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螯合树脂离子交换法处理弱酸性电镀废水中铜,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胺基磷酸螯合树脂对弱酸性电镀废水中的铜镍离子与其他敖合树脂相比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胺基磷酸螯合树脂由H型转为Na^+型后,对Cu^+的吸附提高31.9%,对N1^2+的吸附提高29.5%。实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后水质Cu^2+≤0.015mg/L、N1^2+≤0.020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浮选法脱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杰  周定 《环境保护科学》1997,23(6):7-8,12
研究了用电浮选法去除电镀废水中Fe2+、Co2+、Ni2+的影响因素,利用此法可将含Fe2+、Co2+、Ni2+各100mg/L左右的电镀废水处理至0.04mg/L(Fe2+)和0.01mg/L(Co2+、Ni2+).  相似文献   

3.
海藻生物吸附废水中铅、铜和镉的研究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对几种大型海藻作国吸附剂,吸附重金属废水中Pb^@+、Cu^2+、Cd^2+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它们对Pb^2+、Cu^2+、Cd^2=平衡吸附的等温曲线。实验表明,海藻的最大吸附容量在0.8~1.6mmol/g(干重)之间,吸附容量比其他种类的生物体高得多。吸附速度较快,10min内,重金属从溶液中的去除率可达到90%。实验结果还表明,大型海藻适合于发展成为高效的生物吸附材料用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对大麦(Hordeum vulgare)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33,自引:1,他引:133  
研究了6种重金属(Hg2+、Cd2+、Pb2+、Ni2+、Cu2+、Zn2+)对大麦幼苗生长及根尖细胞遗传学毒害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大麦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和有丝分裂指数下降.1×10-2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后完全抑制了细胞分裂,Hg2+、Cd2+和Pb2+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Ni2+、Cu2+和Zn2+.用5×10-3—5×10-4mol/L的Hg2+、Cd2+、Pb2+处理24h和Ni2+处理48h后,核仁结构发生分解,形成许多核仁颗粒并进入细胞质中,而Cu2+、Zn2+对核仁结构没有影响.6种重金属对大麦的细胞遗传学毒性顺序为Hg2+>Cd2+>Pb2+>Ni2+>Cu2+>Zn2+.文中还讨论了重金属对植物细胞的毒害机理.  相似文献   

5.
物理化学预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物理化学预处理与膜分离技术深度处理结合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可使其中的Cr6+<0.5mg/l,Zn2+<20mg/l,pH6~9。用膜分离技术处理造纸废水可回收其中的木质素和糖份,回收率均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6.
橡碗单宁去除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琳  冯易君 《环境工程》1997,15(5):14-16
研究了用橡碗单宁处理Pb^2+,Cd^2+,Cr^3+,Zn^2+,Mn^2+,Fe^2+六种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几种金属离子的冒险 除率分别可达80.6%、92.2%、85.3%、91.4%、85.0%,、86.0%。探讨了橡碗单达絮凝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海带生物吸附含铜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带作为生物吸附材料对含Cu^2+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0.2g颗粒直径为0.18~0.42mm的海带粉末,在100mL Cu^2+浓度为100mg/L、pH为3.0~6.0溶液,吸附容量Qmax为41.5~60.0mg/g,Cu^2+的去除率为83.9%~89.3%。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最佳吸附pH值为3.0~6.0。  相似文献   

8.
庆大霉素和金霉素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平  苏诚艺 《环境科学》1995,16(5):45-47
对庆大霉素、金霉素及其混合废水的厌氧、好氧处理进行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19240mg/L的霉素废水,当厌氧反应时间为3d,好氧10h时,COD去除率为98.4%;COD为7740mg/L的庆大霉素和金霉素混合废水(1:2),厌氧处理2d,好氧10h时,COD去除95.8%;庆大霉素废水厌氧处理3d,金霉素废水厌氧处理6h,再将这2种废水混合进行好氧处理4h,其最终出水COD可小于300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灰乳中和,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沉降方法对煤矿矿坑废水中的Mn,Fe进行了去除试验研究,在选定的操作条件下,处理后,矿坑废水中的Mn的去除率≥97%,Fe的去除率≥86%,SS的去除率≥95%,通过对中和吸附,絮凝沉降MnFe的机理分析,认为PAFC在pH〈9.0时ζ电位由正变负的电中和作用是确保处理后水体pH≤9.0;(Mn^2+)≤0.1mg/L;(Fe^3+)≤0.3mg/L的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电镀废水及其重金属污泥处置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上海500多个电镀厂(点)两次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与1985-1986年相比,虽然电镀生产增长约2.1倍,金属总耗量仅增加5.2%,其中毒性最大的铬耗量从占金属总耗量约10.2%下降到7.6%;工艺用水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循环的厂(点)增至49.0%,电镀废水排放量减少22.9%;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厂(点)从55.2%增至66.1%离子交换和电解法分别从30.7%、7.8%降至22.0%、3.8  相似文献   

11.
研究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Cd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λmax=512nm,ε=2.42×106Lmol-1cm-1,相对标准偏差为2.6%(自来水)和3.1%(河水).水样中Cd的含量在0—1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应用于自来水及河水中Cd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对方形网纹溞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置换水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对方形网纹的急性毒性和生活周期毒性。Hg2+、Cu2+、Cr6+和Zn2+在25±1℃下对方形网纹的4shEC50分别为0.0100、0.0254、0.144和0.2828mg/L。Hg2+对方形网纹的7d生活周期毒性试验,以存活、生长和生殖为毒性指标,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为5·9μgNL,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为11.83μg/L,其毒性阈限在二者之间。重金属对方形网纹与大型及鱼类的急性毒性比较和Hg2+对类生活周期的毒性比较均表明方形网纹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SR4菌株处理电镀废水中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厌氧技术从电镀淤泥中分离获得高效富集重金属的SR4菌株,通过对其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征的研究,确定为脱硫弧菌属的一个新种。用X-衍射能谱仪检测和透射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SR4菌株对电镀废水中Ni^2+的富集作用和最佳去除条件。结果表明:SR4菌富集Ni^2+的机理主要是静电吸附和生化作用。当水温为20 ̄40℃、pH9、Ni^2+浓度为40mg/L时,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99%以上;在相同  相似文献   

14.
铜、锌、镉、汞、锰和铬对斑节对虾仔虾急性致毒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在恒温(22±0.5℃)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24hLC50值分别为7.978、8.904、4.365、0.3296、4.216和32.63mg/dm^3,48hLC50值分别为3.869、4.411、1.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自理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膜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出水中NH3-N为1mg/L以下,SS、PH、COD均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液膜组成及用量,膜增强剂选用,外相废水PH选择等工艺条件组合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确定以20%硫酸为内相,6%Span-80+11%液体石蜡+煤油为液膜组成、PH9.0-9.5废水为外相的处理体系,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值72—7.4,顶空管气液比1:2.5,培养4h,以及适宜的CO2测定色谱条件。用该方法检测8种离子毒性,IC50值顺序为Hg2+(0.86×10—6)>Cu2+(8.00×10—6)>Cd2+(8.39×10-6)>CN-(10.20×10-6)>Pb2+(11.20×10-6)>Sn2+(20.10×10-6)>Ni2+(39.70×10-6);研究了Cd2+、Hg2+、Cu2+、Zn2+和CN-5种离子间联合毒性作用,大多数表现为相加作用,也有协同和拮抗作用;芳香族化合物结构活性与毒性两者间有密切关系,取代基种类和数目不同,毒性各异;探讨硝基废水处理过程中毒性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COD值降低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丙烯酸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周平  钱易 《环境科学》1995,16(1):58-61
介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丙烯酸废水的中试研究。当进水COD为710—992mg/L时,平均去除容积负荷NV=4.0kgCOD/(m3·d),污泥负荷NS=1.6kgCOD/(kgVSS·d);进水COD为1277—2276mp/L时,NV=6.8kgCOD/(m3·d),Ns=2.8kgCOD/(kgVSS·d);氧利用率约17%。同时对流化床出水进行了后处理试验,提出了丙烯酸废水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混合电镀废液综合利用生产铬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Na2CO3为沉淀剂,去除电镀废液中除铬Cr6+以外的金属离子,然后用净化后的电镀废液生产铅铬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柠檬酸废水的厌氧-兼氧-好氧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管道厌氧消化器在进水PH3.44~4.38.COD14187.5mg/L,处理水量为200t/d,有机负荷率7.09kgCOD/(m3·d)条件下,出水PH7.0~7.5,COD去除率为用81.1%,产气率为0.43m3/kgCOD。兼氧-好氧处理进水pH3.2~4.6,COD1929mg,/L.处理水量1080t/d,停留时间为兼氧6h、好氧13h,出水pH7.4~8.1,COD107.6mg/L,达到GB8978-88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聚乙烯醇包埋厌氧活性污泥处理废水的最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以聚乙醇为主要包埋材料的混合载体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处理有机废水的最优化条件。混合载体由聚乙烯醇(PVA)、0.15%海藻酸钠,2%Fe粉,0.3%CaCO3,4%SiO2粉末组成,结果表明,PVA8%,初始污泥浓度15%时最适宜,凝固凝饱和硼PH对包埋效果有影响,用Na2CO3调节硼酸PH至6.7可使包埋颗粒强度及产CH4活性提高,混合载体法有效地解决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所面临的成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