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磁技术除油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磁性材料和改性磁性材料的除油机理,介绍了磁技术在处理油田废水、机械加工废水、轧钢废水和餐饮废水等方面的应用,指明了磁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概述了近20多年国内外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及给水处理、燃煤脱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聚硅硫酸铁(PFSS)为絮凝剂、磁流体为磁种,采用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在正交实验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研究磁絮凝法处理模拟废水的各因素间具有的交互作用关系。回归拟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FSS加入量36.8g/L,模拟废水pH7.4,磁种加入量14.7mg/L,搅拌转速266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实验,TP去除率为97.70%。  相似文献   

4.
概述高梯度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除灰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燃煤脱硫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超导磁分离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该项技术在化工废水、炼油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及印染废水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文中着重强调了超导磁分离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浮—磁分离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的含油废水,重点考察了磁分离单元的工艺条件对除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分离单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加入量25 mg/L,磁种加入量100 mg/L,磁场强度40 mT,搅拌条件为先以150 r/min的转速搅拌2 min,再以50 r/min的转速搅拌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气浮—磁分离工艺除油实验,在进水油质量浓度平均为29.5 mg/L时,气浮单元出水油质量浓度平均为8.5 mg/L,除油率平均为71.1%;磁分离单元出水油质量浓度平均为4.7 mg/L,除油率平均为44.1%;总除油率平均为83.8%。  相似文献   

7.
刘晓琛  赵琪  陈泉源  唐聪  卢钧  姚远 《化工环保》2019,39(3):255-261
分别以天然含铁矿物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催化剂,构建了UV-异相类Fenton体系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以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催化剂的3种异相UV-类Fenton体系对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可达58.83%、57.41%和60.57%,UV254去除率均大于94%;3种天然矿物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仍保持在50%以上,光催化活性稳定;该体系产生·OH的途径主要有催化剂表面的Fe(Ⅱ)催化H_2O_2分解、H_2O_2光解、溶出的Fe~(2+)催化H_2O_2分解3种,以前两种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8.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素芳  袁斌  张子间  李勇 《化工环保》2004,24(2):111-115
利用声、光、电、磁原理开发污染治理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声、光、电、磁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并对其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黄鹏  林璠  刘爽  康健  李健  白丁 《化工环保》2016,(1):22-25
石煤提钒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氨氮和盐类。介绍了石煤提钒中重金属废水、氨氮废水、高盐废水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废水处理技术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石煤提钒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展望。化学法应用广泛,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处理效率低;生物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强、废水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废水治理方法,应加大在石煤提钒废水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对磁性粉尘和非磁性粉尘进行的磁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磁分离技术对磁性粉尘的磁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而通过粉尘上磁,对非磁性粉尘的磁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磁效应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燕  程江  杨卓如  肖立军  王锐 《化工环保》2006,26(6):467-470
介绍了微生物磁效应的原理和作用方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将微生物磁效应应用于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酶法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开发磁性生物亲和亲水填料是微生物磁效应运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磁性膨润土的制备及类Fenton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Al-Fe柱撑膨润土为原料,通过原位氧化沉淀法负载纳米Fe3O4颗粒,制备磁性膨润土。采用XRD,SEM,EDS技术对磁性膨润土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类Fenton反应催化剂对焦化厂二沉池出水(COD为267.6 mg/L、色度为428度)进行了深度处理,探讨了各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3O4颗粒较为均匀地分布在膨润土表面,负载牢固;在H2O2加入量70 mmol/L、磁性膨润土加入量0.8 g/L、反应温度30 ℃、初始废水pH 5.0的条件下反应30 h,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5%和93.4%,COD和色度分别降至57.5 mg/L和28度,满足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的要求;磁性膨润土使用4次后,对废水的处理效果仍很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包覆材料,对锰锌铁氧体纳米颗粒进行SiO2包覆,制备出锰锌铁氧体/SiO_2复合磁性材料。利用FTIR,XRD,S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模拟亚甲基蓝废水的吸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SiO_2质量分数为40%1时,采用先将锰锌铁氧体在柠檬酸溶液中搅拌分散3 h后,加人氨水调节溶液pH,再继续搅拌分散3 h的分段分散方法制备的复合磁性材料对亚甲基蓝废水的处理效果更好,处理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50 mg/L、COD为160 mg/L的废水,废水脱色率为97.2%,COD去除率为19.3%。表征结果显示:复合磁性材料锰锌铁氧体/SiO_2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00 nm;SiO_2包覆前后锰锌铁氧体的晶型均为尖晶石型结构,在复合磁性材料中SiO_2以无定型的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交流变频磁场预处理聚合硫酸铁(PFS),用于混凝处理造纸废水。考察了有无磁化作用、PFS加入量、磁化强度、磁化频率、磁化时间等因素对造纸废水的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化PFS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较未磁化时明显提高;在PFS加入量为1 000 mg/L、磁化强度为6 mT、磁化频率为90 Hz、磁化时间为3 min的条件下,处理初始COD为650 mg/L、初始色度为180倍的造纸废水,COD去除率为93.22%,色度去除率为88.89%。  相似文献   

15.
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处理苯酚废水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对质量浓度为120~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进行强化生物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磁粉可使废水中DO提高约10%;与不含磁粉生物反应器比较,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使填料挂膜时间缩短1~2 d,填料上附着微生物量增多;质量浓度为35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在20 h内的苯酚去除率可达80%,降解时间缩短了10 h.初步分析了添加磁粉提高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效率的机理.实验证实了含磁粉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合理运用是强化处理含酚废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粒子,通过改良的St?ber法在其上包覆Si O_2,并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制得Si O_2-NH_2/Fe_3O_4磁性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制药废水二级出水的吸附处理(吸附剂投加量1 g/L、吸附时间120 min)。表征结果显示:Si O_2-NH_2/Fe_3O_4为粒径(510.0±3.6)nm的球形粒子。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 H为5时,Si O_2-NH_2/Fe_3O_4对TOC、蛋白质、腐殖酸的吸附效果最佳,三者的去除率分别达44.14%,35.58%,33.07%,与Fe_3O_4相比分别提高了25.27,21.76,21.05百分点;废水p H为6时,Si O_2-NH_2/Fe_3O_4对多糖和色度的去除效果最佳,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26.03%和62.94%,与Fe_3O_4的最高去除率(p H=5时)相比分别提高了17.84百分点和22.45百分点;Si O_2-NH_2/Fe_3O_4重复使用4次,TOC和色度去除率均达初次使用时的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