环境跟踪检测,将HACCP管理手段应用于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采取纠偏措施。结果 2012年春季快餐盒饭出现检测不合格峰值,随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食饮具年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合格率最低;不同地点检测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碗、米饭传送带、热包传送带合格率低;样品分类检测合格率有显著差异,温度与湿度合格率最低,其中米饭包装车间最低。盒饭保质期限、食品加热中心温度、食品速冷温度、包装车间温度是关键控制点。结论实施HACCP管理后食品检测合格率逐年增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潮湿引起感烟火灾探测器误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潮湿现象成为典型的火灾探测误报源 ,在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中 ,通过收集水沸腾形成的水雾进行加湿 ,研究了冬季与夏季潮湿环境 ,对散射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发生误报影响。通过比较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其附近湿度变化曲线 ,从原理上分析了误报发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 :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水蒸气较易形成液态小水珠 ,容易导致感烟探测器误报警 ,而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 ,这种情况较难发生。对相对湿度较高或达到饱和湿度 ,以及非火灾因素的雾气或微细水珠 ,对感烟探测器可靠性的影响 ,开展下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液冷头盔     
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具有炎热季节长、湿度大、太阳辐射强等特征,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1℃以上。 炼钢工人、汽车驾驶员、飞机驾驶员等需要降温保健,以利工作。 通过配带液冷头盔达到降温的效果非常显著。可带走人体在安静时30.94%~48.3%的代谢产热,降低身体的热紧张度54%~72%,明显改善主观感觉和降低身体的皮肤温度。  相似文献   

14.
粉尘爆炸事故统计表明,部分爆炸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设备最高容许温度超过或达到了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近40年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工业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研究复杂条件下着火温度的必要性.同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分析验证实验结果,以便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5.
足部保暖和鞋用保温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温度、湿度、辐射温度和风速是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四个环境因素,加上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和保暖服装,构成了人体的热环境。人体要保持舒适,其核心温度不应高于37℃,皮肤温度不低于33℃。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镁铝合金粉尘非预混燃烧特性,在传统哈特曼管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改进,采用模拟试验与CFD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别从粒径、质量流量和空气湿度3个方面对镁铝合金粉尘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80μm、120μm、150μm及270μm镁铝合金粉尘的平均反应温度分别为2 349.8 K、2 253.7 K、2 167.3 K和2 094.7 K。当粉尘质量流量一定时,单一颗粒粒径越大,颗粒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则越小,燃烧反应温度越低;镁铝合金粉尘燃烧分为富氧和贫氧燃烧,粉尘与空气质量流量比45.54∶100为镁铝合金粉尘富氧与贫氧燃烧的临界点,当空气质量流量大于粉尘质量流量10倍时,氧气与镁铝合金粉尘接触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于点火温度,不足以支撑燃烧反应进行;当粉尘质量流量大于空气质量流量10倍时,氧气含量过低,同样不足以支撑燃烧反应进行。空气湿度越大,燃烧反应最高温度越低,燃烧反应平均温度会出现先增后降的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抛光、打磨等工序中的防燃、防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煤油共生矿区含油煤尘最低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选取3种含油浓度不同的煤样,采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定系统,研究含油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含油浓度、喷尘压力及煤尘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油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较不含油煤尘显著降低,且随着煤尘含油浓度的增加,煤尘中挥发分含量增多,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降低,爆炸危险性增强;低含油浓度煤尘,煤尘受原油挥发分影响较大,在含油浓度为5.7%,4.3%且质量浓度为1364~4550 g/m3时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喷尘压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5.7%,4.3%含油浓度且喷尘压力为0.05 MPa时煤尘MIT随煤尘质量浓度增加先降低后缓慢升高。高含油浓度煤尘,受煤尘团聚现象影响较大,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喷尘压力的增加而升高,随煤尘质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再缓慢减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典型易燃烟煤的着火特性,预防和控制煤尘爆炸,采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装置和同步热分析仪,分别研究崔木长焰煤、东荣二矿气煤、察哈素不粘煤和丁集焦煤4种烟煤在不同条件下的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和煤尘热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煤尘云浓度从0.90 kg/m3上升到5.99 kg/m3时,4种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先降后升,在1.50 kg/m3煤尘云浓度时,4种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均达到最小,分别为450,580,610,620 ℃。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煤的着火温度、峰值温度、燃尽温度和煤样最大放热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失重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5~20 ℃/min的升温速率范围内,崔木长焰煤、东荣二矿气煤、察哈素不粘煤和丁集焦煤热解过程中的最小着火温度分别为354.17,404.37,443.18,484.13 ℃。4种烟煤的最低着火温度和热解过程中的最小着火温度有相对应关系,研究结论可为以上4个煤矿的具体煤样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漏电流探测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和单放射源离子感烟探测器分别监测电缆的绝缘状况、运行温度和可能进入隧道的外火源。三种探测器在电缆隧道内组成传感器阵,利用微机采集各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可以进行火灾征兆的前期预报。  相似文献   

20.
被动红外探测器是一种在安防工程中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探测器.但要其正常使用,既要防止漏报,又要减少误报,特别是如何将误报现象降到最低的限度是一个摆在广大工程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要了解被动红外探测器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技术特点,从安装、调试、使用等各个环节,按照探测器的基本技术特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探测器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