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山市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唐山市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已有排放源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唐山市钢铁企业多个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了符合空气质量模型要求的污染源输入数据,建立钢铁行业和主要防控因子污染源数据库。结合唐山市各县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利用GIS技术,将不同污染因子的排放进行空间分布,最终形成准确完善的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介绍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排放源清单建立的方法体系,为京津冀地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2020年大气污染物区域削减计划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TSP是唐山市中心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根据唐山市大气监测数据,对TSP的污染状况及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依据唐山市大气污染控制多年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污染控制措施经济技术的进展,提出综合治理达标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唐山市1976-2005年各县年降水序列,分析了该市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的灾变预测方法,对各县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进行未来25年唐山市各站的干旱年预测。利用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对各模型分别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以对唐山市各县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据唐山市大气中TSP、PMl0监测数据、TSP源解析研究结果、对比实验结果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唐山市中心区大气颗粒物的结构组成和时空变化规律、颗粒物的粒径与空间分布及天气背景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得出唐山市中心区大气颗粒物的结构组成和污染特征,并提出了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水对玄武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南京玄武湖1997年-2010年的水质变化,以及生态补水与玄武湖水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湖于1998年实施生态补水,随着生态补水的持续运行和生态补水量的不断增加,玄武湖水质得以显著改善,其水质类别由生态补水前的劣V类水体转为V类水体,并接近于Ⅳ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重度富营养化水平转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目前玄武湖主要营养物质来源于生态补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湖区TN浓度与生态补水中TN浓度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历经3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现已基本结束。此次污染源普查中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污染源基础性数据,合理开发这些数据,对提高环境监察、项目审批、污染源治理及减排等工作,对加强环境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结合唐山市的环境管理工作,阐述了利用普查成果,可对唐山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唐山市应用微机对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控制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自2009年开始,以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北京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指数(EcologyCivilizationIndex,ECI)研究小组开始对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进行研究,并推出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监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监测的科学内涵,明确了生态监测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目标是认识反映生态系统的状态和演变趋势,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深入分析了中国生态监测存在的5个问题:生态监测缺乏统一管理,部门间任务存在交叉和重复;生态监测技术不够规范,信息整合与利用困难;生态监测网络松散,国家级生态监测网络建立缓慢;环境监测法律依据不足,法制保障力度亟待加强;生态监测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亟待建设。最后,从国家现实需求、生态监测现状以及监测技术发展的历史规律,探讨了未来中国生态监测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测试方法测定了某大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土壤中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利用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指数法对其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8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Cd超标最为严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只有Cd、Hg存在一定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中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到强污染。潜在生态指数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样品Cd的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高,轻微、中等和较高风险等级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3.7%、31.6%;其次为Hg,有89.5%的土壤样品中Hg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10.5%的土壤样品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土壤样品中As、Pb、Cu、Ni、Zn、Cr都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Cd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污染和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Hg,说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土壤已受到个别重金属的影响。虽然目前尚不存在饮用水源地水体受污染问题,但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提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并对三种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促进源头区、重点山区、水源涵养区的生态良性循环发展 ,全面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学与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景观生态的阐述,在讨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生态学成为荒漠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景观生态学在荒漠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张世军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1):31-33,38
通过监测和田地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生态效益的结果表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由于项目区风速降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减少,提高了植被盖度,降低了风蚀量,促进了成土作用的进行,从而逐渐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4.
对在滩涂湿地建立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调查研究,用生态方法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各物种和生物体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滩涂湿地污灌系统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期望能够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滩涂湿地的开发利用以及滩涂湿地生态系统起到较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Natural capital models attempt to re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s and ecology either by conjoining models and theories from each discipline or by finding a type of phenomena that can be meaningfully measured by both fields. The developmentof a widely accepted model which integrates economics and ecologyhas eluded researchers since the early 1970s. This paper offers an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some of the conceptual problems or obstacles that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natural capital models. In particular, the disciplinary assumptions of economic science and ecological science are examin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assumptions are antithetical. H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ective and acceptednatural capital model will require that economics and ecology reconsider their self-conceptions as sciences. For the purposes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policy, the paper cautionsagainst confusing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economic models accord with ecological models with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economic activities accord with ecological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6.
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一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明确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和生态脆弱区域是评价区域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施综合措施的关键步骤。本文分析了新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和生态脆弱区域。结果表明,水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耕地资源危机及森林减少等是限制新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子;干旱绿洲-沙漠过渡地区和内陆河(湖)流域为重点生态脆弱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为河流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明管理方向。基于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经验,构建了以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三水”为系统层,包含水质、富营养化、水生生物、生境状况和水资源5个指标层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计算河流健康得分。以大运河(天津段)为例,评价结果显示,大运河(天津段)总体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该评价体系考虑了多项影响河流生态功能的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同时能够为河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头屯河流域在主要河道上修建2处拦河水库及多处引水工程,虽然每年不同程度,周期性向拦河控制性工程以下河段下泄河道生态水量,但是尚未分析论证下泄的河道生态水量及下泄周期是否满足全年河道生态需求。尤其在枯水季节头屯河水库下游往往干涸断流,洪水季节易发污染事故,河道生态达不到预期保护效果。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及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成果作为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河道两库联合调度、合理利用,维护水生态、保障河道基流量等方面进行工程、调度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研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主流水生态评价项目中采用的生境指标,统计了14个类型生境指标的使用频率,并针对不同的河流类型,筛选出物理形态特征、河岸带状况、生境组成、生境复杂性、人类干扰和水质状况等6个类型的11项评价指标,推荐作为长江流域河流生境评价指标.随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国外水生生物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