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京市十字河为例,开展黑臭河道水体整治技术方案研究,研究出适用于苏南河网地区的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包括控源截污、生态清淤、引水活化、景观绿化等。综合整治效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有效拦截进入河道水体的污染物质,改善河道水质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太湖流域河网地区的黑臭河道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外港河为例,研究了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从点源治理、内源削减、面源控制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城市密集区黑臭河道治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做好黑臭水体治理,需全面掌握水体污染特征。依据2019~2020年间英洲海城区段黑臭水体监测数据,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和黑臭水体程度,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监测指标间相互关系,找出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整治工作的开展,2020年英洲海城区段各监测河段水质总体表现为优于2019年。监测指标中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氨氮浓度与河道黑臭状况均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与氨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溶解氧与氧化还原电位、透明度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在黑臭水体评价中的作用依次为:氨氮>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透明度。可知,周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是导致黑臭水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后续黑臭治理需加强监管,降低水中氮营养盐浓度,利用生态修复措施实现英洲海城区段长治久清。  相似文献   

4.
城市黑臭河流不仅破坏景观、散发着令人难闻的气味,更会破坏河流原本的生态系统。以深圳龟岭河为例进行研究,采用截污控源、内循环改造、曝气增氧和生物膜系统构建的组合工艺治理该黑臭河流。结果表明:治理后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DO)、氨氮(NH3-N)和总磷(TP)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体标准,氧化还原电位(ORP)大幅度提高,黑臭现象得到消除。该工艺对黑臭水体水质提升实际有效,具有较高的技术实施特性,为黑臭河流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当前常见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并探讨了新型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调节作用,滇池畔的昆明城享有"春城"的美誉。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昆明城市发展的影响,入滇河道大量成为黑臭水体,导致滇池水质遭到破坏,直达劣V类,蓝藻全面爆发,整个滇池水体发臭。90年代中后期,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着手对昆明入滇河流及滇池进行治理,至今已持续投资500多亿,35条入滇河流及滇池水质有所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民间视角对政府的水环境治理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水质黑臭直接影响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准确识别城市黑臭水体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GF-2 PMS数据,利用TSUWI(Two-Step Urban Water Index)指数提取研究区水体分布,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影像的黑臭水体归一化比值指数BOI和NDBWI值,采用面向对象的最优特征选择搜索算法SEaTH(Seperability and Thresholds),确定黑臭水体与一般水体的4个分离特征,构成特征空间,利用K-mean算法进行多特征聚类分析,进行黑臭水体的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南京市研究区范围内共有6条河道15段存在不同程度的黑臭情况,面积约为0.38km2,占城区水域(剔除长江南京段面积)面积的1.98%,经实地调查验证,黑臭水体的识别精度为81%。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监测与评价,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文章综述了我国黑臭水体底泥处理现状及风险,揭示了黑臭底泥形成的原因及消除黑臭的机理,提出了一种无需清淤就可以消除底泥黑臭的原位处理技术。文章还列举了我国采用原位修复技术的成功案例,综合分析了原位治理技术的优势,展望了原位治理技术在我国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水体黑臭治理的基本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水体黑臭已经成为继雾霾之后公众关注度较高问题。消除城市水体黑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也是现阶段向水污染宣战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现状、问题与成因、整治存在的难点,从工程治理、管理和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城市水体黑臭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滏阳河衡水市区段严重的黑臭污染给两岸的居民造成了工作、生活舒适性的威胁, 严重破坏了周围的环境景观.本研究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以滏阳河衡水市区段沿岸人口较稠密的21个居民区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调查居民对滏阳河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衡水市居民为改善滏阳河水体黑臭的平均支付意愿是 66.82元/(户·年),全市总支付意愿是633.8万元/年,说明全市人民对滏阳河的治理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  相似文献   

11.
<正>"水体黑臭是城市水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不仅破坏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四川省广元市环保部门认为,黑臭水体整治不仅要治污,还要修复水生态环境。广元市有"治理黑臭水19条",治理成效显著。10月8日早上8点,广元市利州区上西街道办事处皇泽寺小区外,连接嘉陵江的沟渠韩家沟,一汪清水在缓缓地流淌,家住皇泽寺社区的居民韩陛环正在沟边跑步。而在去年,别说在沟边跑步,就连路过都要绕道走。这是广元落实《水十条》,治理黑臭水体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染严重现状,对比研究典型的生物技术—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对实际城市黑臭河道的处理效果。实验证明,在投加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反应15d后,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水体COD、NH_3-N依旧为劣V类水,但经过酶制剂处理后的水体提高至Ⅳ类水,COD、NH_3-N去除率分别为90%、77%,嗅味、色度有效消除。经过45d的处理后,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水体河道水质可由劣V提高至类V水,SCOD、NH_3-N去除率分别为58%、70%,异味消除,但色度不降。结果显示,使用酶制剂对黑臭河道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海安市经常召集相邻的姜黄河、西红星河、栟茶河、白娄河等交界河两岸镇、村"河长"工作协调会,推动河两岸"河长"履职尽责,探索出了交界河道长效治理新路子。今年以来,江苏省海安市采取扎实措施,压实"河长"(段面长)责任,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1—3月,江苏3个省考断面平均水质优Ⅲ比例为100%,同比上升66.7个百分点;12个市考以上断面平均水质优Ⅲ比例为100%,同比上升91.7个百分点;国控北凌新闸断面平均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体黑臭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一项重要环境问题。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体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水体黑臭产生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了治理建议,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工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治理黑臭河流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人工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是一种辅以曝气复氧的生态处理工艺。本文介绍了人工曝气生态净化系统的构造、净化机理及其在治理福州白马支河的成功应用。近一年来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黑臭河流的净化效果好,同时还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适合于城市景观河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救救江南水乡的中小河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江南水乡的中小河流(全国亦如此)已因人为破坏处于灭绝之境。虽然我国的水利采取“分级管理”的原则,然而实际上,近20年以来。乡村毛细管河流的疏浚工作,不但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而且已被作为倾倒各种废物的天然垃圾箱,致使这些河流从量变到质变,从清澈到黑臭,最后被消灭为止。这种状况如再不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成因眼下,中小河流、毛细管河道受到至少10种人为因素的侵蚀和破坏:l、固体废弃物入河。人们将生活垃圾、部分工业废渣、白色塑料等固体废物随意倾倒到河中,日积月累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正>徐国忠成了企业家河长第一人,如今,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不是去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去厂区附近的兴隆河转一圈,检查河道水质情况。江苏武进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江苏"263"(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让武进在生态文明建设大潮中承担着"生态引领"重任,机遇和挑战不得不激发武进人打响共同治污、消灭污染的攻坚战决心。855条河流(湖泊)覆盖全区,绝不能污水"围城"!治水成了首战目标,消灭黑臭河流是关键。消息刚刚传出,引发一些主宰经济建设发展命脉的企  相似文献   

18.
生态浮床及辅助技术治理汇丰河黑臭水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生态浮床为核心,辅以微曝气复氧、纳污减污栅和人工介质等多项技术,对上海市汇丰河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工程取得了预期效果,水体透明度由原来的平均小于20cm增加到平均50cm以上,主要水质指标NH3-N、TP、CODMn的最大净化率平均分别达到了69.9%、80.7%和63.5%,河道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涌黑臭水治理是新时代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以深圳前海铁石片区沿江河涌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化学氧化技术对河涌水体、底泥进行微观测试与分析,研究影响河涌水体及底泥污染的主要因素,探索快速降低河涌水体氨氮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铁石片区河涌水体黑臭主要指标是氨氮、总磷等有机类污染物,无机重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河涌底泥中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低于建设用地限制值,通过添加改性材料可提升底泥利用性能;电化学氧化技术能够快速降低黑臭水中氨氮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氧化反应一小时后黑臭水体氨氮降解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7,(9)
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适合我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指导性原则,其中强化监管,公众参与是五大原则之一。本文介绍了黑臭水体的现状与成因,并总结了My H2O项目在鼓励高校学生参与黑臭水体调研和监督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