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有机复肥)是由单一的N、P、K化肥加入一定量的优质有机物质经造粒制成.颗粒直径大部分>3mm。其性质:在水中比等氮、磷、钾量的无机复肥溶解快,不溶物少,氮的释放量大,密封条件下氨的挥发和在土壤中被水淋洗后氮的损失量均小。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比等量的氮、磷、钾单一化肥明显;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与进口复肥的相比,若两者的施用量相等,则其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和分析,研究Al胁迫下的玉米生物性状和主要生理特性,明确活性铝浓度与玉米根系特征及地上部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反比相关;活性铝的存在,降低玉米茎叶N、P、K等养分含量,提高叶片脯氨酸累积量;脯氨酸含量可作为玉米耐Al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GFP和抗性双类型标记监测联合固氮菌在玉米根际的定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将来自质粒pKRP10、pKRP11和pKRP12的氯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分别插入质粒GFPmut2中gfp基因下游的PstI位点,得到gfp和不同抗性基因共存的重组质粒,转化Enterobacter gergoviae 57-7野生型菌株和耐铵工程菌E7后,得到既有抗生素抗性又在蓝光下呈现亮绿荧光的菌株。用它们接种玉米后,利用这两种选择标记双重筛选重新分离到的细菌确定了接种菌在玉米幼苗  相似文献   

4.
研究有机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5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施无机N、P、K结合冬蔬菜残茎叶还田,不但能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培肥土壤.而无机肥料加猪粪或冬绿肥还田的增产效果及土壤培肥效果与全无机肥相近.稻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一项比较明显的有效措前,这一结论得到了再次验证.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垃圾肥在潮土上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潮土上施用垃圾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贫瘠的土壤上,垃圾肥单独或与N、P化肥配合施用,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单独施用比对照增产率为9.3%~29.1%,与化肥配合施用增产率为10.8%~20.5%。垃圾肥施用量在15~30t/hm2时可获较高的增产效益。施用垃圾肥对花生仁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全磷含量有一定的提高。尽管所施用垃圾肥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害元素,如Cd、Pb、Cr等,但花生仁中这些元素含量并不高,说明施垃圾肥是安全的。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用垃圾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有效N、P、K的含量。特别是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幅度较大,Zn、Cu、B各处理平均是对照的2~10倍,Fe、Mn、Mo比对照提高17%~38%。  相似文献   

6.
盆栽试验施用两种由磷、氮含量较高的化学镀镍废液沉淀除镍之浓缩液制成的复合肥。结果表明,芥菜施用浓缩液复合肥后,肥效与对照的“过磷酸钙”复合肥无显著差异;与不施肥相比,由于芥菜幼苗耐肥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芥菜的前期生长,芥菜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降低,但对提高土壤N、P、K含量仍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比较了三种不同N/K2O的有机无机复肥和进口复肥在赤红壤茶园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肥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大茶芽密度.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有机无机复肥中的N/K2O对其肥效的发挥有重要作用,N/k2O值以4.5为宜.  相似文献   

8.
28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测定和吸附试验以及8个田间肥效试验表明,闽东南旱地土壤的N、P、K、B是花生的普遍养分限制因子.部分土壤还缺乏Zn和Mg等养分.赤砂土的肥料三要素最佳用量分别为N54kg/hm2、P2O555kg/hm2、K2O87kg/hm2;红壤性水稻土为N52kg/hm2、P2O563kg/hm2、K2O92kg/hm2;海砂土为N94kg/hm2、P2O542kg/hm2、K2O85kg/hm2.10个对比试验表明,花生平衡施肥比群众常规施肥平均增产471kg/hm2,增产率为14.9%,每hm2净增收2053元.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贵州麻江马尾松天然中龄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至第7年,单株材积平均为对照的132.3%;所施元素中N、P、K对单株材积均有很大影响,且都达到0.1以上显著水平;而施P的自第4年至第7年均有良好的反应,其中以P2的效果最好;施肥的最优化组合为N2P2K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及田间试验,对配施肥隆尿素的供肥特点、玉米植株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肥降配合尿素一次性深放的农业高产优化示范模式有较高的生产力。可以常规施肥管理增产16.4%。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氟、磷、钾化肥三因素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湘南砂岩红壤玉米-大豆立体栽培模式中玉米施肥量-产量、玉米施肥量-利润数学模型;优选出玉米产量和利润最高的各10套施肥方案;计算出玉米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尿素750kg/hm2,过磷酸钙1125kg/hm2,氯化钾332kg/hm2,N∶P2O5∶K2O=1∶0.39∶0.58;计算出玉米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尿素712.8kg/hm2,过磷酸钙1125kg/hm2,氯化钾285.2kg/hm2,N∶P2O5∶K2O=1∶0.41∶0.52.玉米与大豆的产量间以及两者的利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旱地小麦-玉米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红壤旱地连续施肥16 a后,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CO2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施肥对土壤CO2和N2O排放有明显影响,且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土壤CO2和N2O排放。不施肥对照(CK)、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氮磷钾配施(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 904、8 062、4 298、9 235、14 098和4 708、7 530、5 435、7 089、15 472 kg.hm-2,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34、0.63、0.44、0.62、1.00和0.25、0.39、0.35、0.52、1.73 kg.hm-2,小麦休闲期土壤CO2和N2 O累积排放量平均占小麦生长季的63.52%和28.43%,玉米休闲季平均占玉米生长季的49.98%和32.72%,说明休闲期土壤CO2和N2O累积排放量不容忽视。除玉米季NP、NK、NPK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排放通量与5 cm深处土壤温度显著相关;而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除NPKM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CO2或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间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对沙土改土保肥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实验室培养和用淋洗管模拟田间淋洗的方法研究聚丙烯酰胺对沙土水稳性团粒结构改良作用,对氮、磷、钾养分保肥的作用以及其合理施用量.实验过程是对加入相同量肥料的沙土湿润培养1周后,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质量分数聚丙烯酰胺溶液继续培养3d,分别测定水稳性团粒,采用淋洗管法测定养分淋湿量.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用量小于2.00g.kg-1土时,土壤中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粒含量随聚丙烯酰胺用量提高而提高,用量再增加对继续提高水稳性团粒没有显著作用;聚丙烯酰胺施用量小于0.2 g·kg-1土时,对减少氮、磷、钾养分淋失没有显著效果,当用量在0.2~1.5 g·kg-1土时,随聚丙烯酰胺施用量提高土壤淋洗液中氮、磷、钾淋出量显著降低,但是用量>1.5g·kg-1土时,随聚丙烯酰胺施用量提高淋洗液养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聚丙烯酰胺对改善沙土水稳性团粒结构和保肥具有显著作用,明确了聚丙烯酰胺作为沙土改良剂合理用量为1.5-2.00 g·kg-1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广东省粤东河源灯塔盆地的粉砂坭地和粤北阳山县石灰岩山区的黄泥地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特性;高产玉米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土壤上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提出了高产玉米因土高效施肥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椒大、中量元素的含量在不同树龄中有所不同,幼龄期以氮最高,其N:P2O3:K2O:Ca:Mg为1:0.15:0.53-0.9:0.22-0.38:0.15-0.30;成年龄则以K2O最高,N:P2O3:K2O:Ca:Mg为1:0.13:1.32:0.44:0.16.在不施微肥的情况下,胡椒叶片缺B、Mo、Zn.成年龄胡椒各养分含量都是从萌芽期(收获后)开始,随生育期的进展而增加,到果实成熟期下降.一株中产胡椒N、P2O5、K2O总吸收量为282.4g,其比例为1:0.19:0.9.  相似文献   

16.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小麦和玉米季CO_2、N_2O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旱地小麦-玉米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红壤旱地连续施肥16 a后,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CO2和N2O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施肥对土壤CO2和N2O排放有明显影响,且有机肥的施用显著促进了土壤CO2和N2O排放。不施肥对照(CK)、氮磷配施(NP)、氮钾配施(NK)、氮磷钾配施(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 904、8 062、4 298、9 235、14 098和4 708、7 530、5 435、7 089、15 472 kg.hm-2,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34、0.63、0.44、0.62、1.00和0.25、0.39、0.35、0.52、1.73 kg.hm-2,小麦休闲期土壤CO2和N2 O累积排放量平均占小麦生长季的63.52%和28.43%,玉米休闲季平均占玉米生长季的49.98%和32.72%,说明休闲期土壤CO2和N2O累积排放量不容忽视。除玉米季NP、NK、NPK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CO2排放通量与5 cm深处土...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尿素的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为200 mg·kg^-1)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在5、10和50 mg·kg^-1)的吡虫啉和毒死蜱2种杀虫剂时,杀虫剂对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相比,施用尿素明显地增加了土壤中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但对CH4的排放无明显影响。当施用5 mg·kg^-1吡虫啉时,土壤中N2O和CO2排放总量和尿素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吡虫啉用量上升至10和50 mg·kg^-1时则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P〈0.05),N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6.89%和53.10%,CO2排放量分别降低15.14%和13.79%。毒死蜱在5、10和50 mg·kg^-1三种用量时土壤的N2O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毒死蜱在5和10 mg·kg^-1用量时则明显抑制了土壤CO2的排放(p〈0.05),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了19.88%和19.02%;用量上升到50 mg·kg^-1用量时,土壤的CO2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无差异。吡虫啉和毒死蜱对CH4排放量均没有明显影响。可见,杀虫剂施用明显影响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不同杀虫剂品种及其用量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施肥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分析,研究影响作物产量的各施肥因子的影响程度.通过关联因子和关联序分析,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案.并为今后研究作物施肥提供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和一种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高产施肥中,施肥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序为:基N>追N>总N>总K>追K>基P>追P>总P(总N>总K>总P),粒N>苗N>穗N>穗K>粒P>苗K>苗P>穗P>粒K.这为玉米高产施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作物施肥技术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