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阐述了环境监测系统岗位评估体系的制定原则和设置思路。岗位评估体系由3个分级设计的要素和分值组成,一级要素包括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二级要素包括29个项目,每个岗位按二级要素的29项评分,每个项目按三级分值评价,岗位系数即为29项得分之和。提出了岗位评估过程的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了岗位评估体系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2.
使用客户/服务器型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云南省环境监测培训考核管理系统。以历年全省监测人员参加质控考核和基本理论培训考核的结果为基础数据,建立了质控考核成绩档案库和基本理论培训及考核成绩档案库;利用档案库内有关指标的查询结果,可对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开展监测井评估,选择井口保护装置/井口状况、井管内径、上部井管保存状态、是否串层、井结构保存状态、井的连通性6个指标,建立监测井维护评估和监测井功能评估方法,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评估体系。监测井维护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分为无需修复、修复和报废,用于指导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维护管理,使之满足长期监测要求;监测井功能评估最终的评估结果分为监测功能良好、监测功能一般和不具有监测功能,用于判定监测井的监测功能状况,是否可以执行当前监测任务。研究可为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规范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董铮  王琳  田芳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2):125-128
环境监测任务可信度评估体系能够考评监测任务的全过程,改变以往人们对环境监测数据是否可信的是否判断,对监测计划、现场监测、样品管理、实验室分析、分包、监测数据、质量体系运行、重大不符合工作等8个环节的各个分量进行识别和量化考评,并根据最终得分对监测数据给出一个量化的信用数据。  相似文献   

5.
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环境监测单位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简述了仪器设备绩效评估研究现状,尝试构建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终计算绩效评估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某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的部分大型实验室分析仪器进行分析,提出,需合理配置仪器、加强日常维护管理以及开放共享等建议,为提高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间隔流动分析仪在环境监测应用中的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本站购置的SFA-2000型间隔流动分析仪的调试和应用情况,对该类仪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进行了比较评估,并提出了在购置该类仪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与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的适用配套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美国替代方法检验机制和欧盟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效性验证的管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适用性评估的需求和国外相关管理及技术体系的可参考借鉴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明确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适用性评估内容、建立相关技术方法体系及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适用性评估提出了整体工作建议设想,以期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科学性、适用性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油田外排废水环境监测周报的内容。指出开展周报工作,增强了监测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确立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促进了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完善了环保管理制度,提高了环保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环境监测分析是整个环境保护的基础技术,它是传统的经典化学分析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结合。美国围绕环境保护有许多不同的环境分析方法,其中很多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颁布的,另外还有一些由企业或商业机构发表而经官方认证的方法。美国环境实验室中所采用的环境分析方法按来源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联邦方法即USEPA方法、USGS方法、州颁方法、商业或私人组织颁布的方法,它们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2 联邦方法21 方法1-29和101-115系列这两个方法系空气监测中固定源排放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在深刻认识培训师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的师资现状及不足,指出在师资管理方面存在选拔机制不完善、调用方式不科学和教学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为加强国家环境监测技术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境质量监测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对某一区域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对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以环境质量监测为基础,通过征求专家意见确定了能反映区域环境质量特性的指标及其权重,建立了区域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用此综合评价体系对四川省6个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计算了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简单、方便、适用性强且易于操作,为科学地评价和考核区域环境质量提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对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的\"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对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估,并对生态环境监测面临的形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针对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现状,围绕如何提高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效率,从树立科学监测理念、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内部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I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anadian waters is to be achieved, a realistic and manageable framework is required for assessing cumulative effec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an approach for aquatic cumulative effects assessment that was developed under the Northern Rivers Ecosystem Initiative.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review of existing monitoring practices in Canada and the presence of existing thresholds for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s. It suggests that a sustainable framework is possible for cumulative effects assessment of Canadian waters that would result in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indicators of aquatic health,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initiatives (e.g., water quality index, environmental effects monitoring), and provide an avenue where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s could be integrated with baseline and follow-up monitoring conducted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在2013年底通过了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整体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省份。在总结江苏省主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为定量评估江苏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成效水平,以《国家环境监测站标准化验收评分办法》评价指标为基础,尝试构建环境监测站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共设1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和12项三级指标。通过专家综合决策打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赋值计算综合成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全省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监测数据、论文发表、能力认证等方面发展迅速,但人员扩编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方法为政府部门考核财政资金投入绩效、优化管理决策提供了定量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线监测仪器设备的备品配件价格、交通运输以及人工成本也在逐年增长,但是原有的网络体系运行经费却增长缓慢,如何规划和利用已有资源挖潜增效,保障环境在线监控系统正常有效运行,已成为环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利用和挖掘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数据,规划和提升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装备能力,逐步转变运行维护模式等措施可以提升运维效率和控制成本不断上升,不失为化解当前困境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